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化绿色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我国开始加强对城市布局进行设计和建设,从“公园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析了“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转变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策略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雨洪区(以下简称雨洪区)位于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东南角,是公园东侧汇水分区最下游,承载着整个绿心雨洪储蓄、错峰排放的重要功能.在该地块的设计建造过程中,秉承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与传统山水园林建设相融合,在有效控制雨水的同时,打造优美的园林景观.通过分析传统山水园林山形水系布局与营造中蕴含的海绵智慧,并从... 相似文献
3.
以多条不同类型城市交通主干路为例,结合公园城市理论下道路景观的发展方向,阐述了道路景观空间——路侧、侧分带、中分带、桥下的空间特点。结合成都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及国外优秀案例,总结不同类型道路空间的景观营造方式,并分析智慧设施在道路景观中的实践方向、道路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应用等,为新形势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园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城市建设新理念,是生态、人文、社会和经济多维价值实现的综合凝练,是中国式人居环境的新范式。本研究以巫山宁江渡项目为例,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生态、风景、场景三位一体的生态场景营造技术方法与实践路径。在生态层面,形成保护与修复相结合的“全要素”生态技术体系支撑;在风景层面,融合传统风景理念与现代生态手段的“大风景”塑造;在场景层面,基于人文历史溯源与本土工法材料的“小场景”营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肇庆新区起步区湿地公园为例,在分析肇庆新区生态区位的基础上,通过对肇庆新区周边常见的鸟类资源研究,提出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设计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策略,为今后加强生态景观的落地性提供一定的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6.
7.
湿地公园兼具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以沈阳科普公园景观改造为例,对公园绿地景观营造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公园景观营造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公园作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部分,也面临着产生——成熟——衰退——更新的历程.目前部分老旧城市公园开始暴露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现代人较高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湿地逐步被城市建设用地吞噬,动植物种类也在慢慢减少。在"平衡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理念,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平衡理念,以期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6.
航天公园的设计以人为本,以"航天"为主题,具有一定的纪念及科普教育意义。公园整体采用自然式布局,"以路连景"通过丰富的竖向变化创造不同的景观空间,硬质景观运用乡土材料营造地域性文化,大量种植乡土树种,利用稳定的植物群落种植设计,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集休闲、健身、生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城市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的基本功能要求和规划原则,以大武口秀水公园为例,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将公园的各个功能分区和各类应急设施有机结合,既能满足平时城市公园的需求,又能在灾时实现功能转化,以期通过本次规划设计的归纳总结,为区内新建避震减灾公园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