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系列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文化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旅游开发的灵魂,脱离城市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城市旅游。因此,我们要挖掘城市的文化来发展旅游,以城市文化为发展城市旅游的凭借,以文化兴旅游,以文化兴城市。  相似文献   

2.
以葛牌文化旅游古镇为例,从古镇规划建设思路、发展定位、游憩系统结构等方面对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古镇提出操作性强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指导以旅游为引导的新型文化旅游古镇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3.
旅游城市的形象是一种表现旅游者个人态度的概念,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城市的认识、情感、印象都是影响旅游形象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风土人情等。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与提升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城市建设中发展旅游城市的合理规划及其他的一些方式来塑造和提升旅游城市在旅游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人文旅游提倡以人为旅游服务之本位,以文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之基础。人文与旅游的结合,旅游与文化的交融,因迎合当代旅游者的需求而产生,也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河北省人文旅游为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形象导向下的城市旅游规划基本思路。以哈尔滨城市旅游发展为例,说明怎样定位城市旅游形象,并阐述怎样以产品开发、空间分布、旅游接待服务以及环境建设等塑造、支撑、丰富旅游形象,最终使城市以整体形象吸引人们到访。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但其中也出现很多的问题,如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色,致使城市旅游发展渐入瓶颈,吸引力日渐枯萎。本文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对城市旅游发展以及城市旅游形象品牌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海洋文化对园林景观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文化虽然不是人类文化的全部,但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起源。海洋文化历史悠久但很久以来一直作为大陆文化的补充,而今海洋文化作为新兴的领域被人们重视起来,海洋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者以时间为轴线对海洋文化与园林景观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园林景观和海洋文化相互促进发展,为城市旅游资源提供创新之路,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创新思维,以城市自然特点、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聚焦多元化的生态空间、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森林城市的文化标识等,阐述森林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文章以江西省萍乡市森林城市建设为例,探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城市居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萍乡森林城市特色。将萍乡星罗棋布的自然遗产地作为"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文化要素,铺展市域森林旅游与休闲林业等绿色产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森林生态布局,从外围山体到城乡结合部,再到城区,一波一波排浪式向城区推进建设,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阐述了萍乡森林文化遗产传承与培育。  相似文献   

9.
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基于对文化旅游的理解和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模式和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元素的旅游价值,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论文引入文化的三分法,把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3个层次,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的3个层次的文化素材的具体内容。同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其发展策略应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带动了城市旅游空间建设。城市森林步道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公共线性空间,是城市自然与文化的载体,建设森林步道对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森林步道建设理论与实践,提出城市森林步道规划建设意义与策略,为我国城市森林步道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文河 《绿色科技》2015,(4):325-327
指出了近年来 ,湛江的旅游业借助于湛江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但是目前湛江的海滨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较低 ,发展不完善.其中 ,海滨旅游资源存在资源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准确定位、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 ;红土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缺乏市场推广、缺乏整合发展、缺乏配套设施、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这导致品牌效应差、产业效益低 ,部分红土文化更是面临失传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 ,在明确海滨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提出了将海滨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的方式 ,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整合多种资源 ,实现海滨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互为促进 ,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旅游线路 ,打造湛江旅游品牌 ,彰显湛江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3.
桂东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发展成为近年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旅游资源文化的正确定位和开发层次是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是侨乡风情文化、喀斯特———丹霞地质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名人历史文化等。文章首先阐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进而论述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然后深层次挖掘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提出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4.
九嶷山斑竹文化是以其特有的斑竹为载体,以弘扬中华道德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传说中的中华初祖五帝之一的舜帝与其妻"二妃"忠贞不渝的爱情神话故事情节为线索,而演绎出的以家庭伦理道德为主体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其形成和发展自有其历史地理环境背景,其文化的特质,是对舜帝所创造道德文化的弘扬,传统竹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人生完美的昭示.其旅游开发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开发、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5.
论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本质上是旅游者对森林文化的旅游经历与体验,但现实中森林文化内涵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森林旅游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体验视角,依托营造氛围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A)、森林物质文化旅游产品(M)、森林行为文化旅游产品(B)、森林精神文化旅游产品(M)4个层次(A-MBM架构)构建了产品库式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对各层次开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龚英  王慧 《绿色科技》2021,(7):173-17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旅游有了更高层次的需要。旅游纪念品作为常见的旅游商品,是提升旅游目的地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带给旅游者美好回忆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泰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分析,提出了可从戏曲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应用角度来重点打造泰州市系列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旅游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笔者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汉市城市森林旅游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武汉市发展城市森林旅游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吉彩霞 《国土绿化》2010,(12):20-23
<正>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九曲黄河之滨,是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三门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是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园林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空间既是展现和传承其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类型。然而随着传统村落现代旅游的不断升温,村落空间的功能和形态更多地是服从游客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业态的要求,而缺少对文化空间的主动保护、规划和引导。文中选取宏村、西递、碧山、南屏、屏山、卢村等6个皖南乡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传统村落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对文化空间的需求特征,探讨如何以传统村落空间的改造为依托,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耦合提供载体和支撑,提出了民宿文化提升模式、文化旅游空间主动营造模式、村民公共活动空间改造模式3种空间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南昌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茗  何昀 《绿色科技》2014,(2):231-233
指出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成为近10年来我国文化领域和旅游领域共同发展的重大成果,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江西南昌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为:依托地方政策,加强旅游业与其他创意产业的融合,走文化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品牌策略,加强旅游文化创意经营人员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