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农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优化该保险制度设计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获取农户支付水平及Probit模型分析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受教育程度、养猪规模、养猪专业化程度、对生猪保险的认知、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结论】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宣传力度;着眼于小规模养殖户、提供多样化的险种选择、扶持专业合作社;完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225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的调查资料,对耳标溯源系统采用意愿与执行努力的激励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定序回归结果显示,养殖场户对耳标溯源系统产品促销的作用评价、政府抽检严格程度及对违规生产惩罚损失的感知程度是耳标溯源系统采用与执行努力最主要的激励因素。养殖规模、责任追究、政府抽检频率以及档案记录不合规的影响等因素对强化执行努力有着显著作用。研究指出,构建激励相容的可追溯系统采用机制,应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与法律环境的治理,从外部营造应用溯源系统改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压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生猪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周期的因素很多,养殖规模化是因素之一。本文从养殖规模化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情况以及美国三十多年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表明,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生猪价格周期逐渐拉长、价格最大波幅收窄趋势一致,在一定程度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规模化程度、驱动因素、规模效应及政策效应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养殖规模化对生猪价格周期影响的差异性,认为我国以散养户和小户养殖场为主的养殖结构、我国养殖行业自上而下的驱动因素、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补贴政策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中美差异性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养殖规模化整体规划、行业转型升级、推出生猪期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生猪产业链整合等政策建议来发展我国规模化养殖,达到平缓生猪价格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作为我国生猪主要产区之一,生猪养殖不断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研究生猪养殖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江苏省生猪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生猪养殖四种不同规模,利用2002~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其养殖成本、成本利润率进行分析得出中规模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最佳。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进一步测度了江苏省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中规模生猪养殖在江苏省经济效益更高。进而从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推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疫情防治工作角度,为有序促进生猪养殖中规模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省衡阳县畜牧水产局对全县30户不同养殖规模的场(户)进行生猪养殖成本调查。年出栏3 000头猪以上的场(公司)5个;年出栏500~3 000头生猪的场(户)10个;年出栏生猪50~500头的场(户)15个。1有利因素1.1规模养殖场(户)是支撑当前生猪生产的顶梁柱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县生猪生产越来越凸显出养殖规模场(户)的强大作用,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存栏和出栏量逐年递增,特别是在2009年、2010年上半年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 对不同地区小规模生猪养殖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小规模生猪 养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 2016 年我国 25 个省(市、自治区)小规模生猪生产的投入、产出 以及环境数据,通过三阶段 DEA 模型测算出各地区的生产效率。【结果】在未剔除环境因素和统计噪声前,我 国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被低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小规模生猪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明显,地区对外开放程 度和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的提高能显著减少小规模生猪养殖的投入冗余。【结论】改善生猪产业的发展环境有 利于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的提高,政府的支持能有效提升小规模生猪的生产效率,各地区应加强农业扶持 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恢复生猪生产和提高猪肉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关键取决于养殖场户的生产决策。基于山东、河北、四川、黑龙江和北京5省(市)实地调查获取的微观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影响养殖场户生产决策的因素。研究表明,养殖场户扩大养殖规模的意愿比较低,被调查养殖场户中愿意扩大养殖规模的仅占24.38%,而选择维持不变的占56.25%,决定未来缩小养殖规模或逐步退出养猪行业的占19.38%;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高、生猪价格上涨、了解当地养殖场建设补贴政策对养殖场户扩大养殖规模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了解当地养殖场建设补贴政策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决策人年龄大、购买养殖保险以及养殖成本增加对养殖场户扩大养殖规模决策具有显著制约作用;决策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借贷情况、养殖规模、参加合作组织情况以及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疫点的距离对养殖场户生产决策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生猪产业恢复生产扶持政策、加强政策支持的宣传力度、完善生猪养殖保险制度体系、创新生猪养殖保险产品、培养新型职业养殖者来尽快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快速扩大,逐渐出现规模化养殖场。相对于散户养殖、传统养殖来说,不管在资金投入还是管理方面,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的优势更大。通过针对性的措施防治生猪规模养殖中常见的疫病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生猪规模养殖疫病流行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相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2019年8月份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生猪传统养殖格局已被打破,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迅猛,对动物疫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生猪养殖模式也开始朝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在疫情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养殖模式已不太适用于疫病防控管理,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对现代化生猪标准规模养殖场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疫病防控管理措施,定期为生猪打疫苗,提升生猪自身的免疫抗体,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生猪疫病传染风险,从而提高生猪养殖群众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分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疫情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有助于预测价格的短期波动。【方法】采用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共138个样本量的月度数据,通过VAR模型对疫情和生猪价格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疫情是生猪价格的GRANGER因果原因,反之不成立。(2)疫情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呈现出持续性和滞后性特征,其中持续性特征表现为在初期4个月内对生猪价格造成直接的负向影响,在中期5个月到16个月之间对生猪价格产生正向影响,第17个月之后疫情的影响趋于消失;而滞后性特征表现为:疫情在发生后14个月内对生猪价格的平均影响程度约为5.03%,最大影响时滞约10个月,第11月时影响达到最大值8.223%。【结论】疫情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加强疫情净化效率,增强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有利于保障生猪养殖,保证猪价的平稳。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疫病混合感染情况严重,是猪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简单分析了猪场传染病暴发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建立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包括猪场建设、卫生管理措施、消毒管理制度以及防疫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猪场环境中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6个规模养猪场圈舍内外空气、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进行细茵总数测定,并对不同环境样本中分离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规模猪场环境细菌污染状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猪场环境细菌污染严重,其总教均一定程度地超出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其中,粪便样本含菌量最高,其次为污水、土壤样本...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寒冷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寒冷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的设计要点。在猪舍布局、建筑型式、保暖通风、配套设备诸方面迸行了新的探索。指出在寒冷地区建立规模化的高度集约的工厂化养猪场是养猪业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边鸡规模健康养殖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科学管理可使边鸡的育雏率达95%以上;45月龄公鸡体质量为2.05月龄公鸡体质量为2.02.5 kg,每只公鸡可获利102.5 kg,每只公鸡可获利1020元;每只母鸡产蛋8020元;每只母鸡产蛋80100枚后出售,出售时体质量为2.0100枚后出售,出售时体质量为2.02.5 kg,每只母鸡可获利402.5 kg,每只母鸡可获利4045元。  相似文献   

15.
从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BLUP)基本原理、估计模型、基本步骤、优点、注意问题、基于BLUP估计育种值的综合指数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综述了其在猪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地介绍了RFLP标记、小卫星DNA标记、微卫星DNA标记、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标记以及其它DNA多态性标记的研究及应用概况,并对遗传标记应用于猪的不同品系或品种的等位基因之组合、核心群内的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其它在猪育种中新用途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应用现状、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章戴荣  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67-3069
综述了基因打靶技术的原理、操作程序以及猪的分子育种,并对基因打靶在猪分子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白猪1988年育成并通过省内外专家鉴定验收,确认为一个具有一定种群数量,一定品系结构,遗传性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的肉用型新品种。该品种已推广到全省大部分县、市生产应用,是农业发达地区生产商品瘦肉猪的理想亲本。本文通过对甘肃白猪培育结果和育种方法的总结,系统介绍了该品种的产地、分布、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品质、肉质和杂交利用;探讨了品种类群形成、育种程序、选种原则、选种方法、品系繁育、育种特点和种质特性,供教学、科研、生产部门应用。  相似文献   

19.
猪育种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加速现代动物育种进程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规模化的猪场养殖和猪育种的发展需要,使用高效的猪场育种管理软件成为必然趋势。综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着重阐述国内外常见的猪育种管理软件,并提出目前相关软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开发育种管理软件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生猪养殖阶段特点,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方法]阐述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天线设计方法,并采用不同的天线对可追溯系统进行通信测试。[结果]数据传输率等参数设置相同时,外接天线的通讯距离比PCB天线要远;3种外接天线比较而言,同轴天线和壁挂天线的通讯距离较远;500kbps数据传输率时通讯距离在28m范围内,250kbps数据传输率时通讯距离在40m范围内。从硬件成本角度考虑,壁挂天线价格远高于同轴天线,在相同通讯距离要求时,系统选用同轴天线。[结论]在生猪养殖阶段采用该研究设计的有源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可提高猪肉产品的安全性,并对彻底实现食品的"源头"追踪和提供食品安全的透明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