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Porcine l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样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猪增生性肠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规模化养猪场猪增生性肠病的流行特点及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增生性回肠炎或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病是以回肠的黏膜呈腺瘤样增生  相似文献   

3.
<正>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增生性回肠炎或猪回肠炎。是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增生性肠病是一种在急性  相似文献   

4.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样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猪增生性肠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意大利、丹麦、比利时、巴西、阿根廷、韩国、我国台湾省等均有发病报道。  相似文献   

5.
猪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所引起的回肠、盲肠、结肠增生、肥厚并可能伴随肠黏膜出血的非常重要的肠道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慢性型、亚临床型与急性型。  相似文献   

6.
《养猪》2021,(3)
正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的增生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多、肠管增厚为特征。猪增生性肠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增生性肠病,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接触性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一种猪肠道综合症,本文介绍其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猪增生性肠炎是猪小肠和结肠黏膜增生形成肠腺瘤样结构,又称为肠腺瘤病或回肠炎,是导致集约化猪场仔猪及中大猪发生不规则下痢、生长缓慢、消瘦、毛长、出栏时间延缓、饲料报酬降低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严重的慢性病例通常成为僵猪。  相似文献   

9.
猪增生性肠炎是猪小肠和结肠黏膜增生形成肠腺瘤样结构,又称为肠腺瘤病或回肠炎,是导致集约化猪场仔猪及中大猪发生不规则下痢、生长缓慢、消瘦、毛长、出栏时间延缓、饲料报酬降低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严重的慢性病例通常成为僵猪。  相似文献   

10.
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roliferative nteropathy,PPE),是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的一种肠道综合症。本文主要概述其痛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被称作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等,这一名称是对所有发病猪的基本病变的准确描述。1993年发现胞内劳森菌是所有临床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炎的唯一致病菌后,这一命名更为确立(McOrist等,1993)。  相似文献   

12.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被称作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等,这一名称是对所有发病猪的基本病变的准确描述。1993年发现胞内劳森菌是所有临床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炎的唯一致病菌后,这一命名更为确立(McOrist等,1993)。  相似文献   

13.
猪增生性肠炎是猪小肠和结肠黏膜增生形成肠腺瘤样结构,又称为肠腺瘤病或回肠炎。 1发病机理 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病猪可见回肠的绒毛损伤,排血粪或黑粪,回肠炎界线表现明显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
猪增生性肠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增生性肠病(PPE),通常称为回肠炎(lleitis),是由胞内劳森菌所致的猪的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细菌在世界上所有养猪国家存在.国家之间流行情况的差异与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猪场的管理系统有关.中国的养猪业长期处于分散的传统养猪模式,未见本病造成明显危害,但伴随集约生产方式的推进,猪增生性肠病的发生甚至暴发已时有发生.鉴于国内同仁常期以来对本病的关注和研究及相关知识的传布甚少,所以对如何防治本病对许多养猪业主而言依然是盲点.笔者近五年来,虽零星介绍过有关防治猪增生性肠病的相关知识,但很不全面,本文拟以德国勃林格公司、瑞士诺华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为篮本,参考了近三届PIV会议的相关论文,以及上海奉贤区畜牧兽医站猪病诊断中心提供的实验报告以及笔者的诊床所见,对猪增生性肠病作一次较全面的阐述,希望对推动我国防治猪增生性肠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本病在我国猪群中广泛存在,是由专性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根瘤样增生为特征。虽然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也应高度重视对本病的防控,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也叫做猪回肠炎(Procine Iletis,PI)、猪肠腺瘤病(Porcine Intestinal Adenomatosis,PIA)、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orcine Porlifer-ate Haemorrhagic Enteritis,PHE)、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猪增生性疾病(Pro-liferative bowel disease,PBD),是一种表现为急性和慢性等  相似文献   

17.
猪增生性肠炎(简称PPE)又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此病是由一种细胞内劳森菌(亦有人称之为细胞内罗松菌,编者注)引起猪的一种肠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刘国信 《养猪》2020,(1):111-112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劳森氏菌是一种在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在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胞浆中寄生与繁殖,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从而引起节段性回肠炎、坏死性肠炎以及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道等病变。  相似文献   

19.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I)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食欲下降,皮肤苍白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出血型回肠炎、亚临床型回肠炎和慢性型回肠炎。  相似文献   

20.
猪增生性肠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Porcine Bowl Disease)、猪肠腺瘤样病(PorcineIntestinal Adenomatosis)、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e Haemorrhage Enteritis,PHE)等[1-4],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该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4],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意大利、丹麦、比利时、巴西、阿根廷、韩国、我国台湾省等均有发病报道[1,4-6].虽然猪增生性肠病死亡率不高,但因严重影响病猪生长,延长上市时间,因而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世界性疾病,1998年英国因该病造成4亿英磅的经济损失.我国也已证明有该病存在[5],因此,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