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永忠 《四川果树》1997,25(4):17-19
本文综述了柑桔果实酸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沿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对果实酸代谢研究成果和尚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对果实酸代谢研究对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本研究从国内外不同品种、激素、矿质元素、农艺措施、有机酸代谢相关酶对菠萝果实酸含量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后续试验研究提出几点展望,以期推动菠萝果实酸含量的研究往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黄瓜采后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韩晋  田世平 《园艺学报》2006,33(2):289-293
 以对低温敏感的黄瓜‘神农5号’果实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果实有关抗冷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该处理减缓了黄瓜果实冷害症状的发展, 降低了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脯氨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后, 黄瓜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 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此外, 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黄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因此,茉莉酸甲酯可能通过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降低黄瓜冷害。  相似文献   

4.
以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豆梨P.calleryana Decne.和杜梨P.betulaefolia Bunge果实以及嫁接在这3种砧木上的沙梨品种"丰水"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了3种砧木果实与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变化特点,探讨了砧木对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砧木和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种类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均含有草酸、奎宁酸、苹果酸、莽草酸和柠檬酸等5种有机酸,不同砧木对接穗品种丰水梨果实中有机酸代谢具有调控作用,杜梨可以降低丰水梨果实中柠檬酸的含量,导致苹果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的比值升高,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梨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变化与砧木种类有关,特别是当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时,将梨果实有机酸代谢类型分为苹果酸优势型和柠檬酸优势型的分类方法难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酸含量对梨果实口感的影响,并找出砂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可能的糖酸代谢关键基因。【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4个不同类型的砂梨果实中主要糖酸含量进行分析,从梨基因组注释数据中检索并分离获得糖酸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家族,并使用‘雪青’梨转录组数据对这些基因家族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表达分析。【结果】‘翠冠’梨中糖含量高,‘1-8-34’梨酸含量高。口感偏酸的‘新酥’梨和‘1-8-34’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与口感偏甜的‘金二十世纪’梨差异不显著。研究共分离获得糖酸代谢密切相关的10个基因家族共44成员,其中23个成员在不同果实发育时期发生表达。2个蔗糖磷酸合成酶(SPS1和SPS2)、1个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3)和2个苹果酸脱氢酶(MDH3和MDH4)在梨果实成熟期均表现出较高表达量。【结论】梨果实口感酸的主要原因是果肉中酸含量高。SPS1,SPS2,PEPC3,MDH3和MDH4在梨果实糖酸合成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红宝石苹果果实有机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苹果酸含量变化与其代谢相关酶的关系,探究红宝石果实低酸特性的生理基础。【方法】以不同生长发育期红宝石和富士2001苹果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果实总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组分及含量,测定分析果实苹果酸相关代谢酶活性及与苹果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红宝石苹果果实中有机酸成分主要为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琥珀酸5种,与富士2001苹果果实中有机酸组分一致,其皆以苹果酸为主。不同发育期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总糖含量相近,但总酸含量差异显著。对果实有机酸不同组分定量分析,发现果实总酸含量差异主要是由苹果酸含量差异所致。进一步分析苹果酸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在发育前期红宝石苹果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大量积累,主要是该时期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增强促进了苹果酸的大量合成,以及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降低减少了苹果酸的分解,富士2001苹果与之类似。【结论】红宝石苹果是苹果酸为主的低酸型苹果品种,NADP-ME和NAD-MDH在其果实苹果酸积累中起主要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及木质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于花后15 d 对果实套袋,观察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石细胞团分布,测定 石细胞、木质素及木质素中间代谢产物含量及木质素代谢相关酶活性,以期探讨套袋对梨石细胞发育和 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含量下降31.6%,石细胞团数量减少28.0%, 石细胞团直径减小45.8%。木质素含量下降13.9%,木质素含量与石细胞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梨果实发育 的整个时期,套袋果实中PAL、C4H、4CL 和CAD 活性受到抑制,木质素中间代谢产物肉桂酸、香豆酸、 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降低。套袋使木质素合成减少,石细胞发育受到阻碍。砀山酥梨果实木质素合成可 能主要是通过香豆酸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南果梨’果实为试材,于采收后采用50 mg/L二氢茉莉酸丙脂(PDJ)室温下浸泡2 h处理,于光照培养箱中模拟人工气候条件下后熟,分析外源PDJ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后熟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果实功能性酚类物质的代谢调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PDJ处理可以显著延缓‘南果梨’果实成熟进程,并有效提升果实酚类代谢水平,对果皮中黄酮醇含量及果肉中黄烷醇、熊果苷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果实的保健功能性,说明PDJ可以通过促进‘南果梨’果实酚类物质的合成来提高果实营养价值;PDJ处理对‘南果梨’果实采后着色有一定促进作用,提高果实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梨果实中有机酸的组分,有机酸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果实中有机酸的含量,果实中有机酸的来源和遗传,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变化,有机酸代谢酶与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关系,有机酸与果实的抗性和影响果实有机酸含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并提出了今后梨有机酸代谢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枸杞鲜果采后品质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后枸杞鲜果果实在常温(20℃左右)、10℃和4℃温度下的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下贮藏,果肉Vc含量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略有上升而后期下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10℃和4℃低温贮藏可降低果实代谢强度,延缓果实衰老,延迟果实软化,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而又以4℃低温贮藏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柑橘果实中柠檬酸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综述柑橘成熟果实中有机酸的种类、柑橘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的代谢、调控、相关酶及柠檬酸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内容;详细介绍柠檬酸的代谢途径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东光’ב富士’苹果杂交后代为试材,研究苹果果实中苹果酸代谢关键酶与苹果酸和可溶性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负责苹果酸合成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细胞质NAD依赖的苹果酸脱氢酶(cyMDH)和负责苹果酸跨膜运输的H+-焦磷酸酶(VHP)在高、低酸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活性没有明显差异,而负责苹果酸跨膜运输的H+-ATPase酶(VHA)在高酸果实中有较高的活性,负责苹果酸降解的细胞质NADP依赖的苹果酸酶(cyME)和ATP依赖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则在低酸果实中有较高的活性。还从苹果酸向可溶性糖转化的角度探讨了苹果酸代谢关键酶对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机酸是果实主要的品质组分物质之一,直接影响柑橘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多数柑橘果实的柠檬酸占总酸含量的70%以上,是主要的有机酸类型。介绍了柑橘果实柠檬酸的代谢途径和国内外柑橘果实柠檬酸研究涉及的果实类型及有机酸特点,综述了参与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相关基因,指出了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CS在不同报道中的功能差异,整理了目前报道的柠檬酸降解相关的Aco、IDH、ACL、GAD、GS基因以及贮藏相关的PH、AHA基因在影响柑橘果实柠檬酸含量中的作用;特别指出了近年来报道的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相关转录因子研究。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其他果实性状研究相比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笔者对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重要基因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柑橘果实柠檬酸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冰  冯涛 《中国果菜》2023,(1):10-1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植物生理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桃果实的香气质量是反映其风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桃果实口感及加工产品的质量。当前,桃果实代谢组学正逐步成为桃果实风味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桃果实品种(遗传基因)、采摘前后、成熟度以及风味物质代谢途径的代谢组学研究进行概述,并对桃果实芳香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桃果实风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对猕猴桃果实营养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10、20和30μL.L-1一氧化氮(NO)气体熏蒸猕猴桃果实,研究NO对采后徐香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cv.Xuxiang)的营养品质变化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L.L-1 NO处理后的猕猴桃果实含有较低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较高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且果实中丙二醛和超氧自由基质量分数低于其他体积分数的NO熏蒸处理(10和30μL.L-1 NO)。20μL.L-1 NO处理降低了猕猴桃果实中LOX活性,延缓了猕猴桃果实采后期间CAT活性的降低,显著提高了猕猴桃果实SOD和POD活性,且显著降低了猕猴桃果实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20μL.L-1 NO气体熏蒸保持了猕猴桃中较高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E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6.
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实中有机酸组成与含量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控果实有机酸含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果实内有机酸的组成,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有机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有机酸代谢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外条件和栽培措施对果实有机酸的影响,果实有机酸含量的调控措施等内容;提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四,对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及其代谢物质的影响 A.对有机酸代谢的影响 1.减少有机酸的损失据Rollas等报道,气调贮藏的苹果和梨同空气中贮藏的果实相比能保持较高的有机酸含量。许多其它报道也指出,通过气调能够显著地抑制冷藏期间可滴定酸的减少。气调贮藏的苹果和梨果实中的酸度降低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18.
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与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不仅是影响果实甜度的物质,而且还是酸、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及芳香物质等合成的基础原料,对果实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果实中糖分的种类、转化和分布,糖分进入果实的途径,糖分在果实中的积累与代谢及糖分的调节与运输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探讨人工剪萼对莱阳慈梨果实发育的作用及生理机制,以莱阳慈梨为试材,研究了人工剪萼对果实发育膨大、品质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剪萼能够改善慈梨果形,提高风味品质,与宿萼果相比,剪萼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低,石细胞团直径小;果实PAL活性在果实发育前期较低,POD和PPO活性在发育中期较低。人工剪萼能提高莱阳慈梨果实外观与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0.
周敏  杨国顺 《中国南方果树》2023,(2):124-129+134
以5年生刺葡萄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刺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其中,施钾量540 g/株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适量施钾有利于促进刺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同时,施钾显著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早期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对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影响较小,施钾量540 g/株处理各时期代谢酶的活性最强,说明适量施钾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关代谢酶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