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水果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宗农产品,其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和商品附加值的高低,对增加果农收入,提高果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省是脐橙大省,脐橙的采后处理,直接对我省水果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展望脐橙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后,提出了加强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的重要性,分析了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特点,阐述了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脐橙贮藏保鲜方法的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2.
番木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木瓜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2004年全世界番木瓜总产量为650·4万t,国际贸易总额达3·55亿美元。由于番木瓜童期短,产量高,市场价格较为稳定,种植投资回收快和收益高,所以,近年来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省(区)的番木瓜适宜种植地区都在积极发展番木瓜生产。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番木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报道。2003年我们开展了番木瓜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番木瓜采后处理流程采收→挑选、分级→清洗→保鲜处理→包装→预冷→贮藏→运输→催熟→销售。2操作技术要点2·1采收采收…  相似文献   

3.
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胡安生(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柑桔果实的采后腐烂和变质,强化柑桔的商品性。其实际操作要点如下.1采收1.1采收成熟度销售的柑桔果实一定要达到充分成熟,不要为赶市场而...  相似文献   

4.
常敏 《蔬菜》1998,(6):4-5
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是蔬菜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过程中,减少采后损失和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蔬菜的采收、整修、清洗、分级、药物处理、预冷、包装、脱绿、催熟、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保鲜方法与技术。一、国外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蔬菜作为生鲜食品...  相似文献   

5.
对匍匐翦股颖粤选1号种茎采收前24 h和采收后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6-BA(1.0、2.5、5.0、7.5 mg/L)和尿素(0.5%、1.5 %、2.5%)处理,清水对照(CK),探讨其对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种茎扦插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通过观测种茎的外观变化,种茎成活率、根长、生根数、根重、分蘖数、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的变化,初步确定种茎采前处理用2.5 mg/L 6-BA和2.5%尿素处理、采后用1.5%尿素处理均优于各自对照,但采前、采后处理中除根系活力与各自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它指标均未达各自对照的显著水平;种茎采前与采后处理对比,采前处理效果总体好于采后处理.综上所述,种茎采收前选用2.5%尿素处理能明显提高种茎成活率和生根质量.  相似文献   

6.
台湾青枣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 (区 )相继引种台湾青枣且发展迅速。目前 ,对台湾青枣果实商品化处理技术未见报道。近年我们进行了“台湾青枣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本文介绍台湾青枣商品化处理技术。1 商品化处理流程采收→挑选、分级→清洗→药物处理→包装→预冷→贮藏→运输→销售。2 操作要点2 1 采收 采收前要注意做好田间管理 ,特别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采前半个月对枣果喷洒杀菌剂 ,可减少采后腐烂损失。另外 ,采前半个月左右喷施0 1%硝酸钙可提高枣果采后耐贮性。采收成熟度的确定 :台湾青枣采收成熟度因品种而异 …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口甜樱桃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进口量已达到9.2万t。国外先进的贮藏保鲜技术使进入国内的甜樱桃仍保持良好品质,同时按统一标准分级包装销售。虽然价格较高,仍受到消费者追捧。进口甜樱桃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势必会影响我国甜樱桃产业的发展,尤其对我国甜樱桃产后处理技术、冷链运输、包装以及品牌建设与推广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国际、国内大樱桃生产现状、进出口情况、采后处理技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甜樱桃在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营销上与世界先进甜樱桃生产国的差距,主要包括采收时间过早、采后处理技术落后、果品流通体系不完善以及缺乏品牌意识和协会引导机制等,并针对我国甜樱桃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适时采收、加强采后处理措施、强化品牌意识、加大政府政策扶植力度、完善果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蜜柚整个产业链中,从生产管理到采收的整个过程需要持续劳作1年的时间,但该过程所积累的产值仅为产业总产值的50%,其余的50%左右的产值在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营销中仅需短短的1个月便可实现。采后果品品质保持及腐烂率控制与产品采收前自身的生理状况、采收精细程度、防腐保鲜处理措施、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的选型、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9.
决定大葱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品种、产地、采后处理等,重视采收和采后处理对大葱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采收包括采收方  相似文献   

10.
黄瓜采后进行商品化处理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实现优质优价。采收商品化处理技术包括产品整理、分级包装、储存保鲜等几个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等级划分、采收标准、分级标准、包装标准以及质量追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大樱桃栽植面积已占到世界面积的8%左右,与土耳其、美国位列世界前3位。我国樱桃栽培规模迅速扩大、品种不断更新、果园综合管理技术逐渐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樱桃产业只重栽培生产不重视产后处理的现象十分普遍,果农采收樱桃后直接拿到附近市场销售,在采后处理、增加商品化附加值的产后环节最不重视,因此国产大樱桃销不到远方市场,无法实现优质优价。采后处理过程是将大樱桃果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是提高果品附加  相似文献   

12.
决定大葱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品种、产地、采后处理等,重视采收和采后处理及贮藏具有重要意义。一、采收大葱的收获期因栽培形式、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生长程度不同而异,要灵活掌握。比如在大葱产量  相似文献   

13.
谈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品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包括挑选、分级、清洗、预冷、打蜡、催熟、包装、贮藏保鲜等技术环节。对果品进行如上所述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品的营养成分、新鲜程度并能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延长其贮藏寿命,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必要性和灵活性1.1必要性一方面,我国水果种类繁多,有许多名特优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竞争潜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水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还不够重视,大部分水果都是以原始状态上市,不分等级,没有…  相似文献   

14.
正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品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品的营养成分、新鲜程度,降低呼吸强度,延长贮藏寿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采收适时采收对梨果贮藏保鲜至关重要。晚采有利于内在品质提高,但不利于果实贮藏。一般早采易虎皮,晚采  相似文献   

15.
结合秦巴地区核桃生产的实际,制定《核桃标准综合体》,并就标准化生产中核桃园建立、良种嫁接苗培育和调运、核桃园管理及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技术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蔬菜采收后到贮运前,根据蔬菜种类及贮藏要求还要进行一系列采后处理[1],方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且对菜农而言,采后处理能提高销售价格/增加收入。现将苦瓜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山蔬菜采后处理因蔬菜品种、消费目的地和消费群体的不同而不同。湖北省高山大白菜采后处理包括采收、筛选、整理、包装、真空预冷、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用这种方法进行采后处理的产品,产品的货架期一般为48~50 h。  相似文献   

18.
核桃果实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是核桃栽培后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核桃品质的优劣,在脱青皮或干燥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大幅降低果品的商品价值。现将核桃采收及加工处理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园艺产品的采后商品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王莉 《中国果菜》2000,(6):22-23
农协或合作社是适应果蔬和花卉商品化生产而 发展起来的组织,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这个组织设有专门的采后处理工作站,从事果蔬和花卉商品化处理工作。从田间运输到包装场的果蔬和花卉,经过作业线上一系列的处理、操作,或包装成为商品上市销售,或送入贮藏库内贮藏,机械化程度可依需要和规模的大小而定。 一、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站的发展 果蔬和花卉采后处理工作站的兴起和发展是果蔬和花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果蔬和花卉的产销已逐渐从小地区范围自给消费型发展到依靠主产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柑桔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采后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已成为提高柑桔果实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现将柑桔贮藏前处理要点介绍如下: 1 适时采收 1.1采收标准柑桔类果实没有后熟过程,一旦采收,其内在品质和营养成分一般不会再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