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2004年笔者利用膝眼穴、曲池穴穴位注射庆大霉素治疗牛羊关节炎11例(其中牛2例、羊9例),治愈率98%.此法具有用药量小、就治方便、治愈率高等优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后海穴是针刺治疗胃肠炎的特效穴位。笔者运用水针注射后海穴治疗猪胃肠炎92例,效果令人满意。症状:患猪食欲减退,逐渐消瘦,被毛粗乱,粪便稀薄,肛门松弛,腰弓尾曳。治疗:穴位注射庆大霉素,剂量同肌注量相同。注  相似文献   

3.
用安乃近液穴位注射治疗大家畜四肢闪伤和风湿症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30%安乃近注射液作大家畜闪伤、风湿患肢穴位注射,治疗77例(牛69例马8例),治愈68例,好转6例,无效3例。穴位:牛前肢主穴——中腕(抢风),配穴——中膊、下腕;后肢主穴——百会(千金)、大胯,配穴——小胯、大转。马前肢主穴——抢风,配穴——冲天、天宗;后肢主穴——百会、环跳,配穴——大胯、小胯、邪气。  相似文献   

4.
猪牛腰部、四肢挫伤,是常见兽医外科病。治疗本病,笔者选用安痛定、镇跛痛、安乃近和维生素B1等药物,作穴位注射治疗68例(猪63例,牛5例),治愈率达98%以上。用药量少,疗效显著,费用低,深受畜主好评。现将治疗情况整理如下。1穴位选择1.1猪前肢挫伤...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畜牧业的落后,不少牛羊群体是通过传统养殖模式饲养的,牛、羊病的的治疗方法及措施都比较落后,存在很多习惯性用药错误,给牛、羊的康复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死亡。本文总结了常见的7种牛、羊习惯性用药错误。仅供借鉴,希望能提高牛、羊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后海穴在肛门上、尾根下凹窝正中。笔者运用后海穴注射药物治疗泌尿系统、胃肠道的某些疾病均收到满意效果,例举几则,以供试用。 1 脱肛、子宫脱:用1%普鲁卡因后海穴深部注射,马、牛每次30.0—50.0ml,每日1次,一般3—5次即愈;猪、羊每次6.0—10.ml,每日1次,3次即愈。共治疗大家畜脱肛27例,治愈26例,治疗子宫脱(包括阴道脱)12例,11例治愈;治疗猪、羊脱肛33例,子宫脱14例,除1例因羊子宫外翻,失血过多而引起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2 肠炎、腹泻:用10%磺胺嘧啶钠后海穴深部注射,马、牛每次30.0—40.0ml,每日两次,连用2—3天;猪、羊每次10.0—20.0ml,每日两次,连用1—2天。共治疗大家畜肠炎9例,治愈7例,治疗腹泻45例,均治愈;治疗猪肠炎28例,均获愈,治猪、羊拉稀64例,均愈。  相似文献   

7.
在兽医临床中,牛、羊的四胃溃疡时有发生。对该病的治疗,单纯应用西药疗效不佳。笔者通过对患病牛羊的尸体解剖,认为本病病理是“瘀”,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方剂,同时结合西医强心、补液、消炎等措施综合治疗,收效较为满意。共收治本病16例(牛7例,羊9例),痊愈13例(牛5例,羊8例)。  相似文献   

8.
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家畜(牛羊)的生理特点,选用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等中草药精制而成胃康散。临床治疗结果:对牛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的治愈率分别为95.68%、93.55%;对牛(羊)消化不良和大便溏泻的治愈率分别为97.75%(98.84%)和85.71%(87.50%)。表明:该散剂治疗家畜(牛羊)消化系统疾病效果理想;且该药物对正常家畜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八味承气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牛瘤胃积食63例农忙季节,耕牛偷吃稻谷引起瘤胃积食时有发生,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该病因瘤胃内积聚大量难以消化的食物,使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和运动神经麻痹,治疗棘手。笔者经药方筛选,自拟了“八味承气汤”配合士的宁脾俞穴注射,结合...  相似文献   

10.
牛前后肢跛行为常见病,多因牛负重上坡,奔走失脚,跌倒打碰或劳役过急,四肢肌肉或筋腱门挫所致。1995年,笔者采用穴位注射VB2治疗此类病牛32例,马2例,均获治愈。1治疗方法是:牛前肢跛行的取抢风穴注射VB2注射液30ml,后肢跛行的取百会、大胯、小胯三穴分别注射VB215ml,其后根据病情轻重2-3日重复一次。2肌肉注射:安痛定50—100ml,青霉素G钾1600万单位,链霉素500万单位,充分稀释,分点注入。3配合应用阶行镇痛散3009,加酒精100ml为弓l,开水冲调,一次灌服,2-3日重复一次。采用上述疗法效果甚佳,2-3日即可全愈。穴位注…  相似文献   

11.
<正>牛羊过食谷物酸中毒是因饲养管理不当,食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谷物饲料,在瘤胃内异常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引起乳酸中毒的一系列症状,也称过食谷物中毒或瘤胃酸中毒。笔者自2002年至2014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山羊62例、牛20例,治愈羊61例、牛19例,治愈率97.56%。1病因1.1圈舍不牢或脱缰偷食了大量谷物饲料,如玉米、大麦、小麦等。1.2时值产后或重役前后,给牛羊增喂大量精  相似文献   

12.
<正>由牛羊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就是牛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坏死、糜烂、粘膜发炎。少部分的家畜还会伴有趾间蹄冠处坏死、跛行、糜烂和蹄叶炎。死亡率高,发病比较急,传染性非常强,对牛羊的养殖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2010年7月-2011年5月,在我县4个乡镇发生了242例牛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其中羊187例,牛55例。笔者及其团队采用痢菌净、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等多  相似文献   

13.
在畜禽养殖业不断扩大的同时,以奶牛和绵羊为主的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牛羊瘤胃积食是牛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会严重阻碍奶牛和绵羊的生长发育。主要剖析了牛、羊瘤胃积食的临床特点,辨证分析了其中兽医治疗,以期为牛、羊瘤胃积食的中兽医治疗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家畜(牛、马)四肢闪伤、风湿是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对本病的治疗虽方法较多,效果有时则不理想,过去用30%安乃近注射液按其说明作肌肉或皮下注射,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药量较大,时间较长,有些病例其效果也不显著,笔者自一九七九年以来改用30%安乃近作患肢穴位注射,经治疗77例(牛69例、马8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穴位选择:牛:前肢主穴:中腕(抢风)配穴:中膊、下腕。后肢主穴:百会  相似文献   

15.
牛、马四肢闪伤和风湿症是外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用30%安乃近注射液肌肉或皮下注射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但用量较大,疗程较长。笔者自1979年以来,改用30%安乃近作患肢穴位注射,治疗77例(牛69、马8例)治愈率88%。收效快,费用低,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是各种家畜产后常见病 ,尤其初产、老弱体疲、畜体过肥家畜易发 ,临床多见于牛羊。笔者采用益母草红糖治疗牛、羊胎衣不下 15例 ,14例显效 ,1例效果不显著 ,临床治愈率为 93%。1 病因母畜妊娠期饲料单纯、营养缺乏、气血虚损、缺少运动 ;或使役过重伤及正气 ,或胎儿过  相似文献   

17.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不仅感染牛羊,也能感染人类,是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养殖过程中,该病能够大范围的传播,引发波状热,以及流产等多种危害。1临床症状在养殖牛的过程中,如果牛患病,妊娠6~8个月之后,就会出现流产等多种现象。容易引发牛羊胎死腹中,剩下来的牛羊也会先天性的体弱,一些牛羊甚至会出现关节炎等等。在这过程中,如果羊患了这种病,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很难发现,只会当做其他的传染病进行治理。如果羊患病,在妊娠3~4个月的过程中流产,在这之前并没有什么前兆,一些母羊还会产生乳房炎和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吕梁山脉南端气候温和,灌木、杂草丛生,是良好的牧场。但各种毒蛇栖息较多,5~9月昼夜都有活动,尤以黄昏家畜牧归时活动更盛。危害最大的属蝮蛇,牛羊一旦与其遭遇,几乎无一幸免,每年约有10%的牛羊被咬伤而中其毒,损失严重。笔者根据民间所传毒蛇怕烟油之说,用烟草治疗牛羊蛇毒中毒139例,其中牛54头,治愈51头,治愈率为94.44%;羊85只,治愈77只,治愈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果洛州进行了牛羊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抽检羊97 957只,对检出的阳性牛羊进行淘汰,进入70年代,应用布鲁氏菌羊型M5号菌苗对牛羊进行气雾、注射免疫。80年代后应用猪型Ⅱ号菌苗对牛羊进行气雾和注射免疫。1994年州属六县共血检牛9944头,检出阳性38头,阳性率为0.38%,血检羊28 928只,检出阳性羊99只,阳性率为0.38%。2005年,全县经严格考核,均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20.
牛羊的瘤胃酸中毒由于其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全身症状重剧、死亡率高等特征,在临床诊疗中较为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本病的112头(只)牛羊中,有效率达85%以上,其中牛25头,治愈22头,治愈率为88%;羊87只,治愈75只,治愈率为85.8%。现特做如下总结,以求同道斧正。1 病因1.1 主要因过食富含碳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