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祖生 《茶报》2000,(4):4-8
在简介古人论茶功效的基础上,重点阐述茶对人体健康的十大贡献:一是助消化,二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三是兴奋益思,提高工效;;四是利尿解毒,杀菌消炎;五是降脂降糖,降压强心;六是抗辐射;七是防癌抗癌;八是预防龋齿,清除口臭;九是明目,美容;十是延缓衰老。最后预测茶成为世界饮料之王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2.
从海南特色优势出发,论述发展海南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海南可以依托体制优势,实施大企业带动大农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发展养捕业;依托岛屿经济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产业链;依托琼台农业合作资源优势,促进海南农业的换代升级;依托畜牧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还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提升海南农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夏秋季采制名优绿茶技术要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根生 《茶叶》2003,29(2):63-65
在论述夏秋季气候特点和茶树生育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制夏秋名优绿茶应增加茶树轻修剪的频度与强度;及时追肥;控制病虫危害,保证茶叶质量安全;适时遮阴灌溉;适当提高采标准;适度鲜叶摊放;杀青匀透;短时轻揉;掌握火候,分次干燥等技术要则,为采制夏秋名优绿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年来的小区试验和潍坊市麦套紧凑型夏玉米单产10500-11250kg/hm^2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提高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创高产的13项关键配套栽培技术:即增加有机肥用量;足墒匀墒播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合理增株,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预防大小苗,提高苗期田间整齐度;苗期早管,促苗早发培育壮苗;重施孕穗肥,为高产奠定基础;防虫治虫,为玉米创造良好生育环境;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及时去雄,改变养分分配方向补施攻粒肥,促穗大增粒重;及时灌溉,满足生理用水;适当晚收,增加光合积累等配套栽培技术,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际,作者对海南三亚南田农场芒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芒果质量安全;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芒果品质;延长产业链,促使产品升级;完善销售体系,促进果农增收;实施品牌战略,获取最佳效应;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芒果论坛成果,促进芒果产业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公众参与存在的 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增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合理性与可接受性,而且在环保管理与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公众参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信息缺失,公众参与难以展开;双方互动交流途径不足;公众专业水平有限,参与难以充分;参与形式有限;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经费缺少支持;公众参与易流于形式;调查设计不够周密合理;公众参与中存在的某些困难,如语言障碍,组织松散,时间短促;实践工作中可能存在其它不规范的行为等等。深入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有利于解决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有益于公众利益的维护,更有助于完善公众参与的环境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9优418(9201A/C418)于200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产量优势明显,稳产性好;产量结构协调,群体自我调节能力强,结产性好;营养优势强,抗逆性强;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籽粒灌浆快,后期不早衰等特点。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为:合理安排生育进程,提供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优势的生态环境;确立适宜基本苗,发挥大穗优势;合理肥料运筹,培育高质量群体;加强后期管理,养好老稻等。  相似文献   

8.
机旋撒播玉米,便于施用基种肥,早播早发;工作效率提高,省工书本;田间出苗多,留苗选择余地大;玉米密度高,群体大,个体生产率低,田间管理困难。主要配套措施:提高播种质量,提高群体整齐度,减少空秆株;矮株密植,合理应用生化制剂;后期增肥防早衰。  相似文献   

9.
谢时红 《作物研究》1999,13(2):13-15
分析了玉米—杂交稻水旱轮作复种制高产的产量结构和生育动态,提出了玉米—杂交稻实行隔年翻土,开沟冻垡晒坏;选用良种,搞好两季配套;适时早播,力争苗全苗壮;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科学施肥,促早发攻大穗;加强培管,及时防治病虫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实践,集成创新了浙江省莲都枇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其技术体系包括:注重层形,强化修剪;果园生草,以园养园;增施有机肥,重施壮果肥;以树定产,以枝定果,实行果实套袋;多措并举,预防冻害;综合防治病虫害;分批采摘,分级包装。该项技术体系的推广促进了莲都区枇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将层次分析法(AHP)引入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审查中。用层次分析法原理确立方案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分析计算中间层要素的权值。第一,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评价属性的权值:景观性(KJG),0.494 3;科学性(KKX),0.435 7;经济性(KJJ),0.070 1;第二,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评价因素的权值:意境创造(U1),0.236 9;布局合理(U2),0.128 7;植物造景(U3),0.128 7;符合规范(U4),0.070 1;功能完善(U5),0.236 9;生态节约(U6),0.128 7;经济效益(U7),0.070 1。同时提出评价指标等级标准并构建评价模型,为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审查和方案比选提供依据,同时也可用于指导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2.
1998~2003年在湖北植棉区通过育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鉴定了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KC9704的主要性状表现。结果表明,KC9704皮棉生产潜力大,多年稳定在1468.20~1680.45公斤/公顷,增产幅度达20%,居多组试验产量第一位;产量结构好,铃型一致,铃重高达5.70~6.62克,衣分高,小样衣分41.88%,大样衣分40.29%,成铃以内围铃、中部铃为主。生产上表现出十大优势:子粒饱满好拿苗;主茎出叶快,现蕾早;伏桃上桃集中,秋后长势强,不早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红铃虫、造桥虫、玉米螟;杂交优势强,植株高大,适于稀植;功能叶持续时间长,耐高温、干旱、瘠薄;群体通透性好,适于间作套种;吐絮畅,朵絮肥大,好捡花;原棉不孕籽率低,光泽好,售棉级别高。  相似文献   

13.
甬籼1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甬籼15属早熟早籼,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性较强,灌浆快,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指标为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等外等级;适宜在宁波地区作早稻种植。其栽培要点是:培育适龄壮秧;匀株密植,有足量的基本苗;施肥应掌握“氮肥施用重基、早追、后控”和“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科学水浆管理;防治草害要早,防治病虫害要准,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14.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2):F0002-F0002
郑家文,男,汉族,云南腾冲人,1956年4月生,1982年1月云南农业大学毕业,九三学社社员,同年参加工作,曾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保山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农业科技》杂志编委;《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5.
与普通大豆品种相比较,扁茎大豆植株较矮,节间短;节数不多,但叶数多;叶片着生奇特;叶片较小,叶柄较短;顶端花序特长,开花结荚密集。但扁茎大豆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6.
啤酒大麦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啤酒大麦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合理轮作、优选豆茬;秋整地、有深松基础、整平耙粹;冬雪大。耙耢雪、创三层,冬雪小,增墒保墒;肥沃土壤增磷钾肥,豆茬适当减氮肥,缺硼土壤要增施硼肥;保苗株数因品种、肥力而异,二棱宜密,多棱宜稀,肥地要稀,瘦地要密;3~4叶期压青苗,控上促下:拔节前施壮丰安壮秆蹲苗防倒;后期灌水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降低蛋白;适期收获。分段收割。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对福建省种子行业改善出口环境,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协作,引入先进技术、经验和资金;调整种子生产结构;促进种子生产产业化等都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对福建省种子管理体制和政策,种子市场和价格有所冲击。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有:(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竞争意识;(2)深化改革,调整政策,保护福建省种子行业利益;(3)调整品种结构,注意名、特、优作物品种种子生产;(4)培育大型高新技术的种子企业,加快种子生产产业化进程,创建名牌产品;(5)依靠科学和高新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6)建立种子供需和市场变化的预测、预报系统;(7)加强种子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培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协优136父母本特点,其高产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壮秧,建立高质量制种群体;科学施肥,合理用水,搭好丰产苗架;用好“九二○”,适时赶粉,提高异交结实率;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去杂保纯工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离析法;透明胶带粘取法;印迹法;撕取法;刮片法等5种制片方法观察杧果(芒果)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刮片法、印迹法和离析法均能制片,观察到气孔;刮片法制片简便,真实性好,清晰度高,但取样面积较小;印迹法易于操作,取样面积高,但清晰度和真实性较差;离析法真实性好,清晰度高,但取样面积较小,操作较繁琐,费时较长。撕取法和透明胶带粘取法无法制片不适用于杧果叶片气孔的观察。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中国麻业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林辉 《中国麻业》2003,25(6):296-299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麻类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麻类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在本世纪初中国麻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从各自为政的松散型联系走向全国紧密型联合;明确科技重点方向,提高科技贡献率;改良栽培品种,稳步扩大栽培面积,形成特色麻区;推进综合利用,扩大利用空间;提高麻农素质;争取麻作国家补贴,提高弹性适应能力;发展纺织业,为麻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