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多年调查,对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县(旗)的苜蓿锈病发生及危害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初步提出衡量病害危害轻重的病情指教与产量损失指标,介绍了推广抗病高产品种或材料;及时清除田间及附近的感病乳浆大戟等转主寄主;适时于开花前期进行刈割以及对不能及时刈割的种子田要适当喷药保护等几项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坤太 《蚕业科学》1989,15(3):160-161
<正> 阳城县是山西省重点蚕茧生产基地,产茧量占全省蚕茧总产量的60%。自1982年发现桑赤锈病以来,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几乎延及全县,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为了摸清该病发生规律,找出防治对策,我们采取了定点观察记载,实地调查病情,组织防治试验的方法,对桑赤锈病进行了综合治理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调查,对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县(旗)的苜蓿锈病发生及危害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初步提出衡量病害危害轻重的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指标。介绍了推广抗病高产品种或材料;及时清除田间及附近的感病乳浆大戟等转主寄主;适时于开花前期进行刈割以及对不能及时刈割的种子田要适当喷药保护等几项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桑树赤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小忠  何虎林 《蚕业科学》1994,20(4):259-260
桑树赤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张小忠,何虎林(山西省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阳城县岩山村,近年来因桑树受赤锈病的危害,威胁蚕茧生产。为此,我们以岩山村为基点,进行了防治赤锈病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成效。现报告如下。1桑树受害情况桑赤锈病主要危害桑树嫩芽、嫩...  相似文献   

7.
桑赤锈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桑赤锈病发生情况1990年早春气温较高,桑叶生长比1989年提早10天左右。3月中下旬桑树赤锈病开始发生,到4月2~3日许多桑芽、嫩叶受到侵害,芽茎弯曲、叶片畸形卷缩。据重兆、长超两乡调查,株发病率达95%,条发病率40%,叶芽发病率达6.1%。5月7日菱湖镇新墩村调查,株、条发病率达100%,叶片发病率达41.4%。市区菱湖、双林、环城等区乡发病面积达6万亩。夏伐后,通过桑树采摘、剪伐、运输、(桑夷)沙等传播,发病面扩大到南浔,练市、织里、埭溪,发病面积达14万余亩,是历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苜蓿锈病寄主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萍  侯天爵 《中国草地》1999,(1):49-50,67
通过室内和田间人工接种苜蓿锈病病原物,观察苜蓉病的寄主范围。研究表明,苜蓿锈病的寄主除苜蓿属的植物外,扁蓿豆属的扁蓿豆、三叶草属的白三叶草、野火球等均是该病原锈菌的夏孢子的寄主,大戟属的乳浆大戟是苜蓿锈菌的转主寄主。扁蓿豆、罢火球是国内外未见报道的新寄主,乳浆大戟是国内尚未见报道的转主寄主。  相似文献   

9.
苜蓿虫害种类很多,极大地影响了苜蓿生长发育、鲜草产量和质量。苜蓿生产中常见的害虫有蚜虫、蓟马、棉铃虫、甜菜夜蛾、金针虫、小地老虎、根结线虫、根瘤象甲、盲蝽。现将上述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要点进行简要总结,为在苜蓿生产中,针对不同的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苜蓿白绢病在贵州南部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李跃  袁庆华  王瑜 《草地学报》2015,23(4):830-837
为获得优良苜蓿(Medicago)抗锈病种质,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喷洒夏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对国内外85份(国内54份、国外31份)苜蓿种质材料进行人工接种,并根据病情指数对其苗期抗锈性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苜蓿种质材料间对苜蓿锈病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病情指数变化范围在29.25%~70.65%;没有对苜蓿锈病免疫的种质;丹麦的‘庞迪苜蓿’抗锈性最强;中抗材料10份,其中国内4份,国外6份;中感材料55份;高感材料19份,其中感锈性最强的是‘陇东’天蓝苜蓿。从46份苜蓿种质材料中筛选出了过敏反应型抗锈单株,不同种质中抗锈单株的过敏反应等级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苜蓿体细胞胚发生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植物材料,包括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二是培养基成分。研究结果认为:紫花苜蓿体细胞胚发生能力较强,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是发生率较高的外植体;2.0mg/L的2,4-D补加适宜浓度的NAA、KT和BA等激素是相对平衡的激素组合,也是必需的。添加一些有机物有利于提高体细胞胚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雒富春  袁庆华  王瑜 《草地学报》2016,24(1):165-170
为了筛选防治苜蓿(Medicago sativa)锈病有效单剂和复配组合,本试验采用盆栽喷雾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及5种复配剂对苜蓿锈菌的毒力,并比较不同复配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单剂毒力测定中,苜蓿锈菌对嘧菌酯最敏感,EC50为1.8809mg·L-1;甲基硫菌灵的毒力最弱,EC50为747.0022mg·L-1。按照不同杀菌机理的药剂复配机理,嘧菌酯和戊唑醇复配中,1:9组合产生相加作用,其余比例复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5:1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SR为4.9684;嘧菌酯和烯酰吗啉复配,协同增效作用最强的是以1:3组合,增效系数为5.1114,但二者以9:1复配时产生拮抗作用;嘧菌酯和代森锰锌复配,1:7复配组合增效系数SR为4.5757,协同增效作用比较明显。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增效作用最强的是1:5复配组合,其增效系数SR为5.2276;与百菌清的复配,1:7复配组合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其增效系数SR为5.8058,因此,从单剂防效看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效果最好,复配剂中,吡唑醚菌酯和百菌清以1:7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对几个引进苜蓿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在该地均可安全越冬,其中Alfaqueen、32IQ、WL-232HG鲜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寒冷干旱地区苜蓿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是内蒙古寒冷干旱地区重要的牧草之一,在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治理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缺乏规范的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本文阐述的苜蓿栽培技术模式,是在林西县多年苜蓿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而后又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后形成的。该技术模式着重介绍了在内蒙古寒冷干旱地区建植苜蓿人工草地时需着重考虑的四个方面,即苜蓿品种的选择原则、播种要点、田间管理及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表明通辽地区紫花苜蓿田有13科31种杂草,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优势杂草藜、酸模叶蓼、打碗花、稗、反枝苋等呈集群分布;主要杂草发生时间在紫花苜蓿播种后10d左右进入出苗高峰期;一年生杂草大量发生时间在5~6月份,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易常年发生;以禾本科稗草,阔叶类杂草藜、反枝苋、酸模叶蓼、打碗花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测土施氮奠定科学基础,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该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生长第1年紫花苜蓿土壤碱解氮第1~6级丰缺指标为≥48,20~48,8~20,4~8,2~4和<2 mg·kg-1,土壤全氮第1~5级丰缺指标为≥1.4,0.8~1.4,0.4~0.8,0.2~0.4和<0.2 g·kg-1,土壤有机质第1~6级丰缺指标为≥17,10~17,6~10,3~6,2~3和<2 g·kg-1。当紫花苜蓿目标产量9~18 t·hm-2、氮肥利用率40%时,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第1~6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68~135,135~270,203~405,270~540和338~67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测土施肥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采用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和零散试验数据整合法,开展了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第1~11级指标依次为≥39,22~39,12~22,6.7~12,3.7~6.7,2.1~3.7,1.2~2.1,0.7~1.2,0.4~0.7,0.2~0.4和<0.2 mg·kg-1;当目标产量为9~18 t·hm-2、磷肥利用率为20%时,丰缺级别第1~11级的紫花苜蓿推荐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0,27~54,54~108,81~162,108~216,135~270,162~324,189~378,216~432,243~486和270~540 kg·hm-2。本研究建立了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测土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就苜蓿基因工程在育种上的研究、转基因技术在苜蓿上的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苜蓿切叶蜂一年异地两次为苜蓿授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合明  马福田 《草地学报》1995,3(4):289-296
苜蓿切叶蜂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苜蓿开花期不同的特点,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在北京苜蓿开花期间放第一次蜂,回收后立即运往吉林白城地区于6月下旬至7月初放第二次蜂,为当地苜蓿授粉,8月中下旬收回。经过三年共六次的释放试验表明,这种一年异地两次放蜂的方法是可行的,取得了蜂产量增长2~3倍,苜蓿种子增产2~4倍的良好结果。评价了蜂茧的产量、质量及苜蓿种子增产的效益。还对该蜂的羽化、筑巢的动态以及一些生态要求等进行观察与分析。为在我国开发和利用苜蓿切叶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