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浙江临安3 200个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条件下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组织化程度、风险规避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和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相对较少,与未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和未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相比,化肥用量分别减少190.75、157.58 kg/hm~2,农药喷洒概率分别减少24.01%、20.87%;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交互项系数分别为-137.40、-0.255 2,二者会同时影响农户的化肥和农药施用行为。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非农就业、农家肥施用也可以显著减少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最后,从建立健全农业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等层面提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晟镭炜  饶静  左停 《广西农业科学》2013,(12):2102-2106
【目的】探讨分析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化肥使用量的因素,为促进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北京郊区20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影响农户使用化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产品商品化率、农产品的预期收入与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正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土地属性、对环境的认知、测土配方技术和土壤深松技术推广、有机肥补贴政策对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负影响。【建议】结合大都市在资本、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户健康、环保方面的培训与宣传力度、加快土壤深松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强化有机肥补贴和供给政策,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标识管理、加快农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在引导或管理使农户科学合理施肥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化肥使用量的因素,为促进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北京郊区20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影响农户使用化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产品商品化率、农产品的预期收入与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正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土地属性、对环境的认知、测土配方技术和土壤深松技术推广、有机肥补贴政策对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负影响。【建议】结合大都市在资本、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户健康、环保方面的培训与宣传力度、加快土壤深松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强化有机肥补贴和供给政策,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标识管理、加快农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在引导或管理使农户科学合理施肥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 906家农户的微观数据,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平均只有64.1%。【结论】1家庭农业劳动力比重、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2是否获得农业补贴、户主风险态度和户主健康状况3个虚拟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信贷约束虚拟变量对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对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影响,以规范农户施药时的个人防护行为,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1 153个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查,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对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影响,并解决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农药使用技能培训能够改善农户的个人防护行为,使农户更注重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此外,农户的个人防护行为还受到农户性别、农药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区域变量的影响。【结论】农药使用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改善,政府应当合理设计农药使用技能培训项目,关注女性农户的安全施药问题,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以规范农户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5.
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优化农药喷施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喷施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从农药雾滴粒径的检测方法出发,介绍了雾滴粒径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雾滴尺寸与农药防治效果的关系;对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以及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人工表面得到的最佳粒径与真实的喷雾最佳粒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人工表面通常倾向于收集大液滴;细小雾滴大量漂移的发生不存在必然性;同一靶标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喷雾最佳粒径是变化的;小雾滴更容易吸附在靶标表面,能穿透植物冠层杀死冠层内部的害虫。【结论】不同农药、不同靶标、不同药液浓度甚至害虫的不同时期,农药的最佳喷雾粒径大不相同。今后应加强农药雾滴最佳粒径的理论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综合分析,开发精准可控变粒径喷嘴。  相似文献   

6.
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优化农药喷施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喷施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从农药雾滴粒径的检测方法出发,介绍了雾滴粒径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雾滴尺寸与农药防治效果的关系;对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以及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人工表面得到的最佳粒径与真实的喷雾最佳粒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人工表面通常倾向于收集大液滴;细小雾滴大量漂移的发生不存在必然性;同一靶标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喷雾最佳粒径是变化的;小雾滴更容易吸附在靶标表面,能穿透植物冠层杀死冠层内部的害虫。【结论】不同农药、不同靶标、不同药液浓度甚至害虫的不同时期,农药的最佳喷雾粒径大不相同。今后应加强农药雾滴最佳粒径的理论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综合分析,开发精准可控变粒径喷嘴。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优势,实现农产品多渠道销售,并对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云计算的分布式服务理念,构建一体化网络销售平台,进行对农产品信息的网络发布。【结果】与传统的销售模式相比,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种交互性、低成本、易操作的网络终端模式,加大了农产品的销售优势。【结论】云计算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满足了不同区域的农业信息需求,体现了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行为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文章采用多水平模型研究农户的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的相关结果表明:除了农户的个体特征以外,村庄的特征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村庄举办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以及村庄周围存在方便打工的地方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农药的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而村庄水利条件的便捷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的意愿存在显著负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拓宽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渠道等引导农户生产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农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提升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长江流域12个省(直辖市)的1430个农户水稻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效率损失模型,对比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分析农户不同年龄段特征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农户老龄化现象普遍,农忙时节劳动力相对不足;受体力及人力资本限制,老龄劳动力的技术效率高于年轻农户;增加当前结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并不能有效带来水稻种植产出增加。对比看来,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劳动力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下游地区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稳定,部分地区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老龄农户当前流入土地比率大于年轻农户,但未来土地流转倾向低于年轻农户;文化程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人次、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等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是否为村干部、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兼业情况、基层信息服务站及地方政府等变量则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应客观认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从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业信息发布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稻农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方法】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增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贡献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文章还比较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在不同的分位点对于非农业为主农户和农业经营为主农户各自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各个分位点上,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非农业为主农户的贡献率要高于对农业经营为主农户的贡献率。【结论】该分析对西部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不同从业类型的农户增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