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优化定量卤制驴肉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以驴腱子肉为原料,对蒸制时间、蒸制温度以及高压灭菌时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其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定量卤制驴肉的出品率和质构进行了测定.【结果】定量卤制驴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制时间49 min、蒸制温度90℃、高压灭菌时间3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产品出品率约为60.99%,硬度为(2 054.12±108.62),弹性为(0.85±0.05),内聚性为(0.52±0.02),剪切力为(1 064.68±62.45),感官综合评分可达88分.【结论】为定量卤制驴肉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椹果叶酒发酵工艺参数,为果酒加工企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黑桑椹和干桑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桑椹果叶酒品质显著的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桑椹果叶酒进行感官评分,确定最优的桑椹果叶酒发酵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原料配比、发酵温度、 初始pH值、 初始糖度4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建立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各因素与桑椹果叶酒感官评分的数学模型Y = 91.36+0.37A-0.198B+1.02C-1.56D+0.45AB-0.43AC-0.67AD+0.33BC-0.25BD+0.90CB-2.96A2-1.85B2-2.53C2-3.02D2【结论】桑椹果叶酒最佳发酵条件为原料配比103.64、发酵温度17.04℃、 初始pH值3.59、 初始糖度21.83%,桑椹果叶酒感官评分最大理论值为91.63分,与模型预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葡萄干脆果脉动压差闪蒸干燥工艺,为葡萄干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无核白葡萄干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方差分析得出影响葡萄干脆果品质显著的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葡萄干脆果感官评分值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葡萄干脆果脉动压差闪蒸干燥工艺。【结果】抽空温度、闪蒸温度、 闪蒸时间为3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建立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各因素与葡萄干脆果感官评分值的数学模型为Y=93.92-1.46A-0.97B-0.64C+0.42AB-0.65AC-0.18BC-3.21A2-2.19B2-1.46C2。【结论】脉动压差闪蒸干燥膨化葡萄干的最佳条件为抽空温度58.86℃,闪蒸温度103.80℃,闪蒸时间5.42 h,感官评分最大理论值为94.3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茶叶的木炭烘焙工艺,为高品质茶叶木炭烘焙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茶叶烘焙智能化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模糊数学矩阵分析原理,以模糊感官综合评价分作为响应值,烘焙温度、摊平厚度、烘焙时间为自变量,设立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组合,拟合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法对茶叶木炭烘焙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实际烘焙试验进行验证;测量茶叶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分析试验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二次回归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结合实际修整后的最佳组合参数:烘焙温度为82℃、摊平厚度为3 cm、烘焙时间为126 min;茶叶主要香气成分有反-橙花叔醇、法尼烯、植物醇、吲哚,其含量多少与香气等级相符;主要生化成分有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咖啡碱,其含量多少与汤色、滋味等级相符,感官评价结果与评价体系相吻合。【结论】建立的高品质茶叶木炭烘焙工艺的感官评价标准合理,感官评价模型可靠性强,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木炭烘焙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杏酒发酵工艺条件,为杏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新疆毛杏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初始糖度、初始pH值、发酵温度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杏酒品质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最适杏酒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得到回归方程为:Y=89.40+3.00A+2.88B+1.63C+1.75AB-1.25AC-1.00BC-2.95A2-8.70B2-4.70C2。杏酒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杏水比1∶0.5,酵母接种量0.04%,初始糖度22.5%,初始pH值3.6,发酵温度18℃,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0.3,与模型预测值吻合。【结论】响应面分析法提供的模型较真实的拟合了实际情况,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解决生料法酿造黄酒香气单薄、口感不醇厚等不良现象的方法,为改善黄酒风味和口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种原料复合的方法进行黄酒的酿制,以感官评分与酒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复合黄酒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在大米中添加2.3%花椒籽粉、4.0%罗汉果粉、3.0%玫瑰花瓣粉、2.5%生料酒曲及200%的纯净水,30.5℃主发酵8.7 d,15℃后发酵20 d,可获得感官评分89.1分,酒精度为13.1%的复合黄酒.【结论】新开发的复合黄酒黄色透明、酒香与植物香和谐、口感醇厚,柠檬烯与芳樟醇含量分别为4.53、2.89 mg/L,理化指标符合《黄酒》国家标准(GB/T 13662-2018),为改善黄酒风味及口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崔升  韦小玲 《广西农业科学》2014,(12):2248-2252
【目的】优化烟丝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高烘丝加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通过直观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和排潮开度等因素对烟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排潮开度和热风温度对烟丝填充值、整丝率、碎丝率等物理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除切丝含水率外,其他4个工艺参数对烟丝感官质量也有明显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烘丝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在切丝含水率19.0%、HT蒸汽压力0.32 MPa、筒壁温度137℃、热风温度105℃、排潮开度自动调节的条件下,烟丝填充值、整丝率和感官质量得分较优化前分别提高0.18 cm^3/g、2.3%和1.3分,碎丝率下降0.7%。【结论】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和排潮开度对烟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在烟丝实际烘干加工过程中,适当调整各工艺参数,可有效提高烟丝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优化基础配方,开发一款形态、色泽和口感俱佳的黑木耳莜麦饼干,以丰富饼干品种.【方法】以感官评分为衡量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确定黑木耳莜麦饼干加工中黑木耳粉末、莜麦粉、植物油、白砂糖的适宜添加量.【结果】各因素对黑木耳莜麦饼干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白砂糖添加量植物油添加量黑木耳粉末添加量莜麦添加量.最佳配方为:黑木耳粉末添加量9.17%、莜麦添加量10.22%、植物油添加量24.59%、白砂糖添加量24.37%,其余辅料添加量分别为黄油10%、食盐0.64%、泡打粉1.37%、奶粉2.5%、鸡蛋液40%.【结论】该添加量下加工的黑木耳莜麦饼干外观、口感和风味都较好.感官评分与模型理论值相接近,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模糊数学评价与响应面结合优化老北京豆汁儿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豆汁儿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筛选,为克服感官评分法主观性和片面性对结果的影响,利用模糊数学进行进一步验证分析。通过豆汁儿发酵对其菌种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豆汁儿中存在粪肠球菌分离株(Enterococcus Faecium isolate);豆汁儿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7℃和液料比为8:1 g·g~(-1)。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备无花果汁、酿造无花果酒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花果为材料,以出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无花果岀汁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和方差分析,得到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无花果果汁最佳酶解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质量分数,下同),果胶酶添加量0.3%,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90min。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出,无花果果汁的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6%,果胶酶添加量0.28%,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无花果的岀汁率为72.15%,与理论值(73.99%)基本吻合,且比未处理无花果出汁率提高了75.46%。纤维素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果胶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与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无花果的岀汁率。【结论】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该工艺可以大幅提高无花果出汁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云抗10号红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充分利用、发挥云抗10号茶树品种资源优势及生产出高品质的红茶产品提供参考。【方法】以云抗10号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工艺、新工艺1和新工艺2进行加工,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采用新工艺2鲜叶原料经萎凋、3次浪青、第二次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艺加工的红茶感官品质最佳,其水浸出物含量为44.50%,氨基酸含量为3.40%,咖啡碱含量为3.09%,茶多酚含量为16.80%,可溶性糖为2.70%,儿茶素总量为2.40%,茶黄素为0.40%,茶红素为5.4%,茶褐色为7.20%。【结论】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以生蚝为原料制备酶解法蚝汁,对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酶添加量对蚝汁感官评分的影响,并以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响应面的方法优化酶解法蚝汁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酶解时间对蚝汁的感官评分影响最大,其次是酶解温度,酶添加量对蚝汁感官评分影响最小。确定了酶解法蚝汁最佳工艺参数,即酶解时间3.6 h,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0.15%。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酶解法蚝汁色泽光鲜,鲜美蚝味突出,鲜蚝香气浓郁,感官评分为85.05,与响应面预测值85.44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甜高粱汁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甜高粱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3号甜高粱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试验因素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对甜高粱汁的酶解效果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8.0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4.0,在该条件下,甜高粱汁透光率为85.54%、粘度为1.30 mPa.s,与预测模型值(85.71%、1.23 mPa.s)吻合度高。【结论】经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甜高粱汁澄清度显著提高,最大程度保持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红茶酥加工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为红茶酥及红茶中式糕点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超微红茶粉为原料制作红茶酥,采用感官评定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加工的红茶酥进行功能成分、贮藏性能和消化特性方面的品质评价。【结果】影响红茶酥感官评分的主次因素排序:超微红茶粉添加量>烘烤温度>烘烤时间,3个因素对红茶酥感官评分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红茶酥最佳加工工艺条件:超微红茶粉添加量为面粉质量的4%、烘烤温度175℃、烘烤时间16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加工的红茶酥感官评分达92.84分,具有红茶独特的口感风味和外观色泽。加工后红茶酥中功能成分保留率均在80.00%以上,且保留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咖啡碱>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氨基酸>茶多酚。与普通酥饼相比,红茶酥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当贮藏至第16 d时,过氧化值(0.26 g/100 g)和酸价(5.1 mg/g)才超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值[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酸价(以脂肪计)(KOH)≤5mg/g];同时,红茶酥体外抗淀粉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双酶分步酶解方法优化鸡肉蛋白酶解工艺,为制备品质较佳的鸡肉香精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动物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为目标酶,游离氨基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重要影响因素。接着采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确定响应面优化试验中心点,最后选取游离氨基酸、多肽含量以及热反应产物风味评分3个指标为评价依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探讨鸡肉蛋白双酶分步酶解工艺及其对制备鸡肉香精风味的影响,确定重要参数的最佳水平。【结果】总加酶量、总时长、固液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及岭脊分析确定参数值分别为0.82%、7.26 h、1∶4.40,预测综合得分为89.41,实际得分88.97,模型可靠。【结论】通过多指标响应面法优化了鸡肉蛋白酶解条件,提高酶解效果,并制备出风味较佳的鸡肉香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索食用级牛皮脱毛方法.【方法】采用碱-酶联合方法,以碱液浓度、碱发时间、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液pH、酶添加量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基础上,试验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响应面设计针对牛皮、牛蹄脱毛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并建立二次回归方程.【结果】最佳脱毛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为6%,碱发时间为23h,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3%,酶解温度为53℃,酶液pH为10.2,酶解时间为3h.【结论】最佳脱毛参数条件下的牛蹄脱毛率为92.51%,牛皮脱毛率为94.01%,碱-酶联合脱毛的方法对于食用级脱毛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豆粉末磷脂、谷朊粉、小麦胚芽粉的添加量对普冰9946小麦品种面包烘烤品质的影响,确定比较理想的加工工艺参数,为普冰9946小麦及类似小麦品种的优质面包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面包感官评价和质构仪分析结果为指标,探讨大豆粉末磷脂、谷朊粉、小麦胚芽粉不同添加量(质量分数)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到添加物对面包品质改良的最佳配比。【结果】各种添加物使用量的变化对面包的感官评分有显著影响,3种添加物对面包感官评分影响的主次作用依次为:小麦胚芽粉谷朊粉大豆粉末磷脂。面包制作优化工艺参数范围为:大豆粉末磷脂添加量0.574%~0.755%,谷朊粉添加量3.059%~3.398%,小麦胚芽粉添加量3.286%~3.539%,在此参数范围内,面包的感官评分均大于84.39。【结论】通过在面包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大豆粉末磷脂、谷朊粉、小麦胚芽粉,可制得质量较好的面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从华山松松针中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松针挥发油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对松针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超临界CO2萃取松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3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2h。【结论】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松针中挥发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549%,提取率高、分离效果好,所得挥发油为淡黄色澄清透明油状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香菇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为香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菇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以液(mL)料(g)比(15∶1,20∶1,25∶1,30∶1,35∶1)、微波功率(500,600,700,800,900 W)及微波时间(2,4,6,8,10min)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5∶1、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8.5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6.49%,与最大理论预测值(6.63%)相对误差小于5%。【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了香菇多糖微波提取优化工艺,该工艺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究‘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鲜叶原料加工绿茶的最佳工艺。【方法】选用‘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一芽一叶新梢为原料,分别按照炒青卷曲形茶、烘青卷曲形茶、针形茶、兰花形茶和凤形茶工艺加工成绿茶,所制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和内含成分分析。【结果】烘青卷曲形茶内含成分适中、比例恰当,茶多酚含量为18.68%,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4%,酚/氨比最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4.81%,水浸出物含量为41.22%,咖啡碱含量为4.15%,花青素含量最高为4.98 mg/g,叶绿素含量最高达1.47 mg/g,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值最高,感官品质最佳。【结论】烘青卷曲形茶加工工艺是加工‘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一芽一叶新梢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