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生防菌剂对番茄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猝倒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在育苗基质中加入不同的生防菌进行发酵,在发酵后的育苗基质中加入猝倒病病原菌,进行番茄育苗。[结果]采用不同配比生防菌进行不同发酵时间处理,可显著降低番茄苗期的猝倒病发病率,且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结论]番茄育苗基质发酵20和30 d处理组优于10 d处理组,其中以EM菌: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处理组合为最佳,防控苗期的猝倒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对精品西瓜枯萎病具有防效的生防菌组合。【方法】将实验室筛选的5种生防菌株23(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25(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28(B. pumilus)、37(B. licheniformis)、156(B. cereus)分别进行复配获得31个组合,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和分隔平板研究生防菌及其菌源VOCs的平板抑菌效果,测定其对西瓜种子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的效果。【结果】31个生防菌组合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平板颉颃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组合28(23+28+37+156)抑菌率达68.06%;组合13(28+37)的菌源VOCs抑菌率可达41.60%;各组合预处理的西瓜种子和幼苗出苗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随着组合的复配单菌数量增加,种子萌发率和子叶出土率呈现下降趋势;盆栽试验中,各组合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组合22(25+28+37)的防治效果高达61.1%。【结论】生防菌组合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平板颉颃和盆栽防治效果存在差异,预测2个或3个单菌复配的效果可能最佳,且颉...  相似文献   

3.
菌糠西瓜、甜瓜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郊区腐熟的平菇香菇菌糠、土、蛭石、草炭、有机肥为原料,进行西瓜、甜瓜育苗试验,筛选出适合西瓜、甜瓜育苗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菌糠复合基质在土壤密度、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有机肥基质,菌糠复合基质的全氮、碱解氮、硝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均高于传统有机肥基质。菌糠复合基质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肥,作为西瓜、甜瓜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控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用杀菌剂1号处理西瓜、甜瓜种子,采用嫁接育苗以及田间试验评价的方式,测定了西瓜、甜瓜嫁接苗果斑病的发生率、田间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杀菌剂1号处理的种子,后期未发现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西瓜、甜瓜幼苗在发病率、减少用药量、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对照组。可见,杀菌剂1号可有效防控果斑病的发生,对西瓜、甜瓜嫁接苗的生产、减少农药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治西瓜幼苗果斑病,以西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可杀得叁千叶面喷施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升高,可杀得叁千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但浓度过高(9.4 mmol·L-1以上)对西瓜幼苗会产生药害。适宜浓度的可杀得叁千(2.4~4.7mmol·L-1)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有机复合基质在西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抗病苏蜜为供试材料,设置有机复合基质、进口泥炭和营养土3个处理进行西瓜育苗试验。[结果]3个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有机复合基质培育的西瓜幼苗在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上都显著高于营养土(CK),有机复合基质培育的西瓜幼苗表现为长势旺、叶色绿、植株健壮,易于培育;在苗期补充肥料的条件下,进口泥炭的西瓜幼苗长势稍优于营养土,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有机复合基质可作为西瓜育苗适宜基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4 种菌糠为复合育苗基质对西瓜砧木进行育苗试验,考察各菌糠品种应用于西瓜砧木育苗的适用性,筛选出适用西瓜砧木育苗的菌糠品种。试验选取海鲜菇、杏鲍菇、金针菇以及茶树菇菌糠分别与蛭石混合配制成复合育苗基质,测定各基质的理化性状并进行西瓜砧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金针菇菌糠容重相对较小,总孔隙度相对较少;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育苗效果优于杏鲍菇和金针菇处理;海鲜菇菌糠:蛭石=4:1、茶树菇菌糠:蛭石=1:1 基质处理西瓜砧木壮苗指数达0.36、0.37,显著高于对照的草炭:蛭石=2:1处理。建议选择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进行西瓜砧木育苗复合基质的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木薯酒糟沼渣和香菇菇渣为原料制备育苗基质,木薯酒糟沼渣和香菇菇渣发酵后,添加微生物菌再次发酵,与椰糠、蛭石、珍珠岩按不同比例复配成9种育苗基质,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状、养分状态,并进行西瓜育苗试验,筛选西瓜专用育苗生物菌基质。结果表明,生物菌基质50%+椰糠30%+蛭石15%+珍珠岩5%、生物菌基质55%+椰糠25%+蛭石15%+珍珠岩5%处理基质的EC值、pH值与对照商品育苗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相比差异不显著,容重、总孔隙度均在优良基质范围内,养分含量适中,采用这2种基质进行西瓜育苗,其发芽指数、成苗率、干重和壮苗指数均较高,且无病害发生,适合西瓜育苗。  相似文献   

9.
不同比例沼渣育苗基质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沼渣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珍珠岩、泥炭、蛭石为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腐熟沼渣,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进行西瓜育苗试验,测定了不同基质栽培条件下西瓜的出苗率、生长势等指标。结果表明,用复配基质沼渣40%+泥炭40%+蛭石15%+珍珠岩5%育苗,西瓜幼苗在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方面均优于其他复配基质,同时该基质对西瓜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培育西瓜壮苗提供科学依据,以迁丽1号西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西瓜苗期喷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对其幼苗生长、生物量及根际基质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苗期喷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其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地上部干鲜重及壮苗指数均较对照(清水喷施)显著增加;根际基质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但真菌数量降低。西瓜苗期喷施生物菌肥和有机肥能明显提高穴盘幼苗质量,改善根际微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生防菌对四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稻瘟病生防菌(短小芽孢杆菌)对4种主要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进行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此生防菌对4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0倍生防菌发酵稀释液对4种土传病原真菌--辣椒枯萎白绢病菌、节瓜枯萎病菌、香蕉枯萎病病菌、粉蕉根腐病菌生长抑菌率在41.18%以下,显著低于对稻瘟病菌生长的抑制率(69.85%);生防菌发酵原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6.67%,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倍数的生防菌液对节瓜枯萎病菌的抑制差异不显著,抑制率介于76.34%~84.97%之间。  相似文献   

12.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苗期叶片喷施过氧化氢(化学式H_2O_2)检测叶片温度、叶片气孔面积和毛状物数量,从抗病品系和敏感品系中找出差异。结果表明,苗龄为10~15 d的幼苗,叶片喷施H_2O_2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抗病品系叶片温度下降极显著,而感病品系叶片温度下降不明显;处理后25 d的幼苗气孔面积增加0.03 mm2,而感病品系面积减少0.026 mm~2;叶片表皮毛的毛状物数量无论是抗病品系还是感病品系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极显著降低。表明叶片温度和叶片气孔面积可以作为西瓜抗枯萎病的苗期标记性状,而表皮毛不能作为西瓜抗枯萎病的苗期标记性状。  相似文献   

13.
以“金城5号”西瓜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拱棚栽培条件下噻霉酮、噻唑锌、春雷·王铜、纳米银4种杀菌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首次喷施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后7、14、20天,其防效分别为67.25%、71.89%、78.08%,第2次药后7天防效达到90.49%;噻霉酮与噻唑锌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防效相近,显著高于另2种药剂。其中,以噻霉酮防效更优,产量更高,且对西瓜生长安全,可用于农业生产中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不同熏蒸处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生石灰+碳铵、棉隆、辣根素3种土壤熏蒸剂和"馕播王"生物有机肥联用对5 a连作西瓜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连作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同时分析土壤pH值与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熏蒸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棉隆处理定植45 d时,枯萎病发病率最低,为25.38%,相对防效为73.14%;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数量逐渐降低,也以棉隆处理的土壤病菌数量最少,定植45 d时与其他处理的病原菌数量差异达到10倍数量级;土壤熏蒸处理后,pH值均有所上升,但随着枯萎病的发生,pH值又有所下降。由此得出,3种熏蒸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但是棉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效果最优,既能减少枯萎病致病菌的数量,还能提升土壤pH值。因此,该措施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设施西瓜早春栽培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吴小玲 《农技服务》2008,25(12):65-65
进行了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发生时,提倡用葫芦瓜作砧嫁接西瓜进行农艺预防,发病时用20%噻菌酮600倍液浇根和喷雾同时进行,防治效果达81.13%,用16%病无灾(乙蒜酮)600倍液浇根和喷施,防治效果达78.92%、59.32%,两者都对西瓜生长安全并有促长作用,推荐使用20%噻菌酮600倍液、16%病无灾600倍液轮换浇根,以降低西瓜因枯萎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为西瓜工厂育苗的基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瓜为试验材料,对4种不同育苗基质进行比较,对各基质的理化指标和西瓜苗期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试验表明:优佳(T3)和柴米河(T2)中,西瓜的出苗更好一些,蔬菜基质(T4)中出现出苗推迟的现象;优佳(T3)中西瓜幼苗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干(鲜)重、壮苗指数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其他基质,表现出了较好的育苗效果.[结论]4种不同基质在理化指标上各有差异,但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同育苗基质对西瓜幼苗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正>西瓜病害有60多种,我国西瓜常见病害有30多种,损失率在30%左右,通过小型无籽西瓜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总结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西瓜生产绿色防控方案,为广大农民科学防治西瓜病虫害提供一些参考资料。1苗期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叶部病害。1.1猝倒病采用无菌土壤或基质育苗;给土壤和基质消毒,每立方米喷施68%金雷100g。物理防治:增温  相似文献   

18.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33-138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双孢菇菌糠菌糠进行堆沤处理,测定发酵过程中菌糠的温度和EC值,并将菌糠与草炭、珍珠岩、蛭石以不同体积比配成复合基质进行穴盘育苗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用量基质对花椰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沤处理B不仅有利于堆肥温度快速上升,而且可以缩短堆肥时间;T1处理(菌糠∶珍珠岩∶蛭石=1∶2∶1)育出的幼苗出苗率大于其它菌糠复合基质,其壮苗指数大于对照,育苗效果相比其他基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间与空间动态概念探究生防菌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防病促生效果,生防菌SC11与Fo47、153粉剂复配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SC11不同剂型处理对茄子黄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效,其中以种衣剂处理防效最优(69.98%),接近药剂对照多菌灵。同时,SC11不同制剂能显著增加茄子叶面积、株高或鲜质量,与对照相比,SC11种衣剂处理的叶面积、株高分别提高129.64%、100.84%,粉剂处理的株高、鲜质量增幅分别为69.64%、116.29%。SC11施用后30d施用153(C2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89.47%,远高于其他处理。SC11和Fo47同时施用时,防效最低,低于单独施用的防效。初步确定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的促生作用及其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明确基于动态时空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生防菌复配组合,间隔施用能有效提高复配防效。  相似文献   

20.
椰糠与蛭石的不同配比对甜椒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甜椒品种荷特(Capsicum annuum L.var.grossum Bailey cv.Hete)为材料,利用无土育苗的方法研究了椰糠与蛭石的不同配比对基质理化性状和甜椒幼苗生长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椰糠加入蛭石后可明显改善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pH和电导率(EC),对甜椒幼苗的生长指标、壮苗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以及根系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75%(体积分数,下同)椰糠+25%蛭石处理甜椒幼苗的各项指标最佳,而50%椰糠+50%蛭石处理和25%椰糠+75%蛭石处理的甜椒育苗效果与50%草炭+50%蛭石处理(对照)大体相当,100%椰糠基质处理的甜椒育苗效果则最差。试验结果为椰糠基质用于甜椒无土育苗的可行性和适宜配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