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稻瘟病菌体细胞色素的变异性及其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紫外光诱变,从来自菲律宾田间的一个具有广谱毒性的流行菌株PO6-6中获得一些浅黄色素突变株,并检测了它侵染水稻的频率;同时对利用浅黄色的表现型来研究体细胞变异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在所测试的13个浅黄色素突变株中,有6个能使水稻产生病斑,在品种CO39、IR50,IR36上能重新分离到浅黄色素突变株。由此表明,某些浅黄色的突变株具有侵染水稻的能力, 它们没有通常的黑色素合成。从一些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上获得的单孢培养菌中,野生菌株(Wild type)色素的频率范围为10%~100%。由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中也可重新获得白色的变异物。在室内培养试验中,出现色素变异的频率未超出l10^-3 ~10^-4 的范围。用一个浅黄色突变株和野生类型的分离菌株进行的相互接种中,从品种IR50的病斑上分离的单孢中,浅黄色菌株占绝对优势。在一次实验中, 由浅黄色素培养菌所引起的一个病斑中,同时获得了浅黄色和灰黑色的培养菌。这些结果表明,体细胞色素的变异也许表现在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菌nit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6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菌株分别在含60 g/L氯酸钾的MM培养基上培养40 d后,共得到11个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rate nonutilizing mutants,简称nit突变体),频率为1.42 %。比较了各nit突变体与亲本之间在无性和有性阶段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所有的nit突变体均对氯酸钾产生了抗性。在YPS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在TPSA平板上的产孢量和致病能力等重要的生物学性状都与亲本没有显著差异,交配型没有发生改变,但可交配菌株产子囊壳的能力与亲本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用nit作为遗传标记研究稻瘟病菌有关性状的遗传学。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抗稻瘟病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株的抗性水平的影响,采用10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品系对安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同时对201份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Pi9进行扩增,结合田间抗性表现,分析抗性基因Pi9的利用价值。抗性基因Pi9、Pik、Pizt等对安徽地区的稻瘟病菌株具有较好的抗性,抗性频率分别为66%、60%和54%,其中携带Pi9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的田间抗性表现也较好,说明Pi9可直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安徽地区水稻品种选育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对广东省籼稻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不同抗源的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了小种专化抗性及田间抗性的分析和评价。30个单基因系对163个广东省稻瘟病菌株的抗谱介于0.6%~89.6%,大多数单基因系对测试的病菌表现出较窄的抗谱,在病区表现为高度感病,但含有Pikh 和 Pi1(t)的单基因系表现出广谱抗性,抗谱分别为89.6% 和 82.2%,在病区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抗性。基于抗性基因与163个稻瘟病菌的抗感互作聚类分析,将30个单基因系的小种专化抗性划分为15个类型。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9个类型的小种专化抗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可解释总变异的81.3%。含有Pik、Piz5、Pi9、Pish的单基因系在小种专化抗性上有别于广东省骨干亲本,这些基因在今后抗性育种中可重点引入。Pikh\[或 Pi1(t)\]、Pi9(或 Piz5)及Pish(或 Pita2)的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广东省水稻品种对该地区稻瘟病菌的抗谱。并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世界各稻区分布最广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 nov. comb. (anamorph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属高度变异的真菌。国内外曾对其复异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研究,认为异核现象、准性生殖及非整倍性是变异的机制。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水稻—稻瘟病菌互作机制是目前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模式系统.关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为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稻瘟病绿色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对稻瘟病菌侵染机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抗病基因和无毒基因的互作...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菌温度敏感型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紫外诱变,筛选获得了274个稻瘟病菌的温度敏感型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在25℃下可以生长,而在33℃下不能生长。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有32个突变体的致病性显著降低; 在33℃条件下,不萌发的有7个;有12个萌发后停止生长,不能形成附着胞;有9个可以形成附着胞,以后停止生长;有4个形成膨大透明且成串生长的附着胞,随后停止生长。有些温度敏感型突变体形成子囊壳的能力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构建及致病相关突变体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农杆菌T-DNA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转化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Y34菌株,平均每转化1.0×106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可得到约300个抗潮霉素菌株。用该转化体系转化和筛选,获得抗潮霉素菌株6855个。PCR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表现抗潮霉素菌株均含抗潮霉素基因,说明抗潮霉素特性是T-DNA携带潮霉素基因插入Y34基因组的表型效应,即抗潮霉素菌株是T-DNA插入突变体。对56个突变体DNA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有27个突变体是单拷贝插入,突变体T-DNA插入拷贝数平均为1.43。随机取1600个突变体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发现23个突变体完全丧失致病能力。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的稻瘟病菌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菌丝生长增快,对大麦致病性增强的突变体B11。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B11中T DNA为单拷贝插入。通过TAIL PCR克隆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显示T DNA位于假想基因MG01679的编码区内。利用PCR的方法,克隆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包括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编码序列的长度为696 bp,编码231个氨基酸的多肽,编码产物属于ThiJ/PfpⅠ蛋白家族。因此,将该基因命名为MgThiJ1。MgThiJ1蛋白序列与尖胞镰刀菌假想蛋白FOXG_09029有57%的同源性,与禾谷镰刀菌假想蛋白FGSG_08979有54%的同源性。MgThiJ1基因可能为致病过程的负调控因子,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转铁蛋白基因增强水稻对氧化胁迫与稻瘟病菌的抗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转豌豆铁蛋白(pea ferritin,Fer)基因水稻T1代的53个株系进行PCR检测,52个株系能扩增出阳性PCR产物。通过测定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大光化学通量(Fv/Fm值)分析了由百草枯处理引起的T1代水稻叶片的氧化损害。与未转基因水稻相比,转Fer基因水稻的叶片对氧化胁迫的耐受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百草枯处理后转基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水处理叶片相比没有明显下降,而未转基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至水处理叶片的20%左右。选取9株对氧化胁迫耐受能力较强的水稻进行了Northern blot分析和子代的稻瘟病抗性测定,其中5株转基因植株Fer mRNA 积累增强。病原菌接种后T2代转基因植株的病斑数量明显少于非转基因植株。表明转Fer基因水稻对氧化胁迫和病原菌有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在离体条件下,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水稻与稻瘟病菌在接触反应开始阶段的蛋白质变化情况,以寻找参与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结果表明在两个蛋白质与孢子或菌丝体混合后从电泳胶上消失,同时了出现了另外两个蛋白质,还没确定两个消失的蛋白质是被菌体细胞所吸附,还是由于被修饰而导致电泳行为改变。上述蛋白质在抗病和感病水稻品种中都存在,是组成型的,推测它们可能参与寄主与病原菌的接触反应,另外还发现,当悬浮培养的水稻细胞与稻瘟病菌的菌丝体蛋白质接触后会产生一些新的蛋白质分子,但孢子蛋白无此作用。由此推测水稻与稻瘟病菌的特异识别反应可能发生在孢子萌发之后和菌丝体阶段,以上结果在亲和与非亲和体系中相同。文中对此现象提出了初步解释,还介绍了一个在离体条件下研究寄主与病原菌的蛋白质-细胞相互作用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源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1975-1982年所做的研究结果,从4853份早稻品种材料中筛选出双抗77009等12个抗性稳定的广谱性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对白叶枯病高抗的水稻品种余水糯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浙辐802为材料,于2叶期用Tiron、Paraquat(PQ)和稻白叶枯病菌弱毒每株75-l进行诱导处理,测定诱导处理后3、24、48、72h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于3叶期用白叶枯病菌强毒株76-25进行挑战接种,结果表明:75-1和PQ均诱导两品种产生了系统抗性,并使诱导叶中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75-1使o2产生速率在24h达峰值,比对照升高3o.6%(余水糯)和25.3%(浙辐8o2);而PQ使o2产生速率在24~72h维持较高水平,比对照升高49.4%(余水糯)和39.7%(浙辐8o2)。MDA含量的变化晚于o2产生速率的改变,在72h达最高值。75-1使SoD活性降低,并在24h达最大降幅;而PQ使SoD活性升高,并在48h达峰值。Tiron使PQ和75-l的诱导效果减弱,并使75-l对余水糯和浙辐8o2的互作由非亲和性互作转变为类似亲和性互作,导致侵染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以对白叶枯病高抗的水稻品种余水糯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浙辐802为材料,于2叶期用Tiron、Paraquat(PQ)和稻白叶枯病菌弱毒株75-1进行诱导处理,测定诱导处理后3、24、48、72 h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于3叶期用白叶枯病菌强毒株76-25进行挑战接种,结果表明:75-1和PQ均诱导两品种产生了系统抗性,并使诱导叶中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75-1使O2-产生速率在24 h达峰值,比对照升高30.6%(余水糯)和25.3%(浙辐802);而PQ使O2-产生速率在24~72 h维持较高水平,比对照升高49.4%(余水糯) 和39.7%(浙辐802)。MDA含量的变化晚于O2-产生速率的改变,在72 h达最高值。75-1使SOD活性降低,并在24 h达最大降幅;而PQ使SOD活性升高,并在48 h达峰值。Tiron使PQ和75-1的诱导效果减弱,并使75-1对余水糯和浙辐802的互作由非亲和性互作转变为类似亲和性互作,导致侵染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选用国际水稻研究所遗传室从水稻上分离的4个稻瘟病菌株,在室温下的燕麦培养基上培养5天,又在20℃连续光照下培养16天,在相对的两个交配型菌株的菌丝联结处产生黑色成熟的子囊壳。稻瘟病菌在培养基上有性世代的形成,为进一步理解梨孢菌属和水稻之间的遗传学以及选育稳定持久的抗病品种提出了新的见识。  相似文献   

16.
 以编码HarpinXoo 的hrf1转基因水稻NJH12的cDNA为模板,克隆到了DUF500的保守功能区。序列分析表明,OsDUF500是DUF500家族成员,功能未知。构建OsDUF500的沉默载体,用土壤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粳稻 R109,用Hpt抗生素做抗性筛选,获得9个再生株系。经分子鉴定,8个为沉默株系(ABD 2~9)。与野生型相比, ABD株系株高变矮,叶片变短,出现白色空秕谷。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OsDUF500沉默株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存在差异,病斑长度比野生型明显缩短,病斑面积均在30%以下,株系ABD 3和ABD 5病斑面积分别为12.3%和15.7%,显示出较好的抗性。推测在稻瘟病抗性中上调表达基因OsDUF500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温州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及主栽品种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1993年从温州稻区11个县(市、区)55个不同品种上采集481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到354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共检出7群23个小种,ZB群小种的分离频率较高,为80.23%,优势小种为ZB1、ZB9和ZB13。与1981~1984年的小种普查结果相比,小种类型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温州稻区主栽品种病标样上分离的小种看,不同品种上的小种组成有差异,品种和小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亲和性关系。对温州稻区11个主栽品种的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汕优10号和辐籼6号的抗性较优,总体抗谱在76%以上,其他品种的抗谱均较差;多数主栽品种对优势小种的抗谱低于总体抗谱水平,该稻区的优势小种ZB1、ZB9和ZB13对主栽品种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选育或引进抗ZB群,尤其是ZB1、ZB9和ZB13小种的品种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四个籼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高抗的 Dular、IR26、IR36和IR1545-339 等4个籼稻品种与感病品种金刚30杂交并分别与双亲回交,获得F1、F2、BC1和BC2。在隔离网室用细菌性条斑病菌株RS-68接种不同世代群体,根据其抗感反应推断:IR36的抗病性是由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的,Dular、 IR26和IR1545-339三个品种的抗病性分别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Dular和IR1545 339的抗病基因呈非等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