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景观优化设计。针对大运河扬州段水体景观、绿地空间及沿岸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引入构建遗产廊道思路,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点保护与利用等优化策略,从而发扬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夯实生态基地,保护修复运河自然生态及沿岸历史建筑,让运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2.
以通扬运河唐闸段工业遗产景观为例,分析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景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具备的优势,并初步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合理路径,以期为刚刚起步的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为通扬运河其他段及其他地方的工业遗产地景观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千年大运河,流淌着中华大地的文明史诗。苏州大运河沿线承载着厚重的文化遗产资源,如何通过滨水景观设计实现运河的保护传承与活态利用价值,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遗产廊道为出发点,通过对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特色、历史内涵等发展现状统筹考虑,提出景观设计策略,为苏州大运河沿线景观空间优化、遗产廊道构建增添凝聚力与辐射力,以期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内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探讨遗产廊道的保护和发展,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为研究对象,在分解遗产廊道构成要素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功能相关、历史相关、空间相关3个方面来整合遗产廊道景观,并就生态良好、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等方面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代园艺》2020,(1):147-148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工业遗产转型创意产业园成为城市工业遗产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好方式。如何将保护工业遗产与发展文创产业很好地相结合起来,是人们越来越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对常熟绣衣厂景观改造实践中,尝试了许多方法,最终选择西方勒·柯布西耶所提出的"新建筑五要素"与中国古典园林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时间与空间上的更多可能性。提出以青少年培训为主要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改造方案,盘活工业存量空间,使工业遗产成为文化新地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与民众对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这也使得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在近些年发展显著,为了能够为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与研究了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冀此推动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道源  张倩  马帅 《现代园艺》2023,(1):178-180+183
我国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理念形成较晚,且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较多地关注于自然和文化遗址以及自然文化双重遗址的研究,红色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较少,这就导致了以红色遗产为依托的旅游资源等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基于此,阐述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类型,分析了红色文化遗产相关问题,进而提出红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业余休闲的主要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景观遗产受到了自然及人为的破坏,为了确保景观遗产能够长期的保存,必须进行风貌维护及风格修复。本文将简单分析景观遗产的风貌维护与风格修复问题,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钟毅 《现代园艺》2022,(1):136-139
在当下工业遗产景观成为一种主流审美的背景下,通过比较杨浦滨江与徐汇滨江对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不同态度和呈现方式,从活动类型和空间类型2个层面,分析公共空间中过度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对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旅游开发主导,许多村落遗产入口外区域的风貌格局被大肆改变;而作为风貌格局与农业景观紧密相关的村落,该区域意义特殊,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的保护控制地带规划要求;否则不当的处理会对村落遗产价值造成燃眉之殇。本文从技术、制度层面和人文层面对产生这种状况的缘由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湘西凤凰沈从文故居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及研究,发现沈从文故居建筑特色明显,是湘西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湘西民居建筑特色。本文从建筑特色及遗产保护视角探析研究沈从文故居的旅游发展,为名人故居的修葺及遗产保护利用的方式方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回顾了遗产廊道的起源、概念和发展以及遗产廊道构建的研究,遗产廊道构建的研究从理论探索过渡到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遗产廊道资源价值评价、遗产廊道的空间规划以及遗产廊道的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13.
至20世纪,因多种原因,京杭大运河大部分河段运输作用被减弱和替代。2014年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未来如何治理与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响应国家号召,对运河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利用,以京杭大运河山东省聊城段为对象,研究该段运河的发展史、遗产保护措施及生态治理方案,并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提出"网络运河"概念。在综合分析运河遗产保护、环境治理、旅游规划等要素基础上,构建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旅游带、数字创意产业带、乡土产品产业链,形成运河沿岸发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网络运河"模式,并通过构建聊城段运河"生态治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拥有弥足珍贵的乡土景观遗产,目前,村落保护与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与不足。本文以花驼村为例,梳理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类别,探明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提出乡土景观的发展和保护策略,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乡土景观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2日,南通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明显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特色。尤其是百年工业重镇唐闸,近代工业体系保存较完备,此外,在工业体系推动与影响下,产生的城镇生活方式及景观风貌也完整的保留。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唐闸的历史遗存和近代工业建筑,很多历史风貌逐渐湮灭,出现了"孤岛型"工业城镇的发展趋势。对唐闸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近代民族工业遗产群进行保护与利用研究,凸显近代南通发展脉络及城建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佳玲  马蕊 《现代园艺》2023,(6):177-179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为文献数据来源,以“数字景观”为主题检索相关文献,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检索得到的787篇中文文献和3201篇英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对比国内外数字景观研究进展,梳理出关键词聚类图谱信息和内容,并针对数字技术主要应用的3个领域,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环境生态评价与保护、景观遗产保护展开分析,依据突现词信息图,对比国内外研究热点,展望数字景观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活态保护的理念,从对济南市当前历史遗产保护的具体情况分析入手,对泉水要素现状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调研挖掘,探究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自然生态背景及社会文化传承,通过分析济南古城景观表征与文化内涵作用关系的分析,提出济南古城冷泉利用系统的保护与利用要顺应时代要求,在新形势下将泉水保护与利用古今相通,形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改造背景下,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命力,是当前工业遗产更新的新问题。以沧州市轧钢厂的厂房改造设计为例,在资料整合研究的基础上,从沉浸式交互景观、文化体验与保护以及将二者融合的角度,对轧钢厂遗址进行改造更新设计,并在场地废弃材料的再利用、游览路线组织、功能空间布局等方面展开实践,希冀能为今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继而为传统工业城市复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工业建筑遗产的景观价值是多范畴的,不仅围绕在历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等3个方面,而且还包括遗产自带更新再利用的经济价值,最终价值体现在建筑遗产与城市文脉以及城市景观空间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根脉。通过对乔庄村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从地理位置、地形特质和空间布局,分析其现存景观的保护价值,同时,探究传统村落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原始景观特质,指出该村应重在保护传统民居和人文景观,最后提出保护建议和措施,保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