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松萌芽条扦插生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湿地松扦插基质、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和对不同年龄母树、不同规格插穗的生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粉剂1、粉剂2和100mg/L IBA扦插前处理平均生根率较高,达到70%左右,100mg/L911处理的插穗根系质量最好;泥炭:珍珠岩=5:5的基质配方平均生根率最高,且与其他配方存在显著差异,生根质量差异不显著;2a和3a...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湿地松种苗不足,进行了该树种针叶束水培育苗。其主要技术:在1年生湿地松苗上采健壮的针叶束,基部埋人湿沙中,10天后取出切去基部约1mm,用α—萘乙酸溶液处理15~18h,再用营养液培育,30天左右出根,然后移植到苗圃,两个月左右针叶束即可发芽成苗。其成苗率最高可达90%。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无性系针叶束育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二年生的湿地松针叶束繁殖在水培条件下,能获得90%以上的生根率和大田移栽80%的发芽率,当年即可用于造林。为了使该项技术用于松树的无性系选择和无性系造林,近年来,我们从1—2年湿地松、火炬松的优良家系、杂交种和优良种源中,按一定的标准差选择超级苗繁殖,并建立了无性系测试林。同时,对几种松树无性系针叶束生根规律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好的进展。本研究采用幼化和多种相应的措施,对6—8年生湿地松无性系繁殖试验,其生根率已达到或接近一年生苗的水平。本文仅就湿地松无性系近期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25 a生湿地松针叶束水培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木材纤维特性以及化学成分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无性系之间及其与实生林木材特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湿地松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蓄积较实生林分别高9.10%,17.50%和50.80%;各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内无显著差异,纤维长度低于对照3.70%,纤维宽度高于对照约12.73%,长宽比小于对照14%;各无性系的综纤维素含量为73.05%~78.22%,木质素含量22.40%~28.82%,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12.30%~22.70%,均达到纸浆材材性要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各无性系中最优的无性系为S-4,无性系S-8和S-11综合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5.
<正>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美国在对其进行有性繁殖改良的同时,一直在进行无性繁殖的研究,50年代采用过针叶束育苗,但没有搞上去。进行无性繁殖研究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开展无性系造林,以获得较有性繁殖改良更多的增益。我们采用针叶束育苗,通过多年的试验,1981年获得了成功,1982年营造了第一片湿地松针叶束育苗造林试验林。通过9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造林比实生苗造林好。湿地松种源间无显著差异,个体间差异明显。据此,开展无性繁殖研究和进行无性系造林,是当前和今后营造速生丰产林较理想的营林技术。9年来,我们坚持针叶束繁殖和无性系选育的研究,为实现无性系造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就最早无性系试验林生长状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壮龄湿地松叶束进行预处理,通过蒙导潜伏芽萌动,幼化叶束组织后再进行水培育苗,在水培前期保持一定浓度的NAA促愈伤组织的形式,使装龄湿地松叶束也能培养成苗,并用于造林,叶束苗15年生的林木生长正常,与实生苗相比,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设计研究生根促进剂种类和浓度对湿地松容器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差异,研究了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不同插穗长度对湿地松容器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影响效果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使用ABT-1#(A1)+800 mg.kg-1(B3)最好;采用半木质化的绿枝(C2)+长度为14~15 cm的插穗(D2)扦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是重要的速生针叶工业用材树种。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50余年的历史,现巳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速生丰产树种之一。随着造林用种的增加,良种供需矛盾突出,如何使种子园早产高产已成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对汨罗市桃林林场湿地松种子园各无性系进行了开花结实调查,以了解各无性系开花结实的时间与数量  相似文献   

9.
<正> 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目前主要采用实生苗造林,增产效果低。近年来,由于无性繁殖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已开始大规模地采用无性系造林。为了充分发挥无性系的增产潜力,尽快鉴别无性系的优劣,有必要了解无性系生长状况与营养元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选择湿地松优良单株,经针叶束繁殖成为无性系,选择较好的无性系,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四重复,采用生产用实生苗作对照,1982年造林,从苗龄算起,经过10年的观测,大多数无性系树高、直径优于对照。各无性系之间的生长量亦存在着差异,研究了各无性系的树高、直径等的遗传力及其绝对效益和相对遗传增益,优良无性系遗传效益较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效益成倍增长,投入和产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汨罗市桃林国有林场湿地松种子园12个无性系的结实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湿地松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宽比、饱满种子数、种子千粒质量及单果出籽数在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球果长与饱满种子数、单果出籽数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球果宽与种子千粒质量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球果长宽比与种子千粒质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与饱满种子数和单果出籽数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饱满种子数与单果出籽数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2个无性系分为3类。研究证明,以单果出籽数和饱满种子数作为湿地松高产无性系的主要选择指标是有效的;经表型初步判断,以长果型球果的无性系结实性能最优。这些可为湿地松种子园亲本的优化和种子产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松针叶束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当年生针叶为材料,对影响针叶束生根的冷藏时间、采叶时间、采叶部位、切基与否、培养温度状况、激素处理、培养液成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油松针叶束培养较适宜的采叶时间在11~12月份,以采当年生枝条中下部的粗壮针叶为好;采叶后冷藏30 d,有利于生根;在培养前进行切基处理生根效果更好;培养时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对针叶束生根极为有利。油松针叶束水培生根的适宜激素类型及其处理方式为:IBA+IAA(1∶1)以150 mg/L的浓度处理24 h;适宜的培养液成分及其浓度为硼酸45~60 mg/L+维生素B15~7 mg/L+硝酸铵30 mg/L+磷酸二氢钾20 mg/L。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种子园无性系开化习性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以湿加松扦插起源的2,3,5,8a生以及实生起源的3,8a生树木的针叶束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母树树龄、针叶束叶龄、营养液配方及NAA浓度对针叶束水培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叶束生根率随母树树龄增加而下降,其中,以A2(3a生,扦插起源)母树针叶束的生根率最高;夏梢针叶束的生根率高于春梢针叶束;NAA浓度在50~100 mg/kg范围内促进生根的效果显著,其中又以100 mg/kg(B2)的效果最好;培养液以C1(75 mg/kg H3BO4+40 mg/kg NH4NO3+20 mg/kg VB1)配方最佳。三个因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A2B2C1为最佳组合,其针叶束生根率达91.96%。  相似文献   

15.
欧美杨新无性系生根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朱湘渝  王瑞玲 《林业科学》1991,27(2):163-167
大多数杨树都比较容易扦插生根,然而随着树木改良工作的发展,人们对于林木无性繁殖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了对扦插生根的研究。本文是研究以I-69杨×欧洲黑杨中选育的新无性系苗木的生根性,并测定扦插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壮龄湿地松叶束进行预处理 ,通过蒙导潜伏芽萌动、幼化叶束组织后再进行水培育苗。在水培前期保持一定浓度的NAA促愈伤组织的形成 ,使壮龄湿地松叶束也能培养成苗 ,并用于造林。叶束苗 15年生的林木生长正常 ,与实生苗相比 ,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针叶树种的无性繁殖与无性系林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林木无性繁殖和无性系林业的概念、特点、历史与发展、以及无性繁殖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对针叶树种无性繁殖的主要障碍进行了阐述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克服途径、对无性繁殖与无性系林业的新技术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种子园无性系间开花结实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湿地松种子园内无性系间的生长,开花和结实等性状存在着显著差异,无性素水平和单株水平上的性状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雌花量与结实量,球果长与宽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而无性素的雌花量与雌花量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芽移育苗需一系列技术措施,除选择好圃地外,主要是: 1.种子催芽选择籽粒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于4月上旬浸种之前,先将种子漂洗,除去瘪粒和杂质,用多菌灵溶液浸泡种子,进行常规消毒.用45~60℃的温水浸种催芽,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3.搅拌使种子受温均匀,浸泡1天后,把种子捞在箩筐里,置于适宜发芽的温度(18~25℃)下催芽.每天用干净温水(25~45℃)冲洗2次.切忌淋水温度低于催芽温度,以防种子感冒.种子的吸收水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吸水慢,温度高,吸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