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新高粱3号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确定新高粱3号高产高效栽培适应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方法]运用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两因素五水平完全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甜高粱新高粱3号产量及茎秆汁液含糖量的影响.[结果]在北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下,新高粱3号生物产量、茎秆产量、产糖量和籽粒产量在生育后期均存在明显差异;生物产量、茎秆产量和产糖量在密度的作用下,从D1~D5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在肥料的作用下,F1~F5这种趋势不明显;籽粒产量在密度和肥料的影响下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含糖量在密度和肥料的影响下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处理D1F2即种植密度为166 650株/hm~2,施肥量为450 kg/hm~2(N 225 kg/hm~2,P_2O_5 150 kg/hm~2,K_2O 75 kg/h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民勤县和凉州区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对引进的11个醇用甜高粱品种(系)进行多点品比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糖锤度、糖产量等。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3个试验点丰产性最好的是克沃5号,折合产量114 989.85 kg/hm~2,属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宜在古浪和民勤县地域种植;其次是SF83003,折合产量103 192.50 kg/hm~2,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宜在凉州区、民勤县和古浪县种植;第3的是N32F2026,折合产量103 130.85 kg/hm~2,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宜在凉州区和古浪县地域种植。综合考虑各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糖锤度、糖产量及田间综合表现等,在武威市表现较好的4个品种(系)依次是克沃5号、SF83003、N32F2026、辽甜3号,建议在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烟后种植不同密度的苦荞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苦荞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对主茎节数、一级分枝、茎粗、千粒重等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表现出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极显著,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2 366.79 kg/hm~2;其次为150万株/hm~2,达2 133.44 kg/hm~2;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产量最低,仅为1 733.42 kg/hm~2;种植密度由135万株/hm~2增加到150万株/hm~2,产量呈有所降低的趋势。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烟后种植苦荞的最佳种植密度控制在135万~150万株/hm~2,烟后苦荞田间生长的综合生物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8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底肥和追肥对鄂马铃薯1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马铃薯产量、株高、单株块茎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密度追肥底肥。9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底肥750 kg/hm~2、追肥150 kg/hm~2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3 390.00 kg/hm~2;分析发现,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底肥600 kg/hm~2、追肥150 kg/hm~2处理可获得最高产量,是理论上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5.
辣椒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品种天椒12号、天椒14号为试材,观察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辣椒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较小(80 000~116 000株/hm~2)时,种植密度对辣椒生育期与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当种植密度较大(116 000~140 000株/hm~2)时,株高与果实畸形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株幅、有效分枝数与单果重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辣椒折合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呈抛物线变化。天椒12号辣椒折合产量以密度为104 000株/hm~2时最高,为92 045.4 kg/hm~2;密度为116 000株/hm~2折合产量较高,为91 666.7 kg/hm~2。天椒14号辣椒折合产量以密度为116 000株/hm~2时最高,为86 931.8 kg/hm~2;密度为104 000株/hm~2折合产量较高,为85 984.8 kg/hm~2。综合考虑,建议在天水市辣椒生产上天椒12号种植密度以110 700株/hm~2左右为宜,天椒14号辣椒种植密度以112 10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龙薯9号、心香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探究豆-薯-麦三熟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熟制下品种特性是决定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键因素,种植密度对甘薯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对甘薯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心香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8 706.44 kg/hm~2和16 901元/hm~2;龙薯9号在6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29 939.88 kg/hm~2和9 568元/hm~2;普薯32号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8 706.44 kg/hm~2,但经济效益为负。在江汉平原豆-薯-麦三熟制下,甘薯品种心香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的LSD法,对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及其草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种植密度与行距对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草产量均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饲用甜高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单株生产力最大的优化组合为A_1B_4,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获得最高产量的优化组合为A_2B_4,即种植密度为22.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结论]为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7个玉米品种在宁县旱地的引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宁县旱塬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及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幼苗长势较强,出苗均匀整齐。产量因品种特性在不同密度下表现出差异,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以陇单339折合产量最高,为13 920 kg/hm~2;金穗1203、陇单8号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13740、13 160 kg/hm~2。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以先玉335折合产量最高,为13 720 kg/hm~2;吉祥1号折合产量较高,为12 440 kg/hm~2。且这5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抗病、抗逆性强、丰产及适应性好,建议今后在全县范围里选择各自适宜种植密度推广。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69-771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13 117.5 kg/hm~2),密度在6.00万~6.7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确定6.00万~6.75万株/hm~2为大田种植的适宜密度;高水肥条件下以6.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的LSD法,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及其草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草产量均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单株生产力最大的优化组合为A_1B_4,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获得最高产量的优化组合为A_2B_4,即种植密度为22.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研究结果为秋闲田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4.50万株/hm~2、6.75万株/hm~2、9.0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和0.0 kg/hm~2、112.5 kg/hm~2、225.0 kg/hm~2和337.5 kg/hm~2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供试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6.75万株/hm~2。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和干物质重,当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不施氮和112.5 kg/hm~2施氮处理,但是与施氮量225.0 kg/hm~2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供试品种粗脂肪含量和粗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当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施氮水平。方差分析显示,种植密度、施氮量以及两者互作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桂西南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7个密度,副处理设3个品种,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品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的穗部性状影响不同,正大999的穗粗、穗行数和玉美头105的穗长、穗粗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大,其它穗部性状受密度的影响较小。正大999在种植密度为6.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8125.00kg/hm~2;正大619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较高,达8305.00kg/hm~2;玉美头105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7435.00kg/hm~2。【结论】综合产量及成本因素,平展型大穗品种正大999、中穗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6.60万株/hm~2、5.40万株/hm~2和5.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花生起垄种植的最佳种植密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5个种植密度(15.0万、16.5万、18.0万、19.5万、21.0万穴/hm~2)处理,研究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以21.0万穴/hm~2处理产量最高,为5 225.8 kg/hm~2,其次为19.5万穴/hm~2的处理,产量为5 192.8 kg/hm~2;种植密度超过一定密度(19.5万穴/hm~2)后,增产效果不显著。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籽仁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针对豫南地区主栽花生品种远杂9102,起垄种植的适宜密度为19.5万~21.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腾冲市万寿菊适宜的种植密度,从2.1万株/hm~2到3.6万株/hm~2设置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采用3.6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万寿菊鲜花产量34 980 kg/hm~2,鲜花产量最高;随着万寿菊种植密度的增加,鲜花产量逐步增加,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根据腾冲市气候特点,建议今后种植万寿菊栽培密度以3.3万~3.6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肥水平对独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对独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独活在种植密度120 000株/hm~2时产量最好,在施足基肥(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条件下,不同的氮肥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直观选出最佳处理组合为A2B2,即种植密度为A2(120 000株/hm~2,行株距为40 cm×20.6 cm)、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B2尿素300 kg/hm~2时,独活产量较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马铃薯青薯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设置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处理的净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提高,以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40 350 kg/hm~2,再增加密度,产量开始降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的商品率随之下降,商品率由4.50万株/hm~2的92.4%降至7.50万株/hm~2的81.9%。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青薯9号净作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为在西藏机械化生产油菜,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藏油12号为试材,在常氮(285 kg/hm~2)和低氮(150 kg/hm~2)条件下,设置种植密度为30万、60万、90万、120万株/hm~2,分析氮肥水平与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主茎长度和有效分枝数明显减小,株高略有降低,而分枝高度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常氮处理的各株型指标高于低氮处理。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随着密度的增大,单株产量减小,千粒质量持续增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油菜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常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低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因此,施氮量正常时(285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60万株/hm~2左右;施氮量较低时(150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90万~120万株/hm~2范围内,这有利于油菜农艺性状的发挥和籽粒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选择种子发芽率较高的吉红1号与云红3号红花,在宁夏4个县进行红花新品种密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吉红1号与云红3号种植密度为166 581株/hm~2时干花产量最高,种植密度为249 880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云红3号干花产量最大为384.86 kg/hm~2,云红3号籽粒产量最高为2 792.65 kg/hm~2。云红3号纯收入最高为3 853.22元/hm~2,吉红1号3种栽培密度纯收入均为负值。综合干花、籽粒及红花籽油产量,吉红1号与云红3号最适宜在宁夏种植密度为166 581株/h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新品种西南112小麦获得高产的种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及配比,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分析种植密度、N、P_2O_5对西南112杂交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高产数学模型,以制定高产栽培措施。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产量影响依次为施氮量种植密度施磷量;获得产量3 900kg/hm~2的综合技术措施为种植密度203.04~226.41万苗/hm~2,施氮量76.45~96.61kg/hm~2,施磷量50.22~69.78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毕薯4号高产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设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有机肥和化肥,化肥为尿素、普钙和硫酸钾混合肥)和不同施用量3个因素、各3个水平,共9个处理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以种植6.75万株/hm~2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45 171.19 kg/hm~2,不同有机肥施用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以施用量22.5 t/hm~2产量稍高,平均产量42 367.08 kg/hm~2;不同化肥用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以施用1 200 kg/hm~2产量最高,平均产量43 102.88 kg/hm~2。综合评价,以种植6.75万株/hm~2、施用有机肥15 t/hm~2、混合化肥(N∶P_2O_5∶K_2O=2∶1∶4)1 200 kg/hm~2组合产量最高,平均产量46 298.77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