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理、人文风俗习惯等出发,探讨分析岭南园林水景观的形成及其特点,从而为当前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生态和谐的岭南水乡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书院园林景观以园林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楹联等作为景观元素,以"情景交融"为造景思想,在景观营造中赋予景观文化内涵,形成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园林意境,对使用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江苏古代书院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自然环境为基础,借鉴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从园林建筑、山水景观、植物景观、园林意境4个方面,对江苏古代书院的景观营造展开分析,总结和归纳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中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作为灵魂,和现代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和人们的心理以及行为需求相结合,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将当地文化和滨水景观设计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滨水景观的建设,为城市景观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入手,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应用地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文娟 《现代园艺》2023,(18):100-102
在“文化强则民族强“”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精神指引下,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促进景观特色再生已经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一种表达方法。在众多的景观空间中,公园作为特色文化景观空间具有重要发展潜能。基于此,以文化表达和再生为视角,重点探究地域文化在公园景观中的应用,探索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激活实践方式。结果表明,地域文化作为人与场所之间的一种联系和“语言”,强化了人与场所之间互动和地域文化的延续,更有利于优化景观设计,促使景观表达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由于受到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在文化思想、结构布局、造园手法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差异性。本文章对中日古典园林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自园林的景观营造特点。  相似文献   

6.
水乃生命之源,人们除维持生命必须的水之外,还有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所以,城市滨水区域成为人们理想的生活区域。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中,应从地域文化内涵出发,阐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实现地域文化的表达原则、手法,结合地域文化探讨城市滨水景观中景观元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陈志雷 《现代园艺》2013,(24):91-91
乡土代表了地域的特色以及本土的文化,乡土景观元素来自于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和地域的特征紧密相连,而且代表了特定的文化意义以及地方精神。本文通过探讨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科学运用,使现代园林建设真正的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8.
滨水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时与富有城市特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能够起到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的特征,并能丰富滨水景观内容,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以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途径,进而总结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饶星 《花卉》2018,(12)
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对于城市旅游业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园林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地域文化与园林设计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园林的辨识度,赋予园林城市文化特色。地域文化与园林设计相结合,可以改变园林设计风格相同的情况,当下园林建设都是依照一样的模版进行建设,设计简单,没有亮点,本文结合实际以思南展示中心为例,利用当地自然风貌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园林设计融合,使园林设计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也可以满足当地文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于英丽  陈强  谢芳  姚辉 《现代园艺》2023,(12):64-66
冀东地区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长城文化带村落景观几千年来受到长城潜移默化的军事功能影响,加之自身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景观。但多数沿线村落景观仍属于缓慢发展的原始山地自然村落。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整合开发长城文化带村落“三生”景观特色,探索乡村景观兴盛和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从四川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西蜀名人文化的历史背景入手,综合研究阐述了西蜀名人纪念园园林植物文化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它的地理分布条件和形成的特色,并在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浓郁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积淀以及地域植物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将植物文化的研究与景观应用结合起来,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国家级成渝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开展地域性园林的植物文化主要表现及其景观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结合相关实例,简要概括了后工业植物景观的类型及其设计手法,提出了我国后工业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与不足之处,认为后工业植物景观设计应该回归到改善生态和传承文化的根本目的上来,结合地域园林与文化传统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后工业植物景观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13.
罨画池位于崇州,是全国仅存的唐宋官署园林之一,是集游憩、观赏和纪念功能及园、庙、祠为一体的西蜀名园。以罨画池历史沿革为背景,以园林要素为分析元素,从罨画池的空间布局切入分析其艺术特征,探讨以历史园林营造为借鉴模板,在现代地域景观设计中应将人工美、自然美与地域美高度协调,在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让景观能够符合园林美学形态、调节生态并保持本真发挥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其选择和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利用园林植物可表现四季景观,可形成园林空间,可创造观赏景点,可形成地域景观特色,可进行园林意境的创作,烘托建筑、雕塑。  相似文献   

15.
张蕾 《花卉》2019,(12):77-78
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在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生活环境随之改善。但在实践中,景观环境趋同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导致地域文化特色缺失。地域文化在特色小镇景观中的运用,既能丰富景观文化内涵,又能延续小镇历史情怀,但前提是贯彻整体性与独特性等表达原则,在其基础上,挖掘地域文化形成景观元素,创新地域文化形成景观特色,以此实现地域文化与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地域性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传承长沙本土地域文化特色为出发点,研究长沙湘江西岸江滩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营造的重要源泉,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地域特色在城市滨水植物景观中发挥独特性作用,汲取地域文化的精髓,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改善居住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打造与时代相并行的城市滨水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应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结合现代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有效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把地域文化的人物要素、物质要素融入滨水景观设计是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文化景观内容的丰富、城市特色的展现;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主义为人文特征、地理环境等多重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固定文化,在园林设计中,需与植被、地形及景观建筑有机融合,从而提升园林设计整体性与美观性。而园林设计在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含义的同时,还需给人们提供最佳的观赏性,因此,加强地域文化设计对提升园林整体设计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探讨了园林设计地域文化运用。  相似文献   

19.
王葆华  杨一龙 《中国园艺文摘》2013,(4):127-128,F0004
以药王山风景区为例,分析景观绿化设计在风景区中的应用,探讨多种植物如何有机配置,从而提升风景区的景观效应,提出应将风景区地域文化与绿化设计相结合,以体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型园林绿地。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本土文化,紧跟景观全球化的的步伐呢?这是每一名园林工作者所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植物因其形态多样、色彩丰富而成为重要的园林景观,最能体现城市地方特色的元素和景观符号,便是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本土植物,它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