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PLC法检测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蜂胶溶液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4.6 mm,粒径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溶液-甲醇(80∶20,V/V),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在10~500 μg/mL浓度范围内,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均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和99.4%.该法准确可行,适用于同时检测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蜂胶溶液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的含量。采用C18柱(5μm, 4.6 mm×250.0 mm),以乙腈∶0.1%磷酸溶液(20∶8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磺胺间甲氧嘧啶在5.00~200.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0.18%;甲氧苄啶在1.00~50.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为0.60%。本方法简单快捷,精密度好,可用于控制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同时测定兽药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中磺胺间甲氧嘧啶及甲氧苄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固定相,0.1%磷酸溶液-乙腈(86:14)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40nm,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磺胺间甲氧嘧啶的线性范围为5.02~100.36μg/mL,回归方程为Area =0.62 × Amt-0.428 (n=5),r2=0.9996;甲氧苄啶的线性范围为1.01~20.28 μg/mL,回归方程为Area =1.058 × Amt-0.075,r2 = 0.9995。取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按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甲氧苄啶含量的100%作添加回收实验,分别作8个平行,测得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回收率为98.83%~101.95%,RSD为0.91%;甲氧苄啶的回收率为99.02%~103.09%,RSD为1.23%。该方法简单,准确,精密度好,回收率高,可以用于测量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建立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以磺胺间甲氧嘧啶计)和甲氧苄啶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采用Inert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17mol/L磷酸液(20:80)(按1‰的比例加入三乙胺)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在该色谱条件下,两种药物分离很好,磺胺间甲氧嘧啶在24.89~248.9μg/mL之间,甲氧苄啶在5~50μg/mL之间,线性良好(r〉0.99999),添加回收率在97.46%~100.45%之间。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试验采用了ECOSIL 120-5-C18(250 mm×4.6 mm,5.0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20:80,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表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色谱峰峰型良好,均能达到完全分离;且在0.5~8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度和稳定性等考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而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102%之间,RSD均小于2.0%,均符合方法学要求。采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份供试品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的含量,结果均符合规定,且与原质量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用于定量测定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同时测定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中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含量的HPLC法,试验以Agilent C18柱为色谱柱,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4.0)-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柱温为35℃的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复方磺胺氨氯吡嗪钠可溶性粉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法,并进行方法的方法学验证试验,对样品含量进行实测。结果表明:磺胺氯吡嗪钠在30.1~61.9μg/mL,甲氧苄啶在6.1~194.3μg/mL范围内,浓度与其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分别为1.000和0.999 9。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04%和0.08%。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0.29%和0.09%。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0.31%和0.1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8.8%。样品中实测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2.16%和102.68%。说明建立的测定复方制剂中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蜂胶溶液系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溶液的基础上添加天然药物蜂胶,采用中西医理论精制而成的兽药新制剂.由于蜂胶具有优良的抑菌、杀菌及免疫促进作用,与原有药物相比,新制剂增强了抗菌效果,同时提高了动物体的免疫能力.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体内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浓度,研究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蜂胶溶液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同时选用兽药典现有药物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溶液做参比进行评价,为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蜂胶溶液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兽药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采用流动相为0.1%的磷酸溶液-乙腈(85:15,V∶V),色谱柱为C18柱,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磺胺嘧啶钠的线性范围为12.5~200μg/mL,线性方程为Y=44.873X+11.999,r~2=1.000;甲氧苄啶的线性范围为2.5~40μg/mL,线性方程为Y=62.288X+4.0826,r~2=1.000,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回收率均大于98%,RSD均小于2%。结果显示该方法简单、精确、可操作,可以用于测量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中磺胺嘧啶钠与甲氧苄啶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复方替米考星颗粒中有效成份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复方替米考星颗粒中替米考星、磺胺二甲氧嘧啶及甲氧苄啶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XCB-C18(250 mm×4.6 mm,粒径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丁胺缓冲液-乙腈-四氢呋喃-水(25∶115∶55∶805),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出峰顺序为甲氧苄啶、磺胺二甲氧嘧啶、替米考星反式结构、替米考星顺式结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7963、15714、3282、8701。两峰之间的分离度分别为24.29、3.92、2.91;拖尾因子分别为0.92、0.90、0.97、0.94。替米考星、磺胺二甲氧嘧啶、甲氧苄啶的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6.25~125μg/mL(R2=0.996),3.125~62.5μg/mL(R2=0.996),0.625~12.5μg/mL(R2=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7%、99.06%和99.39%;RSD分别为0.8%、0.9%和0.9%。该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复方替米考星颗粒中三种成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赛鸽用复方恩诺沙星胶囊中恩诺沙星和甲氧苄啶的含量.采用Nova-PakC18柱(150 mm×3.9 mm,4 μm),以乙腈-磷酸溶液(0.025 mol/L的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至pH 3.5,摇匀,经0.45 μm滤膜滤过)(15∶ 8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25 ℃.在此色谱条件下,恩诺沙星和甲氧苄啶的分离良好,它们的峰面积响应与浓度分别在25.1~150.4 μg/mL和12.6~75.5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按外标法进行测定,以峰面积计算,恩诺沙星和甲氧苄啶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49)%和(99.6±0.72)%,n=9;RSD分别为0.49%和0.72%.该法操作简便易行,系统适用性良好,适用于赛鸽用复方恩诺沙星胶囊中恩诺沙星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油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SMM-Na)混悬注射液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样品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成为微乳溶液,然后稀释进样分析。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250 mm×4.6 mm,4μm),柱温40℃,以甲醇-乙腈-1.5%冰乙酸水溶液(10∶2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71 nm。同一样品经永停滴定法和HPLC两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t0.05,P0.05,呈显著差异。HPLC测定制剂的平均含量为98.99%,RSD为0.48%。磺胺间甲氧嘧啶在20~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本方法更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油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对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和磺胺间甲氧嘧啶呐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拟定标准进行了改进,通过固定浓度的盐酸溶液溶解供试品,再使用无热原滤膜过滤的方法排除了干扰。通过上述供试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检验人员无需采用特殊灵敏度的鲎试剂,亦可完全消除干扰作用,增强了标准的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研究,采用体积取样法和重量取样法测定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含量,结果显示,在20%、30%高含量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含量测定中,两种取样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体积取样法存在较大误差,建议在这两种高含量药品的含量测定中采用称重法取样较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为例,阐述永停滴定法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估,计算了扩展不确定度,含量测定结果可表述为(95.3±0.8)%(k=2)。结果表明,重复性测量、校准和温度差异引入的不确定度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兽药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检测技术水平,组织开展了全国省级兽药检验机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含量测定的能力比对。依据《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一部附录0701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以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规定的程序进行本次能力比对。分别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和Ss≤0.3σ准则对测试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t检验方法和■准则对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采用Z比分数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参加本次能力比对的36家兽药检测实验室中,33家结果为满意,满意率91.7%。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中磺胺间甲氧嘧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以C18为固定相,0.1%磷酸溶液-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70 nm,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磺胺间甲氧嘧啶的线性范围为5.0~100.0μg/m L,回归方程为Area=40.333×Amt-18.843(n=5),相关系数大于0.999。从高(120%)、中(100%)和低(80%)三个添加水平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回收率为96.27%~98.30%。该方法简单,准确,精密度好,回收率高,可以用于测量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中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的相互作用,本试验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用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单药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256μg/mL;联合用药的MIC分别为8μg/mL和32μg/mL,经计算FIC指数为0.375。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呈现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