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用尾矿等废弃物制成的凝石胶凝材料制作供试体,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抗压强度和浸泡海水的pH值,并与水泥供试体进行比较,探讨用凝石胶凝材料作为人工鱼礁造礁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在淡水中养护28d后,随着水灰比的增加,凝石供试体的抗压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水泥供试体的抗压强度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水灰比为0.60、0.55、0.49、0.44的凝石供试体(S1、S2、S3、S4)和水泥供试体(C1、C2、C3、C4)的抗压强度,除S4组显著低于C4组外(P<0.05),其余同水灰比的凝石供试体的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水泥供试体(P<0.05).2)在海水中浸泡30d后,除S4组与C4组的抗压强度相等之外,其余同水灰比的凝石供试体的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水泥供试体(P<0.05);在海水中浸泡60d后,同水灰比的凝石供试体的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水泥供试体(P<0.05).3)浸泡4种凝石供试体的海水平均pH值分别为8.84、8.87、9.10、8.95,浸泡4种水泥供试体的海水平均pH值分别为10.42、10.44、10.80、10.72,凝石组海水的pH值均显著低于水泥组(P<0.05).试验表明,以凝石胶凝材料作为人工鱼礁材料在抗压强度和对海水pH的影响方面均优于水泥材料.  相似文献   

2.
将用凝石胶凝材料制作的水灰比为0.60、0.55、0.49、0.44的4种凝石供试体和相同水灰比的4种水泥供试体同时投放到同一海域中进行150 d的生物附着对比试验,每隔30 d观察并测定1次供试体表面附着生物的种类和生物量.结果表明:1)投放第30天时,凝石供试体与水泥供试体均无生物附着;第60天、第90天、第120天时,两种供试体表面附着生物的种类相同,均为10种;第150天时,两种供试体表面附着生物的种类相同,均为13种,主要有孔石莼Ulva pertusa、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矮拟帽贝Patelloida pygmaea等.2)投放第60天和第90天时,凝石供试体附着生物总量低于水泥供试体,但第90天时,凝石供试体附着生物量的增加速度明显快于水泥供试体;第120天时,凝石供试体附着生物总量已超过水泥供试体;第150天时,凝石供试体附着生物量平均值为344.85 g/cm2,水泥供试体附着生物量平均值为260.15 g/cm2,凝石组明显高于水泥组.3)投放第150天时,4种水灰比的凝石供试体附着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58.63、79.32、89.66、117.25 g/cm2,可见在试验范围内,凝石供试体表面附着生物量随着水灰比的降低即凝石胶凝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试验表明,凝石胶凝材料作为人工鱼礁的造礁材料在生物附着方面比水泥具有优越性,因而凝石胶凝材料作为人工鱼礁造礁材料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选用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果糖组、中药组、中药+果糖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30-60kg、60-90kg两个阶段进行体增重效果测定.结果表明:在30-60kg猪生长阶段,平均日增重,中草药组、中草药+果糖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18%(P〈0.05)、3.73%(P〈0.05).料重比果糖组、中草药组、中草药+果糖组分别比抗生素组降低了2.01%、3.34%(P(0.05)、2.68%.在60-90kg猪生长阶段,中草药组、中草药+果糖组的平均末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11%(P〈0.05)、2.56%(P(0.05),差异均显著.与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相比,中草药组比对照组提高了7.84%(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果糖组、中草药组、中草药+果糖组分别降低了3.90%、7.51%(P〈0.05)、4.205(P〈0.05).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360尾(始重8.34g±0.02g),按照养殖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A、B、C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30尾,分别投喂基础日粮(对照组,w(Lys)=1.25%)、添加赖氨酸盐酸盐日粮(A组,埘(Lys)=1.625%)和添加不同剂量赖氨酸甲酯盐酸盐日粮(B组,W(Lys)=1.50%;C组,w(Lys)=1.625%)。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甲酯后,B、C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鱼体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体脂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晶体赖氨酸的A组,上述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和A组草鱼摄食后,血清中游离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浓度在1h左右达到高峰,而B、C组在3h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5.
王军  张秀凤  霍军  程会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03-13104
[目的]探讨白术、白芍水煎液对鸡离体空肠运动张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器官试验法,以鸡的空肠平滑肌张力变化为指标,将鸡的离体空肠置于恒温通气台式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4.00、8.00、16.00g/L的白术和白芍的水煎液,以观察白术和白芍对不同肠管运动张力的影响。[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白术水煎液使离体空肠平滑肌收缩运动增强:溶液浓度为4.00g/L时,收缩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显著(P〈0.05),舒张张力差异极显著(P〈0.01);浓度为8.00、16.00g/L时,收缩张力、舒张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O.0t)。与用药前比较,白芍水煎液可使空肠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运动受到抑制:溶液浓度为4.00g/L时,舒张张力差异显著(P〈0.05),收缩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0.01);浓度为8.00、16.00g/L时,收缩张力、舒张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白术水煎液能显著增强鸡离体空肠平滑肌运动,而白芍水煎液明显抑制鸡离体空肠平滑肌运动,二者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6.
以水解羽毛粉螯合锰和铜为试验材料,以4种替代方式(A、B、C和D组)分别替代对照组中无机锰和无机铜,研究各种替代方式对体重为10-12k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血清中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间GSH-PX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试验第7天时,C组SO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第21天时,B组SOD含量显著高于A、D和对照组(P〈0.05);各组GSH-PX的含量有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其中,B、C、D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除了C组和D组SOD含量随着日龄增长显著下降外(p〈0.05),其他各组变化均不显著。综合考虑无机锰和铜的替代比例分别为80%和60%为最佳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7.
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研究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9组(对照组、A~H组),A~H组试验饲料中紫丁香叶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6%、8%、10%,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饲养试验共进行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史氏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和F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H组鱼血浆中自蛋白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血浆中C3、C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除C组和F组外,其余各组鱼血浆中C3、C4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对史氏鲟生长和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高脂血症大鼠运动后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的变化,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在运动改善大鼠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26只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膳食组(高脂组)9只,高脂膳食+60min运动组(运动组)8只。测定各组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脂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组大鼠比较,运动组大鼠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运动组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2.14倍(P〈0.05),较高脂组增加了2.02倍(P〈0.05)。结论运动能够通过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改善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机体的脂质代谢,防止糖代谢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O~40cm土层的土壤性质变化及其关系。《结果]土壤性质存在明显差别,从裸地阶段(I)、草本群落阶段(Ⅱ)、灌木群落阶段(HI)至乔木群落阶段(1g)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显著增加(P〈0.05),容重(BD)与pH显著减小(P〈0.05)。微生物总数显著增加(P〈0.05),其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真菌数量与放线茵数量显著减小(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细菌数量与SOC、TN与A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EC呈显著正相关(P〈0.05);真菌数量与SOC与TN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D呈显著负相关(P〈0.05);放线菌数量与BD呈显著负相关(P〈0.05)。URE、INV、APE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CAT活性显著减弱(P〈0.05);相关分析表明,URE、INV、APE活性与SOC、TN、AN、CEC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BD与呈显著负相关(P〈0.05);CAT与B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O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丰富该区域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芬太尼行麻醉诱导,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使用PCA泵镇痛;分别记录苏醒后(T0),术后4h(T1),8h(T2),12h(T3),24h(T4)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不同时点PCA按压次数;24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镇痛期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内VAS评分A,B组高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A,B组低于C组(P〈0.05);24h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而B,C两组术后血压、心率下降(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P〉0.05),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模拟浙江省南部自然海区生态环境条件,研究了温度、盐度、培育密度、投饵量、底质对刺参幼体(6.42±0.84 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海水温度为(12.5±0.5)℃,盐度为27±0.3时,温度向上突变至30℃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50%和20%;温度向下突变至0℃时,幼参在第4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90%和50%;盐度向下突变至15时,幼参在第4 d和第6 d的存活率分别为80%和0%,向上突变至39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4天的存活率分别为70%和0%。实验周期30 d,温度10~15℃时,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温度组(P﹤0.01),温度20℃时,幼参不夏眠;幼参分别在盐度24~30,培育密度20~40 ind/m2,日投饵量为刺参体质量6%~9%时,第30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培育密度组和日投饵量组;以水泥、轮胎、轮胎+瓦片、泥为底质,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和存活率均较好。在浙江省南部沿海海区环境条件下,幼参生长适宜温度为10~15℃,适宜盐度为24~30,最适培育密度为40 ind/m2,最适日投饵量为幼参体重的6%,室内水泥池养殖和潮间带网箱养殖是适宜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水泥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配合比例决定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程成本。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及原材料的技术性能来确定混凝土的各组分的适当的配合比例,从而尽可能经济地配制出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均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本文对配合比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及其对水泥、PVC两种材质模型礁的聚集特性,在实验室中模拟光棘球海胆栖息海域底层的昼夜水流速度和光照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达到560 lx、水流速度达到20 cm/s(9:00)时,均匀分布的光棘球海胆有90%向模型礁附近区域移动;当光照强度和水流速度下降时,光棘球海胆向模型礁附近区域外移动;运动趋势明显的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3种状态下的平均移动速度分别为0.039、0.041、0.052 cm/s,3种状态下光棘球海胆顺、逆水流运动次数的比值依次为饥饿状态(1.63)饱食状态(1.18)饥饿再投喂状态(0.73),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光棘球海胆的活跃程度高于饱食和饥饿状态;鱼礁材质也影响光棘球海胆的聚集行为,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水泥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25%、17%、24%,对PVC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16%、7%、12%,光棘球海胆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均为饱食状态饥饿再投喂状态饥饿状态。研究表明,光棘球海胆在饱食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较好,而水泥材质的模型礁比PVC材质的模型礁聚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将体质量为(5.72±0.23)g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分别饥饿0、3、6、9、12d(分别记为c、s3、s6、S9、S12)后再饱食投喂至30d,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海胆的代谢率、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s3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s6、s9、S12组在恢复投喂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代谢率均维持较低水平,而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在恢复投喂初期出现高峰。这说明S6、s9、S123个试验组海胆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这种补偿生长是再投喂后海胆通过降低代谢率及提高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海洋酸化和升温对中间球海胆幼虫发育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洋酸化和气候变暖对海洋生物的联合作用,按照文献[4]和[7]中对海洋环境变化的预测趋势,设置了3组海水,即对照组(pH为7.93~7.99,水温T为18℃)、试验组E3(在对照组基础上pH减小0.3,T升高3℃)、试验组E6(在对照组基础上pH减小0.6,T升高6℃),在此条件下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虫的发育及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化及升温海水对海胆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E3组海胆与对照组发育进程一致,而E6组则较慢;E3和E6组海胆分别存活了18 d和12 d,分别发育至八腕幼虫和四腕幼虫阶段,可见试验海水环境严重影响海胆幼虫的存活;E3组海胆幼虫的生长在受精后的前10 d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之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E6组海胆幼虫的生长在整个试验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将骨针长度分解为口后腕骨针长度和躯干部骨针长度,各组海胆的生长差异主要表现在口后腕骨针长度上;试验组长腕幼虫畸形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腕短小、萎缩、腕骨针折断、骨针弯曲变形等。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对海洋酸化和气候变暖的海洋环境非常敏感,如果按照预测趋势,海洋环境变化将会对该海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海水灌溉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探讨海水在葡萄园灌溉上的合理应用途径。【方法】以蓬莱国宾、中粮长城两个基地的‘赤霞珠’葡萄为试材,于2013—2016年在果实发育期连续4年进行10%海水灌溉。2016年进行不同海水组合处理(10%磁化海水、10%海水加菌肥、1年10%海水和2年10%海水)的比较试验,在果实成熟期测定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组分、总酚、单宁、花色苷、维生素C和香气成分等品质指标。【结果】国宾基地连续3年、4年进行10%海水灌溉,均显著增加‘赤霞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果皮色差无显著性影响。中粮基地10%磁化海水、10%海水+菌肥、1年10%海水和2年10%海水4种海水灌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提高了糖酸比,只有10%海水+菌肥显著提高了果实百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海水处理提高了果实葡萄糖、果糖含量,1年和2年海水处理的果糖含量比对照(清水)显著提高了35.3%和42.7%,葡萄糖提高了66.7%和70.7%。海水处理还提高了果实总酚、花色苷、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了单宁含量,其中,4种海水处理显著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46.8%、60.8%、57.2%和79.7%,磁化海水、添加菌肥显著降低单宁含量。赤霞珠葡萄果实共检测到38种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等物质,海水灌溉和对照共有香气成分为24种,海水处理增加了香气种类,提高香气物质总量,4种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了75%、92.2%、25.9%和38.8%;香气总量以添加菌肥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磁化海水。主要香气成分(E)-2-己烯-1醇、2-己烯醛、(E)-2-己烯醛、壬醛等物质中,均以磁化海水和添加菌肥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含量最高的2-己烯醛在4个处理中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6.9%、95.6%、0.5%、19.3%。【结论】10%海水长期灌溉提高了果实品质,海水+菌肥则大幅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E)-2-己烯-1醇、2-己烯醛等香气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11.0~20.0℃、盐度35、pH7.5的实验室条件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89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放养在60L的塑料水槽中,投喂添加30、60、90mg/kg 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的饲料,分别记为A、B、C、D、E、F组,以不添加此物质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G组),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80d后测定幼参的生长和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摄食添加β-胡萝卜素的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A、B、C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7%、73.33%和100.0%,但仅C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摄食添加60mg/kg和90mg/kg虾青素的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提高113.33%和66.67%,但仅E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饲料中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除A、B组外其余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虾青素的各组仿刺参体腔液的平均总抗氧化能力(12.77U/mL)比添加β-胡萝卜素的各组平均值(8.77U/mL)高45.61%,表明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高于β-胡萝卜素;C、E、F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SOD和CA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B、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及体壁成分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选取砂率、水灰比及油菜秸秆灰分掺量为变量,在保障秸秆灰分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的条件下,采用稳态平板导热仪测试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秸秆灰分掺量呈负相关关系,掺入油菜秸秆灰分后,导热系数比不掺秸秆灰分的混凝土试件的降低6.8%~21.0%,秸秆灰分的掺量越多,保温性能越好。当水灰比为0.52、秸秆灰分掺量为5%、砂率为30%时,油菜秸杆灰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22.8 MPa,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澄海莱芜拟建礁区建礁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3年5月广东省澄海菜芜拟建人工鱼礁区海域和对比区海域本底调查所获资料,从水文、水质、底质、生物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在拟建礁区建礁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莱芜拟建人工鱼礁区海域水深8.5-11.0m,海面波高小于1m,拟建礁区相对于对比I墨具有明显的建礁优越性:流速较平缓,投礁后礁体所受到的波流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强;拟建礁区的海水透明度高于对比区,更适合营光合作用的浮游生物和礁体附着生物生长;各站位pH值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比较均匀;海水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细砂、粘土-砂质粉砂、粉砂质砂和粘土质粉砂,属于硬质底质泥沙底,可减缓礁体投放下沉时的冲击力,投礁后礁体稳定性较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同期调查的对比区;拟建礁区游泳生物的栖息密度明显比对比区高;鱼卵仔鱼数量较多;拟建礁海域以前是良好的渔场,附近无工业废水排放。因此,在澄海菜芜拟建礁区建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