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给他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平时缺少父母亲的关爱,他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是农民进城务工.如何能在城镇找到打工就业的岗位.或是通过艰苦奋斗实现劳动致富的理想?这值得我们思考。本刊特向读者推荐《“时间差”经营法圆了他的百万梦》一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迪.开拓自己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家科技》2006,(5):8-10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养猪业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畜牧业的重要产业,为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规模化养猪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发展速度正在加快。但是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要求远比散养要求高.“良猪”必须与良法、良料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岗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已接近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2010年末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农民务工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人口流动现象越来越明显。我国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规模高达6000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原因入手,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尝试建设以政府、家庭、学校为支撑的多维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有1.5亿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由此形成了近六千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与农民工流动相伴生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未成年人肩负着国家、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期盼。充分关注并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0.
固原市劳务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经济是以实现劳动力配置为直接目的而经营劳动力资源的活动.它的主体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也就是社会普遍所称的农民工。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外资企业的陆续兴办.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村荒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给农村的经济收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虽然尤其积极的一方面,但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由于务工人员过剩而导致的大批农民工失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城市治安问题等。此外,近年来农村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也与农民工的大量外出有关。这就是农村的土地荒废问题。本文将初步分析此问题的主要产生原因及一些有助于缓解此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冰 《河南农业》2006,(4):38-38
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激活内需,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交通、通讯、农村电网改造、流通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城镇化建设,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开辟了新的空间。但随着企业的改制,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和就业状况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还面临多重因素的制约。一、影响因素(一)体制性障碍,增加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居民社…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现代农业》2006,(2):40-44,3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得到了不断地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夫妇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大都选择进城务工。随着农民工进城谋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呈持续增长的状态。很多留守儿童的不良表现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他们大都具有内心脆弱、道德认识模糊、不愿与人交流等相同的问题,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错位是他们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农民都外出务工、经商,导致部分儿童留守在家,成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大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中的留守妇女便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绝对主力军。近年来,这一群体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根据对山东省某村的走访调查,在分析这一现象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理论,结合全国形势,提出一些对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建议,以促进农村留守妇女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的数量不断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简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留守农民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安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52-19153,19156
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城务工,留守农民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下降,留守农民的培训问题已经成为农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留守农民培训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教育存量和增量资源均不足、教育教学体制不适应等主要问题,并提出缓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和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由于政策、体制、经济等原因使众多的孩子在农村留守,这些孩子不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个性发展方面容易出现偏差,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也给新农村建设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所以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改革政策、体制、法规,实行社会、学校、家庭联动,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