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2.
3.
4.
5.
6.
7.
油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甙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建立的有关油菜籽(饼)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综合考察其方法原理和实践经验,并重点就这些方法中影响硫甙分析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误差,使获得的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
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测定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甙的方法─蒽酮比色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高的特点,适用于育种中低世代材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油菜及甘蓝、黑芥、新疆野生油菜等的硫代葡萄糖甙,其主要步骤为:硫甙提取,离子交换树脂(Sephadex A-25醋酸吡啶型)纯化,在微柱上芳基硫酸酯酶脱硫酸根,反相C_(18)柱乙腈梯度洗脱分离脱硫硫甙,采用烯丙基硫甙或邻硝基苯-β-半乳糖甙(ONPGAL)作内标,紫外吸收测定硫甙洗脱液(波长229nm)。研究发现不同材料其硫甙组成及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利用HPLC法对284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分析表明,新疆野生油菜依据中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可划分为9类,91.2%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8.8%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与黑芥和芥菜型油菜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一致。RAPD分析将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划分为3簇,表明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相对而言,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与黑芥的遗传距离较远。新疆野生油菜可依据RAPD聚类分析结果划分为4簇,其中第1、2和4簇主要由来源于新疆塔城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组成,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第3簇为新疆巩留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研究为阐明我国芥菜型油菜起源进化途径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各器官累积镉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筛选出的高吸镉能力和低吸镉能力油菜品种进行全生育期土培盆栽实验,研究两个油菜品种各器官吸收累积镉特征及体内镉分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地上部总吸镉量与苗期地上部吸镉量高低一致,地上部不同器官累积镉量两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高吸镉能力油菜朱苍花籽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转运至叶中,而低吸镉能力油菜川油Ⅱ—93则主要转运至茎中。在土壤镉含量大于1 mg.kg-1时,高吸镉能力油菜籽粒中镉含量显著高于低吸镉能力油菜,当土壤镉含量小于1mg.kg-1时则相反。两个油菜品种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累积在茎和叶中,各器官中镉含量两品种均表现为叶>茎>角果壳>籽粒。 相似文献
13.
14.
四川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成都根肿病重发病区,对四川主栽的38个油菜品种和8个德国新引进的油菜品种进行了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6个油菜品种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54.4%的油菜品种为感病品种,四川主栽油菜品种中无抗根肿病品种,德国油菜Lisek和Oase病情指数均小于30,为高抗品种,可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DTOPSIS法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介绍了D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大豆区试资料为例探讨了DTOPSIS法在农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并进一步讨论了DTOPSIS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油菜品种角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气体交换和荧光猝灭动力学等技术研究了4个不同熟期冬油菜品种的角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角果发育前期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上升较快,但后期下降也快;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含油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油菜产量、含油量和角果发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光能利用率较高,产量与含油量也较高。不同品种角果皮叶绿素a荧光参数—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 )、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存在较大差异,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的角果皮天线色素对光能吸收及电子传递链效率优于其它品种,在光能转化利用中占有优势,其ETR、EQY、qP值较高,NPQ较低。可见,晚熟和杂交品种的产量高于早熟和常规品种与其后期角果皮光能利用率和电子传递链效率较高等生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