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导致广东省霸王花Hylocereus undatus褐腐病的病原种类.【方法】通过病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霸王花褐腐病病原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和结论】在PDA培养基上,病原菌的菌落为深灰色,绒毛状.产生2种类型的节孢子:一种为浅色、薄壁的柱状孢子,大小为(5.00~10.69)μm×(2.61~4.52)μm;另一种为褐色、厚壁、圆形或椭圆形、基部平截、成链的孢子,大小为(5.15~12.39)μm×(3.87~6.07)μm.应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获得该病原菌579 bp的18S-28S rDNA ITS序列.BLAST结果显示,该序列与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火龙果菌株的18S-28S rDNA ITS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100%.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省霸王花褐腐病的病原菌为N.dimidiatum.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桃褐腐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近几年由于桃褐腐病发生严重,给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摸清北京地区桃褐腐病的发生规律,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平谷区的2个桃园进行了2年的定点调查与田间试验。研究内容包括:(1)春季定期检测先年冬季悬挂于桃树上的僵果中的分生孢子及菌丝存活情况。(2)春季检测僵果果柄及相连的枝条内是否有潜伏侵染的病原菌。(3)冬季对僵果进行不同深度的掩埋,然后在第2年春季定期观察僵果上子实体的产生情况。经过2年的研究发现:(1)在北京地区,先年果实发病形成的僵果中的分生孢子及菌丝可存活到第2年4月底到5月初,5月中旬以后检测不到活的孢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织金县依托当地适宜的生态环境,将玛瑙红樱桃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打赢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在快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各种病害的爆发也逐渐阻碍了当地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织金县樱桃病害的防控需求也显得日益紧迫.褐腐病是引起樱桃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百合炭疽病、叶尖干枯病和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症状与发病规律 1.百合炭疽病 主要侵害叶片、花和鳞茎。叶片发病,产生椭圆形、淡黄色、周围黑褐色的病斑,中央稍凹陷。花瓣被害,产生椭圆形淡红色的病斑。花蕾被害,开始产生数个至数十个广卵圆形或不整形的病斑,周缘黑褐色,中央淡黄褐色,稍下陷。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天气潮湿时或下雨后,叶片病斑上会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鳞茎发病,外侧的鳞片产生淡红色不规则形的病斑,病、健分界处明显,以后病斑变成暗褐色并硬化。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性,为该产品的登记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500、2000、2500倍液的25%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对照药剂3200倍液的24%腈苯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试验。连续用药三次后,在今年梅雨期长、阴雨天气多的情况下,25%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仍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效果,两次调查防效均在70%以上。建议在生产实践中25%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与24%腈苯唑3200倍液交替选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西葫芦蔓枯病、黑星病、灰霉病、褐腐病、曲霉病和镰刀菌果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辅以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方法。为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用60%嘧菌·代森联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苯甲醚菌酯可湿性粉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进行桃褐腐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0%嘧菌·代森联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苯甲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和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的防治效果基本相近,均能较好地防治桃褐腐病,5种药剂均对桃树及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梨褐腐痛的症状、病原以及发病规律,并总结出梨褐腐痛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连续3年对唐菖蒲褐腐病进行了系统观测、调查与试验.结果表明,土温20℃时始病,5月下旬至6月下旬(22~24℃)遇高湿阴冷天气形成发病高峰,8月土温高达30℃以上,病害停止发展,10月以后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病球茎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提出了选留种苗、处理种苗、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总结桃褐腐病的发生特点、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控制桃褐腐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于2019年7月选用嘧菌.代森联、甲基硫菌灵、扑海因、苯甲醚菌酯和肟菌酯.戊唑醇5种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嘧菌.代森联、甲基硫菌灵、扑海因、苯甲醚菌酯和肟菌酯.戊唑醇效果基本相近,均能较好地防治桃褐腐病,5种药剂均对桃树及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2.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桃褐腐病发病的症状及原因,并提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果农防治桃褐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苹果褐腐病是果园中常见的危害苹果的病害。笔者在果园管理和实践工作中,通过重点对苹果褐腐病的研究。基本掌握了该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掌握并总结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桃褐腐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桃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5种能对桃褐腐病病菌生长有抑制效果的拮抗放线菌,经过平板拮抗作用初测,结果表明,CNG3和CNG2对桃褐腐病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12.8mm和4.5mm。  相似文献   

15.
对江苏盐城、淮阴、扬州等地区9个县市及农场近年发生的小麦“酱油秆”病进行了症状、病原菌种类及致病力等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镰孢霉(主要为Fusariumnivale(Fr.)Ces.)、交链孢(Alternariaspp.)和麦斑点附球孢(EpicocumtriticiP.Henn.)均可侵染小麦形成“酱油秆”症状,但以雪腐镰孢为主,交链孢次之,麦斑点附球抱作用较小。雪腐镰孢在苗期即可造成叶鞘褐枯,成株期可侵染基部茎秆造成褐腐,而交链抱和麦斑点附球抱主要在成株期造成茎基褐腐,沿海垦区农场多以雪腐镰孢为主要病原菌,其他地区交链孢为主。小麦“酱油秆”暂定名为小麦茎基褐腐病。  相似文献   

16.
桃褐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桃园土样中分离获得88个细菌菌株,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8个对桃褐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CE对桃褐腐病菌的营养生长明显抑制,抑菌带宽度为9 mm,并致使菌丝细胞畸形,膨大呈泡囊状,后期细胞破裂,细胞质外渗。桃离体接种试验表明,直接接种病原菌的桃第2天的发病率就达到100%,而接种拮抗菌CE 12 h后再接种病原菌的桃第3天才发病,第4天的发病率仅为56.5%。表明拮抗细菌CE不仅对桃褐腐病菌的营养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抑制病原菌的侵染,有延缓发病的作用,将为桃褐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很好的生防材料。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夏季,在吉林省长春市果品市场发现了一种国内从未报道过的病害Monilia sp.所致的柑橘褐腐病.通过描述该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菌显微镜下的形态,提出对我国柑橘产区病害监测及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9,(9):32-33
为筛选出对桃褐腐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了6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嘧菌酯的防效最好,达84.98%;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锰锌腈菌唑,防效分别为79.43%和71.56%;氟环咪鲜胺、腈菌唑及克菌丹的防效较差,分别为67.69%、62.26%、52.08%。  相似文献   

19.
木霉和杀菌剂联合作用对绿巨人褐腐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木霉菌株及杀菌剂对绿巨人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室内测试结果表明,T(5)菌株的抑菌效果为50.92%;杀菌剂爱苗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73.03%;其次为多菌灵59.08%;木霉T(5)菌株与多菌灵联用的抑菌效果好,抑制率随着多菌灵的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当多菌灵浓度为75 μg/mL时,抑制率仅为41.71%,而当多菌灵浓度增大至300 μg/mL时,抑制率即增大至82.86%.  相似文献   

20.
2002~2003年研究了50%特克多悬浮剂对蘑菇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特克多悬浮剂不仅对蘑菇褐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而且可以延迟蘑菇开伞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其商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