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植物群落景观作为评价样本,请50位评判者参与评价,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植物景观样本进行了景观美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对居住区植物景观美景度影响不同,其中影响较大的景观因子为季相与色彩(0.358)、健康状况(0.320)、协调与对比(0.280)、植物层次(0.088)、树种组成(0.042);该研究通过对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进行定量评价,旨在为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安阳市易园10个有代表性的植物景观作为评价样本,用心理物理法中SBE法对其进行美景度评价,结果表明:易园植物景观整体质量较高,植物种类、植物层次度、植物种植形式等是影响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SBE法的临沂大学校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作为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对学生成长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植物是构成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因素。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valuation Method,SBE)对临沂大学校园进行植物群落景观评价。选取样地进行调查和评价,计算得出各样地美景度值,运用SPA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分别对复层植物群落、邻水植物群落、建筑小品旁植物群落和道路广场旁植物群落景观典型样地进行结果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南充市北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植物景观进行美学评价,并分析不同植物群落配置的优点和不足。结果表明,北湖公园景观效果整体较好,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层次清晰;部分植物群落长势较差,景观单一,乡土树种较少。研究提出加强植物养护管理,增加乡土树种,提高文化内涵,以此提升南充市北湖公园的艺术性、地域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5.
李丽 《北方园艺》2012,(19):103-105
以扬州市区的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一些优秀的植物群落景观,用SBE法对各类型的景观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扬州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及景观效果较佳的植物配置模式,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扬州今后的滨水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取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的主要公园和集中街景绿地,对常绿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并摄取相关照片,采用心理物理学评判(SBE)美景度评价法对常绿园林植物冬季、夏季景观进行评价,以期为北方地区常绿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夏季常绿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因子为植物观赏色彩数量、颜色对比度、常绿植物树形种类、常绿落叶比等;影响冬季常绿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因子为常绿落叶比、园路景石等人工设施、常绿植物树形种类、植物生长状况等。  相似文献   

7.
以沈阳为例,对公园、街道和广场这3类场所中容器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结合美景度评价法(SBE)和SD语义法获得美景度值和影响景观效果的因子。通过软件量化景观因子与美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不同场所容器植物景观的区别加以分析,为今后容器植物的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阳地区野花组合调查与色彩构成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美感度的角度出发,以沈阳地区为例,通过取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并应用美景度评价法(简称SBE法)形成预测模型,从而确定出影响美景度的影响因子,同时通过数学公式来量化各影响因子对城市景观美感度的影响,探讨野花组合的色彩构成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昆明市盘龙江滨江绿地上游瀑布公园至滇池段入口的42个植物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以艺术性和适宜性为准则层,8个景观因子为指标层,构建滨江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利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得到42个样地的景观得分值,运用MATAL-AB2019b对42个样地进行多样性计算,得出Simpson指数、Shannon H指数、Margelef指数,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①盘龙江植物总体丰富,植物群落多样性大小为中游>下游>上游;②盘龙江滨江绿地景观美学质量低,仅21个样地SBE标准化值大于0,占总数的50%,美景度标准化值大小为:中游>下游>上游;③群落多样性与美景度相关性不显著,景观评价因子与美景度的模型为Y=-0.341×C1-0.172×C2+0.006×C3-0.247×C4-0.837×C5+0.115×C6+0.019×C7-0.13×C8...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居住区夏季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园林美学、景观评价理论和实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指导理论,运用BIB-LCJ法和SD法对青岛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居住区中植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居住区植物配置景观较好,植物群落丰富的景观具有更高的美景度。该项研究为青岛营造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居住区植物景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桂林市10条主干道为样本,构建以生态效益、景观价值、社会功能三个方面为评价准则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值,量化分析道路植物景观质量水平。结果表明,社会功能是影响桂林市道路植物景观的主要因素,产氧量、景观时序性、畅通度、降噪度是其重要指标;道路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值范围为0.2995~0.7793,植物景观质量差异性较大,但景观质量整体较好;其中,七星路的综合评分最高,漓江路的最低,评价模型能客观评价植物景观质量。为提高桂林市道路植物景观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层次分析法与美景度评价法在植物景观评价中的综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雯  李凯  王秀荣 《北方园艺》2018,(11):110-117
针对植物景观评价的量化方法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但当应用单一方法进行评价时,由于方法的局限性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常会出现评价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以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30个植物景观单元为例,采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美学度评价法(SBE)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实际评价,以期克服以往使用单一方法展开评价的片面性。结果表明:1)基于AHP法的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美学构成、心理感知、文化表达3个准则层指标,植物色彩、植物形态与质感等12项要素层指标;2)AHP法与SBE法评价结果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3)基于SBE法的高评分单元趋于美学构成优秀,基于AHP法的高评分单元则趋于各方面较为均衡;4)综合应用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州城市公园典型点状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评价研究,总结影响点状植物景观的景观要素,为华南地区优秀点状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SBE法对广州10个城市公园的40处点状植物景观评分,以12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度值与各要素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筛选出主配景关系、质感丰富度、花朵比和绿色比4个最为显著影响的因子,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 P=3.12×10-90.01,R2=0.719,结果极显著。建议在营建华南地区点状植物景观时优先考虑主配景关系的和谐程度,适度提高质感丰富度,并关注花朵和绿色的合理占比。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东北次生林森林公园景观质量,在吉林市大石门沟森林公园次生林选择典型样地,采取了修枝、去除枯落物、清灌等技术措施对次生林林内进行处理。采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法(SBE)、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确定了次生林样地内景观质量指标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种技术措施均能有效提高林内景观质量,清灌措施使林内景观美景度均值从29.8提升到70.3;修枝措施使林内景观美景度均值从38.3提升到58.3;去除枯落物措施使林内景观美景度均值从36.9提升到53.4。对照组美景度的模型如下:M_(SBE)=-49.7+31.2X_(10),空间感(X_(10))为主导因子(P0.01);清灌组的美景度回归模型:M_(SBE)=-132+56.5X_4,自然程度(X_4)为主导因子(P0.05);修枝组的美景度回归模型:M_(SBE)=-102.5+58.1X_5,树木排列(X_5)为主导因子(P0.01);去除枯落物组的美景度回归模型:M_(SBE)=-73.2+39.6X_1,树干形态(X_1)为主导因子(P0.05)。说明3种措施中提升景观质量效果排序,清灌修枝去除枯落物;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使原有次生林林内景观结构发生改变,影响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也同时发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漳州市公园现有植物景观的调查,拍摄景观照片,应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漳州市公园植物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出漳州市公园最佳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6.
基于SBE法的聊城市公园植物景观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聊城市公园现有植物景观的调查,摄取相关景观的照片,采用SBE法对聊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进行量化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评价高的公园植物景观实例结合园林植物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为公园植物造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哲琪 《现代园艺》2023,(18):150-152+155
通过对太原市晋祠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选择影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12个因子,以美学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4个方面为评价准则,采用AHP法构建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得出晋祠公园植物景观评级,并对晋祠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排序由高到低为B1美学功能(0.4181)、B2生态功能(0.2497)、B4文化功能(0.2226)、B3社会功能(0.1096);(2)指标层中C2与环境的和谐程度(0.1782)、C1色彩与季相变化(0.1562)、C4群落层次丰富度(0.1373)位列权重的前3位;(3)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度较高,较好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古树名木具有历史见证价值,具有更高的文化功能;(4)AHP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植物选择和配置形式对城市公园各类型景观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3个贵阳城市公园的3类植物景观(路旁、广场及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3类不同背景人群(风景园林学生、普通群众及园林相关从业者)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公园中,植物景观质量较好的为泉湖公园,其次为观山湖公园,黔灵山公园最低;3种植物类型景观评分的大小排序为:滨水景观>路旁景观>广场景观;不同评价者对植物景观的审美倾向虽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于景观的评判标准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通过分析各类型植物景观中最佳和较差植物组合的优劣势,可为贵阳城市公园未来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遗址公园植物景观植物种类单一、后期管理不善等现状问题,以改善周围居民生活环境、提高西安市生态水平为目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西安市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20处代表景点进行景观美景度评价,建立了景观美景度与构景要素之间的数量回归模型,并结合评价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影响西安市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主要因素有物种丰富度、色彩的适宜性、季相变化、景观层次、文化内涵、地形地貌。季相变化和植物色彩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高,文化内涵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涪陵公园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选取的20个植物群落进行植物景观评价,构建涪陵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B2(0.6)视觉效果B1(0.4);指标层前三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配置合理度C23(0.5725)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性C11(0.5322)观赏特性的多相性C14(0.2537)。20个植物群落中综合评分值Ⅰ级5个、Ⅱ级15个,说明涪陵公园植物景观总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