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想学做茶叶生意,走出一条致富路,但我对茶叶知识了解甚少,请介绍一下识别真假茶叶的有关知识。王南华同志:假茶是利用茶树以外的其他植物芽叶为原料,制成外形类似于干茶的茶叶,或在假茶中掺入真茶,并冒充茶叶销售的。假茶叶中常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饮用假茶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消费者应引起注意,以防上当受骗。真假茶无论在外表形态上或内在品质成分上都是有差别的,只要把握住茶叶固有的特征仔细观察分析,假茶是能辨认的。现将鉴别真假茶叶的方法介绍给你,供参考。一、干看干看主要察看干茶色泽和嗅闻干茶…  相似文献   

2.
茶人     
茶人指种茶、采茶、制茶之人,运茶、贩茶、卖茶之人,亦指煮茶、泡茶、绿茶之人,吃茶、喝茶、品茶之人;茶人包括为茶写诗、写文、写书之人,为茶作图、作画、作联之人,也包括为茶唱歌、跳舞、演戏之人.以茶为艺、为术、为道之人,还包括为茶制炉、制器、制壶之人,用荣制药、制物、制料之人,用茶做莱、做饭、做羹之人……。 茶人之范围广焉.上至皇帝要臣、政府官员,下至市并小人、黎民百姓。茶人之中有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也有旷野村姑,凡夫俗子。从远古至现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茶人@刘焕群!江苏…  相似文献   

3.
绿针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绿针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和叶绿素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呈上升趋势,但在加工后期有所下降,做形温度对绿针茶品质影响较大,结合生化成分的变化和品质要求,做形温度以70℃为最优,其次是80→60℃和6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夷陵区茶-林、茶-果不同间作方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和鲜茶叶品质的影响,为夷陵区茶园科学间作提供参考。【方法】以纯茶园为对照(CK),选取夷陵区茶-山胡椒、茶-柚子、茶-板栗、茶-杉树4种间作处理,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茶树发芽密度、生态环境、土壤养分和鲜叶品质的差异。【结果】与纯茶园(CK)相比,4种间作方式对茶树芽密度均无显著影响;茶-山胡椒、茶-板栗间作对茶园温湿度影响不显著;茶-柚子、茶-杉树间作对湿度影响不显著,而对温度影响显著(P<0.05);茶-山胡椒间作对茶园光照强度影响不显著,茶-柚子、茶-板栗、茶-杉树间作对光照强度影响显著(P<0.05);茶-杉树间作对茶园土壤水分影响显著(P<0.05),茶-山胡椒、茶-柚子、茶-板栗间作对茶园土壤水分影响不显著。从调节茶园土壤看,土壤pH、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茶-山胡椒、茶-板栗间作高于纯茶园,茶-柚子、茶-杉树间作低于纯茶园;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茶-杉树间作低于纯茶园,茶-山胡椒、茶-柚子、茶-板栗高于纯茶园;速效钾含量表现为茶-柚子、茶-板栗间作高于纯茶园,茶-山胡椒、茶-杉树间作低于纯茶园。从茶树鲜叶品...  相似文献   

5.
“宜兴红”茶生产历史悠久、制茶技艺成熟,已成为宜南丘陵山区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之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宜兴红”茶产业,现对“宜兴红”茶品牌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工作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铸魂、以产业筑基、以科技塑形的品牌发展计划,旨在推动“宜兴红”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做形工艺对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茶坯含水量、加压方式、做形时间、投叶量等对茶叶感官品质和色泽色差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生产恩施玉露茶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茶坯含水量24%,做形时间30 min,投叶量3.5 kg/次,加压方式为轻压;各因素对干茶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时间、投叶量、加压方式;各因素对茶汤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加压方式、投叶量、时间。  相似文献   

7.
以信阳毛尖茶加工废弃物为研究对象,以水为溶剂,选取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做单因素试验,研究其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选3个因素3个水平做正交试验,确定了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水为溶剂,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1∶30(W/V,g∶mL),提取时间为1.5 h,即可得到较高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面条机对扁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面条机对扁形茶做形技术参数。以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面条机加压力度、压条次数、摊凉时间等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条机做形最佳工艺为A1B3C3,即面条机加压力度1/4,压条次数4次,摊凉时间12 min。干茶外形较扁直,黄绿润隐毫;清香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正,叶底绿明亮,较完整。  相似文献   

9.
73岁的舒玉杰先生从北京惠赠新著《中国茶文化古今大观》,全书64万字,以通俗生动、夹叙夹议的文笔把古今茶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名茶、名水、名茶具写得亲切并有新意。舒老曾任国家计算机总局科研办主任,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兼代社长。一位长期从事理工专业的人写茶的本身,愈显茶对人的魅力。现在茶书很多,为什么写和给什么人看,各书之间差异很大。舒老的书是给爱茶又不甚认识茶的读者层看的。这些读者古文底子不厚,一遇陌生的字或典故往往就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舒老心里装着读者,因此除了正文,阐解之外,每节都有迄今我所见到的…  相似文献   

10.
为使卷曲形茶做形提毫工艺完全实现机械化加工,采用卷曲形茶的揉捻机慢速做形及烘干机提毫固形进行了机械做形提毫试验.结果表明:双锅曲毫机辅助做形有利于成形,加压慢速揉捻有利于茶条的圆、细度,试验样品具备了卷曲形茶基本特征,卷曲度及显毫度略低于手工做形提毫.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卷曲形茶的做形、提毫工序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11.
应山西省人民政府的邀请,日本国琦玉县山西文化交流使节团于1999年6月初来到山西太原进行文化交流。1999年6月6日下午3时,由琦玉县茶道协会副理事长梅田宗京等八位茶道女士,在太原愉园大酒店为三晋茶友做了精采的日本里千家茶道演示。现由山西省茶人联谊会杨力先生将其演示过程实录介绍给中国茶友。 前言(主持人解说): “茶道”的第一目的是以茶待客,并且其中还蕴函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的、艺术的含义。 公元8世纪,遣唐使将茶从中国带回日本,从而养成了饮茶的习惯。公元9世纪,东渡宋朝的僧侣们继而普及了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扁形茶做形功效,探究面条机在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将面条机做形原理应用于扁形茶做形过程中,通过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压条次数、时间、振幅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正交试验设计范围内,面条机最佳做形工艺参数为:压条1次,理条时间9 min,振幅240 r/min。[结论]该研究可为扁形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绿茶为原料、热水作溶剂,进行了茶的粒度、浸泡预处理和浸取次数等技术条件对浓缩茶浸取的影响试验。测定了浸出浓度的动态变化状态,探讨了浸取较优技术条件,为确定浓缩茶制备工艺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茶与佛教     
茶与佛教湖北省天门市陆羽研究会陈幼发茶与佛教的关系,历来行家里手高见颇多。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略叙管见,以祈专家学者赐教。一、饮茶的起源与佛教的产生茶本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何时出现在地球上,尚有待研究。从有文字记载的史籍中看,《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湄潭翠芽"不同做形工艺.[方法]以黔湄601、福鼎大白茶、黔湄809、黔湄419、黔湄502、湄潭苔茶6个茶树品种单芽为试验材料,经统一摊青、杀青后分别进行多用机做形和自动化做形,分析比较这2种做形工艺所得茶样的理化及感官指标.[结果]理化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2种处理均能使试验样品达到扁形茶的基本品质特征,试验设计的"湄潭翠芽"自动化做形工艺技术可行.自动做形处理的样品属于半烘炒绿茶的范畴,多用机做形处理的样品属于炒青绿茶范畴.[结论]研究可为优质茶生产加工工艺技术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金芳  万斌 《农业考古》2004,(2):156-157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兴于唐。”作为享有国饮之称的茶,不仅可消渴解乏,满足人体生理健康之需要,而且还成为人们进行社交的媒介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好享受。于是,自古而今,就有了以茶为礼、以茶待客、茶宴茶食茶话会等茶礼茶俗,茶的品饮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其中,评茶与品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茶叶饮用方式,茶之评与品,虽皆为饮茶,然而各自内涵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从《剑南诗稿》看南宋越地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剑南诗稿》看南宋越地茶文化浙江绍兴市社会科学院陆伟民有来一代,中国茶文化得到空前弘扬,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乐,而浙茶位居全国之首,如群星灿烂,在陆游茶诗多有赞咏。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出生茶乡,当过茶官,①晚年又归隐茶乡,并以陆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光的流逝,二十一世纪的脚步已愈来愈近。在这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作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作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茶人们,应该为茶文化事业顺利迈向二十一世纪考虑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借此机会,请允许我谈谈如下设想,以供方家指正。一、积极加强国家交流文化科技,是人类共有,应世界共享。中华茶文化,早已在日本、韩国广为流传,近代又传播到欧美等西方国家。茶是和平友好精神的载体,陆羽《茶经》概括了茶的品格为“精行俭德”,日本千宗室提出了“从一碗茶走向世界和平”。这都有益于促进人类共同进步。我们在开展…  相似文献   

19.
喝茶谈茶     
喝茶谈茶王广彬“茶”是饮料,是圣草,也是姻缘草。远古时代我国就发现了茶,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到现代为止,已经被广大人民认定和接受。以茶治病、以茶解暑渴、以茶会亲友、以茶缔结婚姻等等,广为流传。“寒夜客来茶当酒”之句,和“开门七件事,盐、油、柴、米、酱、醋...  相似文献   

20.
卷曲形茶机械做形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卷曲形茶机械的做形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卷曲形茶机械做形过程中揉捻机加压力度、揉捻次数及时间等因素,探索卷曲形茶的最佳做形工艺。结果表明:揉捻压力为揉捻机加压力度的1/5,次数2次,时间5min即是卷曲形茶机械做形的最佳工艺条件。干茶感观审评综合得分94.06分,碎茶率为0.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