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勇  刘飞 《绿色科技》2023,(5):117-121
以25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从3月底开始在在南京林业大学实习林场—下蜀林场内,对杨树无性系苗木树高和地径生长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杨树无性系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速生期均处于6~8月份;大部分杨树无性系的地径生长高峰期比其树高生长高峰期稍晚或基本同步;杨树树高生长对水、热的需求要比地径生长更为敏感;同时得出杨树苗高和地径速生期天数的多少、与速生点的早晚和无性系本身生物量的关系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2.
杨树生物能源林品种选育试验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杨树生物能源林试验的杨树各品种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得出:大部分杨树品种高和地径生长速生期均处于6~8月份,与我区水、热同期,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且大部分杨树品种的粗生长高峰期比高生长高峰期滞后20天左右;同时还得出杨树高生长对水、热的需求较粗生长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几个主要杨树品种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1984年开始,连续二年在省森林植物园速生丰产林中,对小黑14等五个品种的杨树生长节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用数量来表示在年周期内,各阶段(以旬计)树高生长量变异程度,确定各品种生长的高峰期,以便更合理地采取速生丰产措施,加快速生丰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柳树生物能源林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引进的4个柳树新品种生长节律的调查研究表明:各新品种扦插当年平茬后才能表现出品种自身特性的芽萌发成条能力;平茬第1年4个品种的高和地径在整个生长期内均有1个生长锐减期,795、172、799高生长速生期集中在5月和7、8月,杞柳处于6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4品种地径速生期均为5月和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与华北地区水、热高峰期的分布基本同期。不同的密度设计对各品种的生长量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对高和地径生长节律的走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8种不同密度36月龄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和地径进行观测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南方红豆杉不同密度的树高、地径、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最有利于树高和地径生长的密度均是75×100cm,可在生产中推广种植。树高生长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⑦⑥④⑧②⑤③①,地径生长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⑦⑧⑥⑤④②③①,最不利于树高和地径生长的造林密度均是25×25cm,在生产中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宁省西部地区杨树更新造林的不同林农间种作物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试验,表明不同的间种作物对杨树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间种西瓜的林地与其它间种作物对比无论是树高生长还是地径生长,都具有明显优势。建议间种用水较多的作物对苗木的生长有利,解决了水的供给问题,也就能为杨树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11个供试的杨树无性系品种在5种不同的灌水量处理条件下,进行了连续3年的大田苗木生长对比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种灌水量处理对各个无性系品种地径、树高、枝茎干重影响极为显著;在相同灌水量处理条件下,部分无性系品种之间地径、树高、枝和干干重之间差异显著。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灌水量和枝和干干重作为选择指标,从中选育出灌水量少而干物质产量较高的J-4、J-3和J-1为优良品种,J-2、J-6、J-8为进一步选择的中试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8.
杨树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育苗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杨树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的育苗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对扦插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和合格苗出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合格苗出圃率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显著,但对扦插成活率和苗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育苗方式对苗高、地径生长和合格苗出圃率的影响均达显著,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豫南杨树主要栽培品种生长调查,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密度、不同品种的杨树进行生长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密度对杨树生长都有显著影响,在豫南I-69、I-72杨生长较中林46、107杨生长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退耕还林地经营杨树人工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比较了两种经营措施对南方退耕还林地杨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林农间作显著促进杨树的生长,连续间作2 a后,其胸径、树高和蓄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5.8%、56.1%、130.7%。密度对南方退耕还林地3 a生杨树蓄积量有显著的影响,蓄积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15倍。  相似文献   

11.
杨树生长的密度效应与数量成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洞庭湖平原区采用南抗杨树无性系进行的8种不同密度造林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胸径生长于5年生、树高生长于8年生以后在不同造林密度间均具显著差异,其变化规律是胸径、树高生长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林木此时的生长已开始受制于单株营养面积之不足。根据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交汇情况,8种造林密度杨树林分的经营目标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单株营养面积为8~16 m2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为7~9年,所获材种为20 cm以下纸浆材、纤维板材等;二是单株营养面积为24~36 m2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在10年以上,可培育26 cm以上大径材。  相似文献   

12.
杨树新无性系木材性质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升佐  杨文忠 《林业研究》2003,14(4):263-268
The wood basic density, cellulose content and fiber form were investigated for all sample trees at breast height (1.3m) in seven poplar clones, and at 0 (butt), 5.6, 9.6, 13.6, 17.6, 19.6 and 21.6 m for clone Nanlin-95 and Nanlin-895, respectively,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variation patterns of wood density, fiber characteristics and holocellulose content within trees and among clo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variations about wood density, cellulose content, fiber diameter and the ratio of fiber length to diameter existed among poplar clones examined. Varia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od basic density, fiber length, fiber diameter and cellulose content among the growth rings, which ha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along the direction from pith to bark.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so existed in wood basic density, fiber length and fiber diameter at different tree height. The mean wood basic density had a general increase trend with increasing height of trees and the lowest was found at the base, while fiber length and fiber diameter had a general decline pattern with increasing height of trees and the biggest value was observed at the height of 5.6 m.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amined wood properties and growth ring number (cambial 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amined wood properties and tree height can be described by polynomial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3.
杨春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0-82,100
采用苦槠裸根苗、容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桂花、杉木、木荷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连续2 a的观测结果表明:苦槠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裸根苗高;Ⅰ级地苦槠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Ⅱ、Ⅲ级地高。说明营建苦槠人工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采用容器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在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采用机械开沟整地,并组装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沙地杨树低产林改造与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一般为95%以上,做到一次成林。造林后10年,杨树平均树高达到10 m以上,平均胸径达到14 cm以上,并通过合理施肥,杨树平均树高净增加0.68~1.24 m,平均胸径净增加1.31~2.09 cm。因此,选用适宜的杨树品种,同时进行农林复合经营、以耕代抚,改造沙地杨树低产林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鲁山杨等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从辽宁等地引进及湖北省内选育的共20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于2000年3月在中国杨树委员会良种繁育基地(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乡,下同)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对其生长差异性分析及遗传力的估算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特别是鲁山杨(辽宁杨),圣山杨(盖杨)、欧美46及欧美14等几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中嘉8号和中潜3号。试验结果有助于我们在营建杨树丰产林时,选择这些优良的杨树无性系,从而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季节性淹水的洞庭湖滩地进行开沟抬垄造杨树林试验。结果表明:滩地开沟抬垄造林降低了杨树林地的相对淹水时间和高度,提高了杨树造林保存率,促进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蓄积,提高径阶≥12cm的林木的比例和林分木材的价值;开沟抬垄造林能显著提高杨树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开沟抬垄营造的7年生杨树单株生物量、保存林分生物量、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32.32kg/hm^2、32.34t/hm^和4.62t/(hm^2·年),分别是未开沟抬垄的1.43、3.16和3.2倍;滩地开沟抬垄与未开沟抬垄营造的杨树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均遵循干〉根〉皮〉枝〉叶的规律;开沟抬垄造杨树林增加的木材效益比开沟抬垄工程总投入多,经济效益较好,第1个轮伐期年均利润为166.3元/(hm^2·年),投入产出比是0.95。  相似文献   

17.
攀西安宁河谷南抗杨、四季杨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抗杨和四季杨是近年来选育出的速生树种新品种 ,我们于 2 0 0 1年在攀西地区首次引种进行扦插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两树种在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 1 5 0 0~ 2 1 0 0m河谷地段适应性强、生长旺盛。但南抗杨扦插生根能力高于四季杨和滇杨 ,2a生南抗杨幼树根径生长量高于四季杨 2 2 1 % ,其高生长量大于四季杨的 30 3% ,2a生幼树根生物产量高于四季杨的 5 0 3%。两树种在安宁河流域能较好地适生 ,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滩地杨树生长量与高程-淹水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同一滩地按高程差0.5 m设置固定样地,并根据样地高程求得12年轮伐期内各高程汛期年均淹水天数,逐年监测样地胸径、树高生长量。湖区滩地杨树各指标生长量均随滩地高程降低、淹水时间增加、地下水位升高而降低。在洞庭湖东南湖,高程在32.8 m以上、年均淹水34.8 d以下滩地可建杨树大径材工业用材林基地,31.8~31.3 m的滩地采取挖沟抬垄措施可用于杨树造林,30.8 m以下的滩地不宜用作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于大型水库周围的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营造马尾松大径材家系试验林,造林半年和1年3个月后分别观测其幼林期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马尾松大径材家系幼林期的地径、树高以及冠幅生长量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地径、树高、冠幅的变异系数均在19%以上。不同年份间不同家系地径的变异系数大于树高的,地径的变异系数在年度间变化不明显,而树高的变异系数则2012年的明显小于2011年的。27个大径材优良家系造林1年3个月后,以80、425、38、34的生长表现最好,其树高、胸径和冠幅均生长良好;27个家系的树高生长量均超过了国家标准1年生树高的生长量,全部家系的平均树高远远超过国家标准1年生树高的生长量;34号家系的树高超过了国家标准2年生树高的生长量。马尾松大径材家系幼林期各生长性状,包括2011年地径、2012年地径、2011年树高、2012年树高、2012年冠幅等,除2011年地径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I-69杨生长过程分析和生长阶段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2 90块 I- 6 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树冠特性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别不同立地指数、不同造林密度拟合了胸径、树高、材积的 Richards生长曲线 ,并用有序样本聚类法以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为分析指标对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 ,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各生长期的特性。认为 I- 6 9杨是一个速生性十分明显的无性系 ,造林密度太大时会掩盖立地对生长和产量的效应。培育胶合板用材 ,应选择高立地 (2 0、2 2 m)地段和采用小密度 (156、2 0 4株·hm-2 )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