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玫瑰精油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1,萃取时间1.5h,温度40℃,压力16MPa。GC/MS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共测出60种化合物,并给出它们的百分含量,通过谱库检索、结合裂解机理,参照ISO9842-2003标准对其17种重要化合物进行鉴别,主要产物含量与ISO标准要求的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柚籽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籽精油,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柚籽精油得率的影响,进行最佳工艺优化;同时对柚籽精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6L·h^-1、萃取时间1h,精油得率达33.90%。气象色谱分析表明,柚籽精油中饱和脂肪酸占32.11%、不饱和脂肪酸占66.65%.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沙田柚皮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充分利用柑橘果皮渣。[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柑橘皮精油进行萃取分离试验,考察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CO2流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乙醇作为夹带剂进行了试验。[结果]最优工艺组合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150min,CO2流量23L/h。加乙醇作夹带剂的提取率比所查资料的捷取率高,提取率为10.164%。[结论]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该工艺组合的得率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一种适宜的陈皮精油提取方法。[方法]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性精油,以提取率为指标,首先研究了原料粒度、温度、压力及时间各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研究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能有效地提取陈皮中的精油,提取率模型为:Y=-53.39667+2.57611A+0.062000B+0.046000C-0.031098A2。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温度41.43℃、压力25 MPa和粒度60目,精油提取率模型预测值为4.28%,试验验证值为4.18%,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一种从陈皮中提取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余甘子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02萃取余甘子精油,选择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甲醇添加量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得出影响精油得率的大小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甲醇添加量,优选出超临界C0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h,甲醇添加量10mL.在这个最佳条件下试验,余甘子精油得率为2.5%(w/w)。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和亚油酸过氧化体系测定余甘子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并运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02萃取的余甘子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优于维生素E和合成抗氧化剂BHA,抑制亚油酸过氧化的能力优于维生素E;从该精油中鉴定出了30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β-波旁烯(30.15%)、丁香酚(8.25%)、p-丁香烯(8.56%)、二十四醇(14.42%)及十七烷醇(2.92%),初步推断甲基丁香酚、β-丁香烯、β-波旁烯为主要的抗氧化成分。余甘子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望开发成为天然食品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萃取柚籽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籽精油,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柚籽精油得率的影响,进行最佳工艺优化;同时对柚籽精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6 L.h-1、萃取时间1 h,精油得率达33.90%。气象色谱分析表明,柚籽精油中饱和脂肪酸占32.11%、不饱和脂肪酸占66.65%.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萃取温度和静态萃取时间对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侧柏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因素排序为: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静态萃取时间;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流量50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动态萃取4.0h,无需进行静态萃取,侧柏桧木精油萃取率为4.59%.[结论]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是提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从缬草中萃取精油,研究了原料粒度、温度、压力和时间对萃取分离过程的影响,获得了直接从缬草中提取缬草精油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温度、压力、二氧化碳流量、时间四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CO2流量30kg/h、萃取时间2.5h。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米糠油工艺条件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米糠油的实验,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水分含量对米糠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80min、物料水分约5%~6%。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针对现有的污染问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重点围绕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工艺与配套设备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并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投料量、提取时间、料液比、回流时间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料量为200 kg、提取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4、回流时间为2 h时,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提取效果最好,可达3.19?。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萃取时间、操作压力、萃取温度及二氧化碳流量对杏仁油萃取量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超林界二氧化碳法从杏仁中提取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15MPa,温度30℃,CO2:流量400 L/ h,萃取时间以1h为宜.  相似文献   

15.
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瑞香狼毒中总香豆素的优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乙醇用量对总香豆素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总香豆素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3℃、乙醇用量3 mL/g,此条件下总香豆素收率为0.356%。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核桃油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核桃蛋白又容易变性 ,所以普通的油脂制取方法对该产品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根据核桃油的品质特性 ,该试验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 4个操作条件的试验探索 ,得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压力 32MPa、温度 4 0℃、物料粒度 30目 (即粒径约为 0 5mm)、萃取时间 3 5h .采用该工艺制取的核桃油完全可以达到一级食用油标准 ,也符合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对核桃油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工艺条件对莱菔子(Raphanussativus L.)出油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 MPa,萃取温度47℃,萃取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得率为24.86%.  相似文献   

18.
尿素包接和SFC结合法浓缩α-维生素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 ,采用尿素包接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和浓缩α-维生素 E,探讨尿素包接工艺参数和超临界萃取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量对α-维生素 E浓度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尿素包接可以使非包接物中α-维生素 E的浓度提高 3倍 ;超临界萃取压力和温度对萃取物中α-维生素 E的浓度以及回收率的影响较大 ,而二氧化碳流量对上述两指标的影响较小。在萃取压力 18MPa,萃取温度 30 8K,二氧化碳流量 10 L / m in的条件下 ,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花椒挥发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样品粒度为60 目时,采取静态、动态萃取相结合的操作方式,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及CO2 体积对花椒挥发油萃取的影响。结果发现,萃取压力为34.475 MPa,温度为55℃,CO2 体积为30 m L时,萃取花椒挥发油效果较好,3 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温度> CO2体积> 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