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中药材柴胡种子培育技术,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包装和贮藏等方面规范了柴胡种子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柴胡种子处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柴胡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柴胡种子的后熟和休眠性特殊,各地采取的种子处理技术不同,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出苗和生长发育。目前,家种柴胡已成为商品柴胡来源的主渠道。在大面积柴胡栽培技术上,种子处理技术是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柴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柴胡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分析,归纳出影响柴胡发芽的主要因素有种胚发育不成熟、种子内香豆素和柴胡皂苷抑制、果皮的机械限制,其次还和柴胡种类、植株个体、结果部位、贮藏条件、发芽温度等有关。提高柴胡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有沙藏,浸种,化学物质、激素、沼液、微波处理种子等。建议在柴胡生产上推广沙藏和激素处理技术,提高发芽出苗,助推栽培柴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药剂处理对小叶黑柴胡和狭叶柴胡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野生小叶黑柴胡和家栽红柴胡种子外观形态特征,观察了不同药剂处理对两种柴胡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黑柴胡种子体积、千粒重均小于狭叶柴胡;两种柴胡种子启动日、高峰日、发芽率及发芽势都以1%KMn SO4处理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柴胡分布广,各地均有种植,但由于引种来源、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差异,导致市售北柴胡药材性状不一、质量不稳、药效不可控。鉴定分析了我国7省份10产地栽培的北柴胡种子的地理变异、种子特性及植株生长状况,探讨了不同种源北柴胡种子和植株变异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北柴胡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及含水量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种子千粒重与经度呈明显正相关,含水量与年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其他地理生态因子与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种源北柴胡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株的茎粗与纬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根茎干重与年均日照呈明显的正相关;欧式距离聚类分析显示10个产地北柴胡种子和植株聚为4类,不同类别植株和种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发芽床和清水浸种时间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种子萌发启动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标、霉烂率为测量指标,20℃恒温自然光照培养箱中开展了柴胡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床基质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纱布处理柴胡种子的各项测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清水浸种不仅能够促使柴胡种子提早萌发,而且能够提高柴胡种子发芽率,浸种12 h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分别可达67.67%±3.21%和56.00%±9.54%,与未浸泡对照相比提高了约35、34个百分点。说明柴胡种子用清水浸种预处理12 h,以纱布为发芽床,在20℃恒温条件下培养,可有效提高柴胡种子萌发率,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实际生产中可以用清水浸种后再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7.
柴胡与粮食作物套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胡与粮食作物套种可有效解决柴胡露地直播出苗率低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套种技术可以使农作物为柴胡遮荫保墒,使柴胡种子早出苗、高发芽,并且可提高柴胡产量。  相似文献   

8.
永柴胡与小麦套种可有效解决永柴胡露地直播出苗率低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套种技术可以使小麦为柴胡遮荫保墒,使柴胡种子早出苗、高发芽,提高柴胡产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柴胡种子进行自来水浸种、沙藏处理及6-BA、赤霉素、H_2O_2和KMnO_4药剂处理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柴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柴胡种子经自来水浸泡,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升高。H_2O_2、6-BA、沙藏对柴胡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KMnO_4和赤霉素对柴胡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加热100℃60mg/L赤霉素浸泡24 h的柴胡种子发芽率高于其他处理,发芽率达32.00%;用自来水浸泡48 h次之,发芽率为30.00%;用6-BA处理过的柴胡种子未见发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柴胡种子休眠期长、发芽率低、出苗不齐和难以大面积人工栽培的问题 ,作者通过实践 ,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冬小麦套种柴胡的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贮藏法和处理法对长白山区柴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3种不同贮藏法和5种不同处理的3种柴胡种子进行发芽率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狭叶柴胡和北柴胡的种子在4℃冰箱中贮藏发芽率最高,室内次之,湿沙包埋后放在4℃冰箱贮藏的最低;用250 ppmGA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均为最高.经4℃冰箱贮藏、用250 ppmGA处理过的柴胡种子发芽率最高,狭叶柴胡达57.3%,北柴胡达80.0%.  相似文献   

12.
崔静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194-1196
研究表明,万荣柴胡、商洛柴胡、左权柴胡和明水柴胡种子的发育过程中干质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干质量均呈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含水量呈先快后慢的降低规律。4个柴胡栽培种种子的外观形态和各种物理特性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明水柴胡种子最长,为3.529 m m,万荣柴胡最宽,为1.154 m m,商洛柴胡的千粒质量、生活力最高,分别为19.87 g,71.13%,明水柴胡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分别为33.47%,19.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不同作用时间的磁场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为柴胡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观察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测定幼苗幼叶中叶绿素含量、CAT、POD、SOD酶活性。结果 低强度磁场作用合适时间能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提高CAT、POD、SOD酶的活性;柴胡种子放置时间越长,种子活力越低。100 mT 55 min的处理萌发率、POD、SOD酶活性最高。结论 采取磁场强度为100 mT作用时间为55 min,处理柴胡种子能显著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对柴胡的人工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北柴胡种子,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和种子萌发期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杨酸浸种对不同浸种时间下的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不同浸种时间都具有促进北柴胡种子萌发的最适水杨酸浓度.水杨酸浸种时间12、36 h时,随着水杨酸浸种浓度的增加,北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最适的水杨酸浓度为0.50 mmol/L;0.05mmol/L的水杨酸浸种24h时,北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大,同时能有效促进北柴胡种子胚根的生长.因此,北柴胡种子最适用0.05 mmol/L的水杨酸浸种24h萌发,同时,萌发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皖南山区乌桕种子育苗及培育大苗技术,包括育苗地概况、采种与种子处理、整地与土壤消毒、播种、苗期管理和移栽培育等方面内容,以为皖南山区乌桕种子育苗和培育大苗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花椒的遗传性比较稳定,种子繁育培养苗木快、技术简便、成本低廉,是我国花椒产区培育苗木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从花椒实生苗培育中的关键环节如种子采集、种子贮藏、种子处理、播种时期、播种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花椒实生苗的培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杜仲播种繁殖与大苗培育技术,包括种子采集、种子贮藏、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大苗培育等,以期为杜仲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来自山西的黑柴胡种子进行温度、清水浸种、沙藏处理和KMnO4药剂处理试验,以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柴胡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沙藏7~12d能明显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但不能使萌发的启动日提前;清水浸种不能提高发芽率,但可使启动日提前;0.25%、0.5%、0.75%的KMnO4溶液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建议柴胡种子萌发的适宜处理为:在20℃下清水浸种12h,沙藏处理7~10d,发芽率和出苗率较高,苗子生长比较整齐。  相似文献   

19.
北柴胡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柴胡种子萌发率低,寿命短,不利于农业生产。通过平板发芽法研究贮藏时间与柴胡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北柴胡种子寿命仅1 a,新采收的北柴胡种子室温贮藏4个月萌发率最高,发芽率为66.33%,11个月萌发力基本丧失,搓擦处理可显著提高北柴胡种子的萌发率。生产中种植北柴胡须使用新采收的种子,并做搓擦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硫酸锰对黑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促进黑柴胡种子萌发,采用0.25~1.00 g/L的硫酸锰溶液对黑柴胡种子进行浸种,研究种子发芽速度、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硫酸锰处理可缩短种子萌发启动时间,并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0.50 g/L处理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相比,0.50 g/L硫酸锰处理后黑柴胡种子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这表明硫酸锰浸种处理能提高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维持种子质膜结构完整性,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