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榆与刺槐混交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白榆×刺槐混交林及对照纯林的调查结果,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混交林生长状况、地上营养空间、地下营养空间、病虫危害状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得出了白榆与刺槐混交造林是成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据1974年森林资源清查,全省刺槐片林保存面积为332.14万亩,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23.3%。在全省森林资源中,刺槐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己相继成材。但刺槐采伐后怎么更新,已是目前刺槐再生产的迫切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马尾松是谷城县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全县现有马尾松林面积506331亩,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39. 87%,立木蓄积量1176500m~3,占全县立木总蓄积量的76. 53%。但由于树种单一,林分生产力低,平均每亩蓄积仅2. 32m~3,且有很大一部分多年生马尾松纯林,是不成材的低价值林分。  相似文献   

4.
刺槐萌芽林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槐侧根发达,萌蘖力强,可进行萌芽更新。但如更新措施不当,则难以成林。为促进刺槐萌芽林生长,特对宿迁市黄墩,赵埝林场在80年代更新的刺槐萌芽林进行调查和分析,其结果如下。 1 调查地基本情况 1.1 林地自然概况 宿迁地处淮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降雨量927mm,年平均温度14.1℃,无霜期210d,年均地温16.8℃,属黄泛冲击平原区,土壤主要有黄潮土、棕潮土、垛田土等,土壤比较肥沃,适宜刺槐树生长。 1.2 刺槐林萌芽更新的方法 黄墩林场于1982年11月到翌年2月中旬更新刺槐106亩,2月底全面松土,萌芽后禁止放牧,并及时做好防治蚜虫、疏除过多萌条等抚育管理工作。赵埝林场于1983~1988年先后在闫河、邳洪河大堤上更新刺槐林234亩,然后进行挖蔸、松土等抚育管理工作。 为了保持合理密度,促进正常生长,在初期留一定植株,到秋冬季节进行抚育透光伐,伐除部分弱小及分布不均的萌条(每亩保留300株左右),3年后再伐除1/3(每亩保留200株左右),6~7午后再伐除部分长势差的林木(保留每亩120~150株左右)。  相似文献   

5.
李福全 《华东森林经理》2006,20(4):59-61,67
杉木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用材树种,分布面积广,用途大,生长速度快,在材用林中占有很大比重。2002年以《福建省杉木立木树干出材率表》为基础,对永安市杉木立木树干出材进行区域调查与校正,编制了永安市杉木立木树干出材率,并进行比较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6.
山地不同起源刺槐林生长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为刺槐萌芽和根蘖更新提供依据,在泰山北坡用标准地和标准木法,调查了两种起源刺槐林的生长。本文分析了调查结果,说明刺槐第一代萌生林生长量明显大于实生林;两种起源的林分中,30年生林木均有基部心腐现象,心腐率10%左右,萌生林稍高于实生林;在山地中层土条件下,培养刺槐中小径材,两种起源的林分均以30—35年主伐更新为宜。  相似文献   

7.
8.
以多花刺槐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培养法,进行了不同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试验。结果得出,多花刺槐花粉培养2h后开始萌发,培养8h后花粉萌发率达最大值,培养14h后花粉管伸长量达到最大,培养24h后仍有少量花粉萌发,但其活力不足,花粉管伸长较短。随着花粉保存时间延长,萌发率降低;保存4d时萌发率为15%~20%左右,保存6d至8d时萌发率降至9%~10%左右。常温与低温保存相比,保存前期、时间较短时,常温保存的花粉萌发要早,但最终萌发率要低;保存后期,常温保存的萌发优势几乎没有,低温保存在萌发数量与萌发时间上都有明显优势。低温更适宜多花刺槐的花粉保存。  相似文献   

9.
通过刺槐无性系在渭北黄土高原区不同立地条件上的造林试验及长期观测,对剌槐无性系与实生苗之间的生长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无性系前期生长较快,喜湿润特性更加明显.但后期生长量与实生苗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10.
人工红松与落叶松树干解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比较人工红松和落叶松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规律,说明红松有很强的生长优势,应确定为造林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1.
注意到兰州市种植的银杏树在高温炎热的夏季发生日灼焦叶现象。调查发现,兰州市银杏行道树日灼焦叶现象比较普遍,绿地种植的银杏树则轻微,进而分析了灼害产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省曲靖地区受蠢害的云南松林为调查对象,对林内濒死树上的纵坑切梢小蠢虫和横坑切梢小蠢虫在树干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这两种小蠢虫整体平均分布的格局及不同种的聚集分布的特点。明确了树干各段两种小蠢虫的数量比例,为测报和信息素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两种小蠹虫在云南松树干垂直分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曲靖地区受蠹害的云南松林为调查对象,对林内濒死树上的纵坑切梢小蠹虫和横坑切梢小蠹虫在树干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这两种小蠹虫整体平均分布的格局及不同种的聚集分布的特点。明确了树干各段两种小蠹虫的数量比例,为测报和信息素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沙棘干缩病发病规律及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杜汉君 《沙棘》2001,14(1):13-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des)干缩病发病有一定规律性,部位高度集中在阳面(南面、西南面、上面)且往往发生在树体的特定部位、整个群体发病呈突然的成批性,集中发生于夏末秋初高温多雨季节。这些规律性的表现,与沙棘至及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物特性、遗传因素和生态因子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植物花变色的现象进行描述,并从植物自身性状对昆虫访花的影响和昆虫访花对植物造成的影响两方面论述了植物花变色的现象与昆虫的关系,花变色是植物的授粉策略,植物花色改变是对授粉昆虫长期适应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10份刺槐种质资源为试材,通过对影响AFLP反应体系关键因素的优化,建立了刺槐AFLP分析的反应体系,即15ng/μL模板DNA在37℃下双酶切(MseI、EcoRI各0.15U/μL)2h,0.075U/μL T4DNA连接酶连接12h,连接产物、预扩增产物稀释10倍后扩增效果最佳。并利用该体系筛选出引物E+3/M+3,构建了刺槐种质资源的AFLP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山旱塬区苹果园耗水规律以及影响果树耗水的主导因子,确定水分承载力,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于2014~2015年采用SF-L树干茎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树干茎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花牛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果树生长周期,各月份根据日均茎流速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5月、6月、7月、8月、9月,随着月份的递增,茎流峰值出现时间逐渐延迟;5~9月份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变化规律表现为昼高夜低,7:00~9:00树干茎流速率开始急速上升,12:00~15:00达到最大值,17:00~18:00开始逐步下降,21:00趋于稳定;不同天气条件下苹果树干茎流速率为晴天大于雨天;对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饱和水气压差、露点温度与树干茎流速率呈极显著性相关,风速对茎流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官山林场5种立地类型人工刺槐林生长情况的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建立了树高、胸径、材积与树龄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了立地类型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探讨了刺槐人工林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木兰林管局龙头山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种子园的母树雌雄花量和种子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种子园的建园和种子园育种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刺槐人工林地土壤水分随着林龄增加而增高,土层含水量也是随着加深增加。刺槐纯林和混交林无论是各土层含水量,各月含水量还是平均含水量,刺槐油松混交林都多于刺槐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