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研究不同发芽床和清水浸种时间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种子萌发启动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标、霉烂率为测量指标,20℃恒温自然光照培养箱中开展了柴胡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床基质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纱布处理柴胡种子的各项测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清水浸种不仅能够促使柴胡种子提早萌发,而且能够提高柴胡种子发芽率,浸种12 h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分别可达67.67%±3.21%和56.00%±9.54%,与未浸泡对照相比提高了约35、34个百分点。说明柴胡种子用清水浸种预处理12 h,以纱布为发芽床,在20℃恒温条件下培养,可有效提高柴胡种子萌发率,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实际生产中可以用清水浸种后再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野罂粟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GA3、6-BA、PEG溶液浸种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变温(25℃12 h,15℃12 h),发芽率为78%;0.10%~1.00%KH2PO4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10%时最高,发芽率为94%;赤霉素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野罂粟种子在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1时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3%;不同浓度6-BA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效果不太显著。在变温(25/15℃)、200 mg·L-1赤霉素条件下,野罂粟种子发芽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4.
不同化学药剂对黄花乌头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三种不同药剂KMnO4(0.4%、0.8%、1.2%)、6-BA(10μg.g^-1、50μg.g^-1、100μg.g^-1)、CA3(100mg/mL、200mg/mL、300mg/mL)浸种12h后,调查黄花乌头种子萌发启动日、高峰日、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是GA3200mg/mL浸种,黄花乌头种子发芽卒及发芽势最高,达91.24%和72.5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柴胡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为柴胡育苗和大田播种提供技术依据,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ABT 1号和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GGR 8号溶液对柴胡种子进行浸种 12 h处理,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20、25、30、40、50 mg/L)浸种处理下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ABT 1号处理组中,20 mg/L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49.33%,5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44.45%,相比清水和赤霉素处理未表现出优势;在GGR 6号处理组中,20 mg/L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53.33%,3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44.45%,相比清水和赤霉素处理未表现出明显且稳定的优势;在GGR 8号处理组中,30 mg/L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60.00%,3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63.89%,均显著优于清水和赤霉素浸种处理.综合比较,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8号30 mg/L浸泡柴胡种子12 h后播种,发芽率比赤霉素处理提高了15.38%,出苗率比清水对照提高了12.21%,是较为适合柴胡种子播前处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浸泡柴胡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成苗率和幼苗株高。结果表明,6-BA可显著提高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0.6 mg/L6-BA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了71.69%和87.28%,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株高。 相似文献
7.
6-BA和GA3对山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化学药剂6-BA、GA3处理山葵种子,研究结果表明6-BA与GA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发芽奉到60%左右。在组培中,用稍高浓度15mg/L的6-BA处理2-3d有利于山葵种子在培养基上的萌发;如果用GA3处理山葵种子诱导萌发,适当降低GA3的浓度至50mg/L,延长处理时间,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不同贮藏法和处理法对长白山区柴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3种不同贮藏法和5种不同处理的3种柴胡种子进行发芽率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狭叶柴胡和北柴胡的种子在4℃冰箱中贮藏发芽率最高,室内次之,湿沙包埋后放在4℃冰箱贮藏的最低;用250 ppmGA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均为最高.经4℃冰箱贮藏、用250 ppmGA处理过的柴胡种子发芽率最高,狭叶柴胡达57.3%,北柴胡达80.0%. 相似文献
10.
11.
赤霉素和层积处理对唐古特瑞香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层积时间和赤霉素质量浓度对唐古特瑞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唐古特瑞香种子层积120 d后,用300 mg·L-1赤霉素浸种,效果最佳,发芽率与发芽势分别为27.3%和14.0%,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层积90 d用300 mg·L-1赤霉素与层积120 d用500 mg·L-1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分别为20.3%和19.3%,发芽势分别为12.7%和12.0%。可见:不同层积时间与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配合处理,可提高唐古特瑞香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2.
以保存4 a的青春38小麦种子为供试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聚乙二醇、青霉素、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双氧水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以200 mg/L聚乙二醇、200 mg/L青霉素、1.5 g/L甲基托布津、10 g/L高锰酸钾及双氧水浸泡10 min处理种子,其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田间成苗效果最好,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一定质量浓度和时间的药剂浸种处理促进小麦陈种子新陈代谢系统的修复和恢复,充分利用胚中贮存的营养物质,使幼苗达到与正常常规种子生长的指标,建议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开花前叶面喷施6-BA和KH2PO4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化学制剂可以明显提高花朵鲜重,增加株高和花茎长度;在开花中后期能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花瓣含水量维持较高水平;处理后花瓣中的SOD、CAT和POD3种保护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MDA含量则相对较低。且花朵衰老过程中SOD和CAT活性变化与MDA的累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一种能有效促进金花茶种子发芽的方法,通过采用破裂种壳、去壳、热水浸泡、氢氧化钠浸泡以及热水浸泡结合赤霉素浸泡5种不同的方法处理金花茶种子,观察并测定以上5种方法对金花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0℃热水浸种30 min结合100 mg/L赤霉素浸泡4h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率达93.33%;其次为去壳处理,发芽率为81.67%;50℃热水浸种30 min处理、破壳处理和2%氢氧化钠浸泡30 min处理发芽率分别为78.33%、75.00%和73.33%。综合考虑,50℃热水浸种30 min结合100 mg/L赤霉素浸泡4 h处理是促进金花茶种子发芽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利用高温热解有机前驱体法成功制备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生物炭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元素分析仪(E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及全自动快速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BET)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上生成了形貌均一、结晶度较高、粒径范围为3~10 nm的Fe_3O_4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26.64 emu·g~(-1);复合材料相比于原始生物炭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复合材料的微孔数量少于原始生物炭,孔隙结构以中大孔为主;铁元素在复合材料上的含量为12.08 mg·g~(-1)。通过对两种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比较与归纳,以期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开顶式气室OTC(Opentopchamber)平台下,构建微宇宙水环境模拟系统,初步研究了当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L·L-1、O3浓度升高50 nL·L-1及其复合作用下,水体理化参数(pH、Eh、可溶态Zn、Mg、Fe以及可溶态总氮、总磷)、沉积物理化性质(pH、Eh、Zn、Mg和Fe的形态)的变化。经5个月的持续观察发现,与正常大气条件相比,CO2升高(600±10)μL·L-1,水体pH下降,可溶态Zn、Mg浓度升高,可溶态总磷浓度无明显变化;O3升高(125±20)nL·L-1,水体pH无明显变化,可溶态Zn、Mg、总磷浓度无明显变化;CO2和O3复合升高[(600±10)μL·L-1CO2,(125±20)nL·L-1O3],水体pH下降,可溶态Zn浓度无明显变化,可溶态Mg、总磷浓度升高。结果表明:CO2单独升高可降低水体pH,促进沉积物对金属元素的释放;O3单独升高对水体pH、沉积物释放元素无明显影响;而CO2+O3复合升高可降低水体pH,促进沉积物对Mg和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表明,300~1000mg/L的赤霉素处理小麦幼苗后,小麦体内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提高18.75%~43.75%,正相关系数r=0.9655;500mg/L赤霉素处理后,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变化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0.0796+0.00123x.300~1000mg/L的赤霉素处理使小麦蛋白质含量升高15.16%~37.74%,正相关系数r=0.9714;赤霉素对离体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无影响.用放线菌酮处理可抑制赤霉素对蛋白质合成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生物炭对Cd的吸附性能,以600℃制备的酒糟生物炭(BC)为原料,采用K_2FeO_4和KMnO_4氧化活化的方式制备改性生物炭,分别标记为BCFE和BCMN,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BET)、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对改性前后酒糟生物炭的性质进行分析,并探究改性生物炭对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K_2FeO_4和KMnO_4可有效地将Fe和Mn负载到生物炭上,分别在生物炭表面生成铁氧化物与锰氧化物。BCFE的总官能团含量分别是BC和BCMN的1.8倍和1.5倍,BCFE的含氧官能团与芳香性结构更为丰富。K_2FeO_4和KMnO_4改性显著提高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3种材料比表面积表现为:BCFE(2 302.0m~2·g-1)BCMN(521.3 m2·g-1)BC(245.9 m2·g-1)(P0.05),BCFE的比表面积分别是BC和BCMN的9.4倍和4.4倍。吸附试验结果显示,当达到吸附平衡时,3种材料对Cd~(2+)的吸附量大小表现为BCFE(7.46 mg·g-1)BCMN(5.61 m2·g-1)BC(1.46 m2·g-1)(P0.05)。3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由快至慢排序为:BCFEBCMNBC;吸附等温模型均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Qm)表现为:BCFEBCMNBC。因此,K_2FeO_4和KMnO_4改性处理显著改善了生物炭的结构,提高了对Cd的吸附能力,且K_2FeO_4改性效果明显优于KMnO_4。可见,经K_2FeO_4改性的生物炭具有较好的吸附潜力,可作为Cd废水处理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