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白灵菇不同出菇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灵菇6种不同出菇方式(脱袋两段立式覆土出菇、脱袋立式覆土出菇、中间环形脱袋墙式泥垛双向出菇、双排袋泥垛式单向出菇、双向卧式出菇、单向卧式出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环形脱袋墙式泥垛双向出菇方式较好。其出菇、采收时间最短,子实体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是白灵菇生产上适宜推广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2.
对平菇采用五种不同的出菇方式进行试验,调查出菇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脱袋双排墙式抹泥效果最佳,比两端解口墙式出菇产量比增117.7%。说明全脱袋双墙式泥墙出菇方式可作为平菇理想的栽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 1 覆土方式和季节选择 平菇覆土栽培可分为畦式覆土和菌墙覆土,后者又分为单排式和双排式。就整个平菇生产周期而言,在菌丝发满袋后可自由选择上述二种方式之一进行覆土,但也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出菇时间选择不同方式。 1.1 季节选择 1.1.1 春季、秋季以畦式覆土为宜。此时气温较高,畦式栽培通风好,菌袋所产生的生物热能被大地吸收,能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4.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种不同的出菇方式下杏鲍菇产量和子实体的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出菇时间、子实体形态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半脱袋地埋覆土出菇方式出菇较早,子实体大小适中,色泽明亮,外形美观;覆土出菇比不覆土产量明显提高;脱袋后用泥土砌成菌墙出菇方式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土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作对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应用,其中菌棒截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相似文献   

6.
张坤朋  蔡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181-1183
采用5种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x.Fr.)Quel]产量和子实体的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出菇时间、子实体形态和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脱袋地埋覆土出菇方式出菇较早,子实体大小适中,色泽明亮,外形美观;进行覆土出菇比不覆土的产量明显提高,脱袋后用泥土砌...  相似文献   

7.
正种植平菇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含水量过低。但此时平菇菌丝体已布满整个培养料,很难补充水分。如何使培养料保湿,使之多产菇,下面介绍3个技巧。1.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称其为菌棒)。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种植品种多样化和出菇模式调整,由过去单一的平菇种植发展成为双孢蘑菇、鸡腿菇、金针菇、草菇等多样化食用菌生产,出菇方式由过去的菌袋直接出菇改成覆土出菇,从而造成召陵区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两种真菌性病害逐年加重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  相似文献   

9.
李南 《农技服务》2001,(4):20-20
<正> 平菇的袋栽、床栽和室外覆土栽培,是当前平菇的三大主要生产模式。这三种生产模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袋栽平菇朵形端正,出菇均匀,料袋搬动灵活,温度低时可以堆叠旋转,占地面积小。但后期出菇时由于基质水分散失多且难以补充,养分利用率低而造成浪费。床栽平菇一般采用立体式层架栽培。这种栽培方式立体空间利用率高,但出菇朵形不均匀,常出现菇体过分拥挤等现象,影响菇体品质。室外覆土栽培平菇,地表湿度大,水分易保持,菇质细密产量高,但发菌阶段管理不便,易烂料。  相似文献   

10.
对出过第一潮菇的平菇栽培袋以正常堆垛式第二潮出菇为对照,采取8种不同的出菇方式进行增产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平菇后期的增产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出菇方式1(脱袋后出菇端朝外单墙抹泥)、出菇方式4(脱袋出菇端朝外,双墙抹泥)和出菇方式7(脱袋后整袋卧式畦床覆土出菇)这三种出菇方式增产幅度较大。出菇方式1和出菇方式4比较适合在生产上采用。而其他出菇方式由于增产幅度不明显、减产或劳动强度过大等原因不适合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平菇生产技术 平菇显著特点是柄侧生,菌褶延伸至柄上。此种菌类适应性强,野外自中秋至次年春末均有发生,属中低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目前,以袋装代料发菌,垛式立体出菇为主流栽培方式,有时为了多出菇,常与脱袋覆土相结合。出菇期自9月20日至翌年的4月20日,采用半地下墙式简易塑料菇棚,最低棚温不低于5℃。  相似文献   

12.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的方法。若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13.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废菌包覆土出菇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覆土栽培的培养方式,二次利用杏鲍菇工厂化废菌包,有效提高其利用率.通过研究5种不同覆土出菇方式,对其质量及产量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的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品质等均有较大影响;不同出菇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C(阳畦倒立排袋覆土)的最高为45.4%,E(半脱袋立式排袋覆土)的最低仅为35.2%.分析表明:阳畦倒立排袋覆土是杏鲍菇废菌包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方法如下。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18.
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8种不同出菇方式白灵菇产量和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出菇方式对白灵菇的出菇时间、菇形、色泽、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 ,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 ;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 ,双排袋泥垛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白灵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9.
秦双和  杨树山 《吉林农业》2010,(12):172-172
金针菇墙式立体栽培有两种形式,单行单墙式。菌袋单行纵向堆放,在袋口形成出菇墙面,采用此法时,应使两个墙面相对应,中隔人行道,形成一个小区;单行双墙式。菌袋单行纵向堆放,两端出菇,形成两个出菇墙面。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新疆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袋栽平菇往往出2—3茬后,因菌袋失水而不再出菇,故产量较低,一般生物效率仅70%—80%.食用菌人工栽培除双孢蘑菇外,其他食用菌的覆土栽培尚未受到人们重视.1988—1989年,我们在乌鲁木齐采用覆土方式栽培平菇,改变了平菇生长的生态条件,增加了收获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