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延迟‘桂热杧82号’采收期,提高杧果种植效益,对‘桂热杧82号’在不同花期进行短截花枝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生花序初花期、盛花期短截花枝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桂热杧82号’均易抽出再生花序,再生花序盛花期较对照分别推迟约30~35d、40~50d,采收期较对照分别推迟约30d、40d,且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的1.63倍、2.25倍;有胚果数量较对照明显增多,分别是对照的1.39倍、2.25倍;采收期果实品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原生花序初花期、盛花期短截花枝是推迟‘桂热杧82号’上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不同采收期对玉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玉竹的折干率、水煎物及多糖含量,确定玉竹的最佳采收时间。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竹的适宜采收期为8月底至9月初,8月30日采收的3年生玉竹的折干率、水煎物和多糖含量分别为46.74%、62.45%和6.73%。 相似文献
5.
为农户生产中草药爵床提供技术指导,采用人工撒播、育苗移栽及野生种植试验,测定爵床产量和主要成分山奈酚3-0-芸香糖苷、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爵床产量及主要成分含量影响明显,产量以9月23日采收的最高,野生种植、人工移栽、人工撒播的干重分别为466.10公斤/亩、533.20公斤/亩和506.70公斤/亩;野生种植的山奈酚3-0-芸香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含量以10月23日采收的最高,分别为4.60毫克/克、2.85毫克/克和3.26毫克/克,人工移栽、人工撒播9月13日采收的最高,9月23日采收的次之。从产量和含量综合看,爵床采收时间以9月23日至10月23日为宜,即爵床主茎穗状花序中上部的花朵盛开,授粉结束后采收;爵床种子在10月中下旬采收为佳。由于人工移栽比人工撒播和野生种植均费时费工,因此大田生产应采用人工撒播种植为主要。 相似文献
6.
为热带地区芒果优质高效栽培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芒果台农1号为对象,在田间于花序基部花朵刚开放时剪除花序尾部1/2、1/3和不剪除(CK)3种处理,研究花序短截强度对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短截有利于台农1号的结果性能和果实品质。其中以1/3短截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台农1号的单果重和产量,单果重达169.1g,较CK增加23.0%;产量为1 558.3kg/667m~2,较CK增加9.7%;优级果产量达670.4kg/667m~2;果实品质约有增加;纯收益比CK增加1 647元/667m~2,VCR值为8.2。在台农1号花序基部花朵刚开放时剪除花序尾部1/3可达到大果、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收期对糯玉米郑黄糯2号品质和鲜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糯玉米品种郑黄糯2号的夏播适宜采收期,比较了5个不同采收期下郑黄糯2号的品质、酶活性及鲜穗产量。结果表明,采收期对郑黄糯2号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影响较大。随采收期推迟,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含量增加,赖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鲜穗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授粉后24 d(即8月24日)采收鲜穗产量最高(15 492.36 kg/hm2)。兼顾品质、产量双重因素,郑黄糯2号最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24 d。 相似文献
8.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天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氮肥施用后不同采收期对生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以后,生菜的产量逐渐增加,与采收期之间呈现显著的二次多项式相关,但在施肥后25d和20d采收生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2)施用氮肥后生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施肥后10d采收,生菜硝酸盐含量达最高值,平均为1925.0 mg.kg-1 FW;(3)生菜中Vc、可溶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施用氮肥后采收期的延长皆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在施肥后15d采收,各项指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579 mg.g-1 FW、2.11%FW和0.879 mg.g-1 FW。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适宜的采收期,可为火龙果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火龙果未熟期(花后21 d)、可采成熟期(花后28 d)、食用成熟期(花后30 d)、生理成熟期(花后33 d)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了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及在室内达到成熟时果实的单果质量、可食率、果皮厚、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熟期、可采成熟期采收的果实色泽和品质都与食用成熟期、生理成熟期采收的果实有显著差异,即使在室温下贮藏后,仍不能达到成熟果实的品质。食用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两种成熟度的火龙果采收后适合鲜食,食用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长距离运输,生理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产地销售;未熟期和可采成熟期采收的果实不适合鲜食。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目的]'奉黄1号'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一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对9个不同采收期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便科学准确地判断其最佳采收期,从而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盛花后(DAFB)133,140,147,154,161,168,175,182,189 d共9个时期采收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各采摘期及其软熟期果实的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干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10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采收期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奉黄1号'猕猴桃各项品质指标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采摘期的可溶性固形物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果实达到软熟状态时,140、175 DAFB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采摘期的干物质含量在147 DAFB达到最大值.果实硬度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皮硬度于175 DAFB后迅速下降.154 DAFB采收果实软熟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呈上升趋势,于189 DAFB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161 DAFB软熟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0 DAFB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161 DAFB采摘的果实综合得分最高,其达到软熟状态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果实贮藏时间长达10 d.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后161 d是'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奉黄1号'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一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对9个不同采收期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便科学准确地判断其最佳采收期,从而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盛花后(DAFB)133,140,147,154,161,168,175,182,189 d共9个时期采收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各采摘期及其软熟期果实的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干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10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采收期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奉黄1号'猕猴桃各项品质指标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采摘期的可溶性固形物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果实达到软熟状态时,140、175 DAFB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采摘期的干物质含量在147 DAFB达到最大值.果实硬度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皮硬度于175 DAFB后迅速下降.154 DAFB采收果实软熟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呈上升趋势,于189 DAFB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161 DAFB软熟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0 DAFB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161 DAFB采摘的果实综合得分最高,其达到软熟状态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果实贮藏时间长达10 d.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后161 d是'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