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使用情况,对上海地区500份生鲜乳进行硫氰酸钠含量分析,对272份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和菌落总数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总体符合Pearson5分布,90%的含量在0.2~3.71 mg/kg之间,最大含量、最小含量和平均含量分别为9.66、0.2和1.5 mg/kg。②272份生鲜乳中菌落总数含量在110~1100000 CFU/mL,97.5%的含量在110~300000 CFU/mL。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和菌落总数含量相关性不明显,硫氰酸钠含量未对菌落总数含量产生明显影响,R2=0.02。③基于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平均含量和最大含量得到,个体每千克体重硫氰酸钠的平均暴露量和最大暴露量分别为0.0025和0.016 mg。结合相关硫氰酸钠的风险评估研究,表明本研究中上海地区生鲜牛乳中的硫氰酸钠的含量属于正常的生理浓度,对人体正常膳食无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鲜乳中硫氰酸钠属于违禁添加物之一,过量的硫氰酸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发急性毒性作用,引起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少量摄取硫氰酸钠可妨碍机体对碘的吸收利用,引起甲状腺疾病。对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含量、来源、毒性作用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控制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生鲜牛乳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以保证生鲜牛乳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SNAP法)检测生鲜牛乳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进行生鲜乳样品抽样检测,共抽样60份。f结果]对60份生鲜乳样品进行三聚氰胺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所抽取的60份生鲜牛乳进行了三聚氰胺含量检测,60份生鲜牛乳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检测样品60份,合格数60份,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比较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主要奶业国体细胞数标准,对比奶罐奶和散卖奶体细胞数,同时分析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及乳成分间相关性,旨在为生鲜乳质量安全评定及控制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于2017年采集内蒙古地区9个盟市673批次生鲜乳样品,采用Foss Mickro-FT120乳成分分析仪测定生鲜乳中乳脂肪、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总固体含量,同时采用丹麦Chemomete SCC-100体细胞仪进行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1) 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为37. 7×10~4个/mL,低于欧盟(40. 0×10~4个/mL)、新西兰(40.0×10~4个/mL)、加拿大(50.0×10~4个/mL)和美国(75.0×10~4个/mL)的生鲜乳中体细胞限定值。2)家庭散养模式散卖奶中的体细胞数(55.8×10~4个/mL)显著高于规模化牧场奶罐奶中的体细胞数(37.7×10~4个/mL)(P<0.05)。3)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190;与乳脂肪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乳蛋白、乳糖、非脂乳固体及总固体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149、-0.295、-0.283、-0.115。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管控较好,达到甚至超过了欧美主要奶业国标准。家庭式散养方式生产的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低于规模化养殖方式。生鲜乳中体细胞数增高会导致产奶量下降及乳品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黑龙江大庆地区的生鲜乳奶中硫氰酸根离子含量,利用离子色谱法对牛奶中硫氰酸根进行测定。结果在500批样品中,约有29.4%的样品未检出硫氰酸根,约有80.0%的样品硫氰酸根含量低于2.0毫克/升,数值分布于0.00~4.00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1.56毫克/升。对地域差异进行比较,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硫氰酸根含量较高,其中,2.0~2.5毫克/升之间是其含量增加的主要区间。该结论对生鲜乳中硫氰酸根国家限量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GB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对宁夏7个县(区、市)生鲜乳收购站200批生鲜乳样品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全部符合GB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规定。同时对影响菌落总数的重点因子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挤奶前3把奶(弃奶)的菌落总数和菌落形态与奶罐生鲜乳菌落总数和形态比较,变化不大;速冷挤奶设备相比常见挤奶设备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不同贮藏温度和贮存时间对生鲜乳菌落总数有较大影响,菌落总数季节性变化明显。本研究对GB4789.2-2010的再次修订给出了事实依据,对科学合理贮存生鲜乳具有现实参考价值,为速冷挤奶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掺碱物,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食品检验GB/T5009.46-2003检测方法检测生鲜牛乳中掺碱物,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60份生鲜乳样品中结果58份为无掺碱或掺碱量为0,2份生鲜乳样品中的掺碱量为0.05%以上.[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的生鲜牛乳进行了抽样检测掺碱物项目,60份生鲜牛乳样品结果58份为无掺碱或掺碱量为0,2份生鲜乳样品中的掺碱量为0.05%以上,合格率97%.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海市根兴奶牛场健康产奶荷斯坦乳牛90头,按照所喂青饲料不同分为空白组、油菜花组、2倍油菜花组,分别测定生鲜牛乳中硫氰酸盐浓度。结果表明,按照正常量饲喂十字花科蔬菜不会造成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但可使生鲜牛乳中的硫氰酸钠含量上升,不同喂量对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不大,但是饲喂十字花科类植物不是影响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生鲜乳的危害因子之一——苯甲酸的准确检测,试验采用超声波控温、离心机离心提取苯甲酸的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鲜乳中苯甲酸的含量,计算生鲜乳中苯甲酸的检出率,通过检出率和检测结果判定生鲜乳中苯甲酸的来源,从而判定生鲜乳中的苯甲酸是否对人体有害(参照食品中苯甲酸的限量)。结果表明:散奶中苯甲酸的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硫氰酸钠(NaSCN)是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在体内释放的氰根离子可使组织不能利用氧而产生中毒,并可妨碍机体对碘的吸收而引起甲状腺疾病[1]。在原料乳或者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达到15 mg/kg时有明显有效的抑菌、保鲜作用[2],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存在不法奶户将硫氰酸钠掺入原料乳或者奶粉中,改变生鲜乳质量的问题。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使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  相似文献   

11.
《吉林畜牧兽医》2010,(11):55-55
<正>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生鲜乳收购站拉网式检查的通知》,称农业部将于近期组织开展全国生鲜乳收购站拉网式检查,所有抽检的样品检测三聚氰胺。1.检查生鲜乳收购站许可证、准运证以及生鲜乳交接单持有情况;2.挤(收)奶厅、贮奶间、化验室、设备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SNAP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在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6月分别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6个奶站的奶缸、奶牛养殖小区、运输车辆分别抽16份生鲜乳样品检测黄曲霉毒素M1。[结果]16份生鲜乳样品中检测黄曲霉毒素M1,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6个奶站的奶缸、奶牛养殖小区、运输车辆进行了生鲜牛乳黄曲霉毒素M1抽样检测项目,16份生鲜牛乳样品结果全部为阴性,未检出黄曲霉毒素M1,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离子色谱法于2011~2012年对宁夏地区的奶站和运输车生鲜乳进行了硫氰酸根监测,总计986份样品。结果表明,该地区生鲜乳中存在痕量硫氰酸根,测定值范围为0~6.6mg/L,本底平均值3.55mg/L。5个地级市地域间本底值无显著差异。该调查研究有利于正确判定生鲜乳中硫氰酸根是否属于非法添加或本底值,为硫氰酸根国家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对打击非法添加行为、保障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饲喂十字花科类植物对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产奶乳牛分4组进行饲喂对照试验。除青饲料外各组都饲喂相同的日粮,使用相同的饲养条件,按所喂不同青饲料分别分为A组不饲喂青饲料、B组每顿饲喂2.5 kg卷心菜叶、C组每顿饲喂2.5 kg花椰菜叶以及D组每顿饲喂5 kg花椰菜叶。在排除了组内个体差异和日内差异后,进行了8 d的加量饲喂以及17 d的停止饲喂体内消除试验以便得出饲喂十字花科植物对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影响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饲喂十字花科类植物可使生鲜牛乳中的硫氰酸钠含量上升,饲喂不同类型的十字花科类植物对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但是饲喂十字花科类植物不是影响生鲜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平安县奶牛乳成分含量和体细胞数量,本文对平安县20个生鲜乳收购站及奶农户进行抽检,共检测奶样10批次、545份。结果发现:平安县生鲜乳脂肪含量平均为3.41%、蛋白含量平均为2.99%、乳糖含量平均为4.55%,体细胞数平均为46.72万/mL。说明平安县生鲜乳质量状况良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放心饮用。  相似文献   

16.
许政 《广西畜牧兽医》2009,25(4):207-209
2008年9月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使我国奶业陷入了困难和危机.面对危机,全行业本着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进行了认真自查和管理.全国奶牛养殖场(小区)开展了全面自查并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确保生鲜乳质量.乳制品生产企业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查实情况,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出厂的产品检验,批批合格.生鲜乳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质量.广西的生鲜乳质量如何呢?为了解广西生鲜乳的质量状况,笔者于2008年10月中下旬到南宁市、来宾市和柳州市的六个县(区),针对生鲜乳质量问题开展调研,与奶农、管理人员、企业老板和当地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当前广西生鲜乳的生产和质量安全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巴州地区的生鲜牛乳中β﹣内酰胺酶(解抗剂)残留状况,保证生鲜牛奶卫生质量安全,2014年4月至10月,在巴州辖区内16个生鲜乳收购站、5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8个机械化挤奶厅、12个生鲜乳运输车辆和库尔勒市城郊周边的29个散生鲜乳销售点的范围内抽取了54份生鲜乳混合样品,采用SNAP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β﹣内酰胺酶阳性的样品2份,样品阳性率为3.7%。这说明仍需要加强对奶牛饲料和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此外,经实际测试,SNAP检测试剂盒具有携带方便、检测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奶站、乳制品企业、畜产品安检等部门对大批量奶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生鲜乳菌落总数,采集当地养殖场的生鲜牛乳、骆驼乳以及市售的生鲜牛乳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全部样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笔者比较生鲜乳的菌落总数时发现,直接从养殖场采集的生鲜骆驼乳和牛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而后者又明显低于市售的生鲜牛乳,提示在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应加强抽检与监管生鲜乳市场零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保存条件和处理方式对生乳样品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生乳样品分别设置不同处理,包括保存条件处理(—20℃冷冻保存1、7和30 d, 0~6℃冷藏保存4、8、24和48 h)、解冻温度处理(冻存24 h后,于25、40、60℃3个温度下解冻)、解冻次数处理(冻存24 h,于40℃水浴分别解冻1、3、5次)、防腐剂(硫氰酸钠、重铬酸钾、叠氮钠、溴硝丙二醇、甲醛)处理,然后进行样品中硫氰酸钠检测,结果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收率分析,探究不同处理对生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结果】冷冻保存1、7和30 d后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收率为97.4%~103.1%。冷藏保存4、8、24和48 h后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回收率在94.5%~102.1%。冻存24 h后,3个不同解冻温度的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收率为97.8%~99.0%。冻存后分别解冻1、3、5次的结果显示,乳中硫氰酸钠含量随解冻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检测回收率为95.3%~101.8%,在可接受范围。添加不同防腐剂的乳中硫...  相似文献   

20.
开展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奶畜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乳品企业异军突起,奶业经济在GDP中的位置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奶畜养殖业还是以散养为主,生鲜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因此,生鲜乳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稳定奶业生产、保护奶农利益、提高生鲜乳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促进奶业快速发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