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注射L-精氨酸(L-Arg)对蛋雏鸡孵化性能、1~14日龄肠道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7周龄京红1号蛋鸡种蛋1080枚,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未注射对照(NC)组、生理盐水注射对照(SC)组和L-Arg注射(Ar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5枚种蛋。在孵化第17.5天时,Arg组每枚蛋注射0.1 mL 10%的L-Arg溶液(0.85%生理盐水作溶剂,10 mg L-Arg/枚蛋),SC组注射相同剂量的0.85%生理盐水。出壳后,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母雏120只,随机分为8个重复。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与NC和S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对1日龄蛋雏鸡的孵化率和出孵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卵黄囊重(P<0.05)。2)与NC和S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提高1日龄蛋雏鸡的空肠长度、3日龄时的十二指肠长度和14日龄时的空肠和回肠长度(P<0.05),对3日龄蛋雏鸡空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有增加趋势(P=0.084)。3)与N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提高14日龄蛋雏鸡的空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P<0.05)。4)与N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降低3和14日龄蛋雏鸡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增加3和14日龄时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P<0.05)。与S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增加14日龄蛋雏鸡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葡萄糖(GLU)含量(P<0.05)。由此可见,胚蛋注射10 mg L-Arg对蛋雏鸡的孵化率和出孵重等孵化性能无不良影响;胚蛋注射10 mg L-Arg促进蛋雏鸡的脂质代谢和糖代谢,为早期肠道发育提供更多能量,提高空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增加肠道长度,促进早期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胚蛋注射技术研究孵化后期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蛋氨酸对血液生化指标和胸肌发育的影响。选取300枚种蛋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蛋氨酸注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1.5 m L蛋氨酸营养液(Met 5 mg/m L、Na Cl 7.5 mg/m L)。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重均匀和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28 d。结果表明:胚蛋给养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朗德鹅的初生重和7 d体重(P0.05),处理组显著提高了0、7 d胸肌重(P0.05),有提高0 d胸肌指数的趋势(0.05≤P0.10),并且显著提高了0、7 d的肌纤维直径(P0.05);处理组有提高雏鹅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的趋势(0.05≤P0.10),显著提高了白蛋白含量并降低了血清尿酸含量(P0.05);处理组显著提高了Myf5的相对表达量并降低了MSTN的相对表达量(P0.05)。试验结果显示,胚蛋给养蛋氨酸可通过调节Myf5和MSTN的m RNA相对表达量来促进胸肌的发育,促进了机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蛋内注射雌马酚(Eq)对肉鸡性腺发育的影响,选取三黄矮脚D肉鸡种蛋585枚,孵化至7胚龄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注射溶剂(对照组,Con组)、20μg Eq(低剂量组,L组)和100μg Eq(高剂量组,H组),出雏后按同一标准化程序饲养。结果表明:蛋内注射Eq对17胚龄胚重、性腺重和性腺的相对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低剂量Eq处理对49日龄时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低剂量Eq可显著增加雌鸡卵巢重(P0.05)并伴血清雌二醇(E2)浓度的升高(P=0.08),但对雄性鸡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提示: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接触一定浓度的Eq可提前雌性鸡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注射蛋氨酸(Met)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00枚种蛋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蛋氨酸胚蛋注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Met 5 g/L,Na Cl 7.5 g/L的营养液1.5 m L。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重均匀和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期28 d。结果表明:处理组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和1~14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处理组对卵黄囊和肝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了雏鹅第28天胸肌指数(P0.05);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雏鹅第14天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P0.05),同时有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的趋势(0.05≤P0.10);在第28天,处理组有提高雏鹅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趋势(0.05≤P0.10);处理组显著降低了雏鹅第14和28天血清中尿酸的含量(P0.05)。试验结果显示,在孵化后期种蛋注射蛋氨酸可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和改善1~14日龄生产性能,其可能与鹅体内氨基酸利用和蛋白质沉积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胚蛋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硒代蛋氨酸对1日龄雏鸡抗氧化与免疫性能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0个重量相近的黄羽肉鸡种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的硒代蛋氨酸组(0、100、200、400μg/mL),孵化至10胚龄时,于胚蛋卵黄囊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硒代蛋氨酸溶液0.1 m 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组肉雏鸡肝脏、腿肌及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低、高浓度组腿肌指数显著增加(P<0.05),高浓度组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中、高浓度组血清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与腿肌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高浓度组肝脏中TrxR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低浓度组腿肌GSH-Px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高浓度组脾脏中白细胞介素-4(IL-4)与干扰素-γ(IFN-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10胚龄蛋内注射适量的硒代蛋氨酸能显著提高雏鸡的肝脏、腿肌及脾脏指数,并显著提高出雏肉鸡的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本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胚蛋注射技术研究孵化后期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蛋氨酸(Met)对朗德鹅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300枚种蛋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Met注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Met营养液(Met 5 mg/m L,Na Cl 7.5 mg/m L)1.5 m L。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28 d。结果表明:处理组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了朗德鹅初生重(P0.05),显著提高了0~7日龄平均日增重并显著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处理组降低了血清和肝脏中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性以及GSH和GSSG的比值(P0.05)。试验结果显示,孵化后期给养Met可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了机体生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413-2417
采用胚蛋注射技术研究胚胎后期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二糖对朗德鹅生长和能量贮存状态的影响。选取发育良好的朗德鹅种蛋300枚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二糖注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含蔗糖25g/L、麦芽糖25g/L和NaCl 7.5g/L的二糖混合营养液1.5mL。孵化至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质量均匀、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期28d。结果显示,处理组对朗德鹅孵化率和初生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P>0.10),处理组显著提高了绝对体质量及其指数(P<0.05)并降低了卵黄囊指数(P<0.05),但对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P>0.10)。处理组显著提高了0日龄(d)的胸肌质量和胸肌指数(P<0.05)。处理组雏鹅0d的肝糖原含量、糖原指数及血糖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但肝脏中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通过胚蛋给养二糖,增加了雏鹅肝糖原和肌糖原的贮备进而缓解了出壳前后能量紧缺的状态,促进了机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选用已孵化18 d的肉仔鸡活胚蛋240枚,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蛋.处理组Ⅰ注射1 mL 7.5 g/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组Ⅱ、Ⅲ、Ⅳ分别向鸡胚羊膜腔内注射质量浓度为5、10 mL/L和15 mL/L的谷氨酰胺营养液1 mL.结果表明,胚蛋注射谷氨酰胺对3日龄肉仔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显微注射剂量对鸡胚孵化和转基因效率的影响。将SB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载体分别设置为20 ng、50 ng和100 ng,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注射至14HH鸡胚血管,继续孵化至出雏。检测孵化第7、14和21天的鸡胚成活率,出雏率、初生体重和性腺阳性率。结果表明,50 ng剂量组鸡胚性腺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且各剂量组间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强度差异不显著。各剂量组之间种蛋成活率、出雏率和雏鸡初生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鸡胚显微注射剂量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转基因鸡制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胚蛋给养蛋氨酸和二糖对鹅胸肌发育的影响.选择发育良好的吉林白鹅胚蛋600枚,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孵化第24 d进行胚蛋给养,每枚胚蛋注射1.5 mL给养液.对照组不进行给养,DS组营养液为25 g/L麦芽糖、25 g/L蔗糖、7.5 g/L NaCl,Met组营养液为Met 5 g/L、...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不同地区边鸡种蛋的孵化效果,试验选择山西忻州市、山西右玉县、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凉城县、河北张家口市、内蒙古卓资县、内蒙古包头市7个地区(7个地区按照以上顺序分别设置为试验1,2,3,4,5,6,7组)的各8只210日龄边鸡所产的种蛋各100枚,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种蛋,测定和计算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受精蛋数、破损蛋数、破损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5胚龄死胎蛋数、10胚龄死胎蛋数、19胚龄死胎蛋数、入孵蛋重、5胚龄失重、5胚龄失重率、19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初生重占蛋重比例,分析比较各地区边鸡种蛋孵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4组受精蛋数最多,受精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最高,破损率最低,5胚龄死胎蛋数最少,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3组破损率最低,10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7组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6组种蛋的入孵蛋重最重,与试验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3,4,7组(P<0.05);试验6组5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最高,与试验4,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  相似文献   

12.
正雏蛋比是指出雏时雏鸡平均体重占入孵蛋平均重的百分比,它是检查孵化条件和出雏时间是否正确的便捷方法。正常情况下雏蛋比的理想值是67%~68%,这样的雏鸡精神状态活跃,运到鸡场后开食、饮水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容易取得优异的生产性能;雏蛋比过低,雏鸡容易脱水;雏蛋比过高,雏鸡往往脐带愈合不好、卵黄吸收不良,这样的雏鸡运到鸡场后食欲差,前期死淘多。孵化生产中影响雏蛋比高低的因素较多,本文将重点阐述种蛋管理、温度、湿度和出雏时间等几个主要因素对雏蛋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不同胚龄鸡胚外源皮质酮处理,研究外源皮质酮对鸡胚生长发育及出雏效果的影响,初步探索肉鸡代谢程序化效应。700枚质量相近的AA肉鸡种蛋,分3个不同时间进行卵黄囊重复注射:孵化前注射(E0);7胚龄注射(E7);14胚龄注射(E14);每一时间点分200 ng皮质酮处理组和玉米油正对照组,并设定负对照组1个。21胚龄记录出雏时间、出雏率、出雏重、屠宰器官质量,并测定雏鸡血浆中血糖、尿酸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0胚龄皮质酮处理显著降低了孵化率(P〈0.05),增加了胚胎的死亡率;7胚龄200 ng皮质酮处理组缩短了孵化时间(P〈0.05),并有降低孵化率的趋势,鸡胚胎的心脏、肝脏的发育受到了抑制(P〈0.05)。研究表明皮质酮的处理效应与注射胚龄有关,此外注射本身也会对胚胎的发育和物质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取165、175和185日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种蛋各3 024个,自48~53 g蛋重范围内,以每间隔1克为一组分别划分为1、2、3、4、5组,53 g以上为第6组,每组504个,共计9 072个,各组同时入孵。入孵前和孵化第18天分别称取各组蛋重,计算各组种蛋孵化18 d的失重率;出雏后记录各组的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和出雏鸡体重;饲养期间,记录各组种蛋所孵化雏鸡各周龄末的平均体重与每天的死淘只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出雏体重与入孵蛋重呈线性相关,出雏体重为入孵蛋重量的68%~69%;蛋重和日龄两因素均对种蛋孵化和雏鸡饲养产生显著影响(P0.05),日龄因素直接影响了种蛋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和1周雏鸡体重的饲养指标,蛋重因素影响雏鸡出雏重、1~4周龄的体重与1~10日龄的死淘率等饲养指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利用率,建议需要运输时间在4 h以内的客户,"京红1号"入孵种蛋标准可界定为种鸡于175日龄后所产的51 g以上种蛋。  相似文献   

16.
在孵化后期,入孵种蛋的胚胎发育迅速,营养供应紧张,通过胚蛋注射技术供应养分可能有利于胚胎的组织发育和雏鸡出壳后的早期生长。本文介绍了给入孵种蛋注射卵清蛋白、氨基酸和多肽后胚胎的发育及随后出壳雏禽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7.
孵化生产过程中,应该经常通过实验剖检胚蛋(包括死胚和活胚)等手段检查胚胎发育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出雏后,出现孵化结果异常,如孵化率有较大幅度降低,成雏鸡质量突然变差时,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对症施冶,尽力降低损失。那么怎样确定造成异常孵化结果的原因呢?总结多年孵化生产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按一定步骤来分析。首先要确定是种蛋质量问题还是孵化技术操作的问题。对于一些明显的特征性的症状,比如雏鸡粘毛、脐部愈合不良、腹大等基本可以认定是孵化条件控制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蛋形指数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形指数分组进行孵化,并对蛋形指数与孵化效果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68~0.72时,0胚龄蛋重、纵径均值、头照(第11日胚龄)蛋重、二照(第20日胚龄)蛋重最大,分别为:(51.92±5.27)g、(57.71±1.97)mm、(48.95±4.67)g、(45.47±3.97)g;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73~0.77时,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雏鸡的初生重最大,分别为:82.65%、86.60%、(36.31±4.71)g;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78~0.82时,头照(第11日胚龄)失重、头照(第11日胚龄)失重率、二照(第20日胚龄)失重、二照(第20日胚龄)失重率最大,分别为:(3.35±0.93)g、(6.64±1.54)%、(6.70±1.47)g、(13.47±2.56)%;蛋形指数(横径/纵径)在0.83~0.87时,橫径均值、受精率、健雏率、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最大,分别为:(42.82±1.23)mm、97.26%、95.96%、(70.23±3.58)%;雏鸡初生重与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研究为拉萨白鸡今后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讨胚蛋注射乳酸菌对蛋雏鸡孵化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十二指肠中SIgA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将300个海兰褐蛋鸡种蛋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个种蛋.18日胚龄时,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向羊膜腔内无菌注入0.2 mL含活菌数2×106、2×107和2×1...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浸泡种蛋对雏鸡免疫器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用浓度为20 mg/L黄芪多糖浸泡种蛋,出雏时记录出雏情况,测定脾脏和法氏囊组织抗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浸泡种蛋能提高雏鸡出雏率、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雏率;可显著增加雏鸡出雏重和脾脏、法氏囊重量,提高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5);增强脾脏和法氏囊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说明黄芪多糖浸泡种蛋能够改善种蛋孵化效果,提高雏鸡免疫器官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