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郑单958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郑单958在高肥水条件下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0.01水平显著,密度为90 000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产量(y)与密度(x)间的回归方程为y=5 384.99+0.184 4x-0.000 001 107x2,最高产量为13 063 kg/hm2,相应密度为83 287株/hm2,超高产栽培时应选用种植密度75 000~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旱地旧膜免耕再利用下种植不同密度的蓖麻,研究了干旱区旱地种植蓖麻的最适密度。结果显示,当播种密度为15000株/hm2时,蓖麻产量最高,为4072.5kg/hm2。回归分析表明,蓖麻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函数方程为y=-2.0778x2+44.549x+26.447,得到最高籽粒产量的密度16050株/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夏玉米品种衡单6272在冀中南夏玉米种植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及耐密性,在行距均为0.6 m的条件下玉米种植密度由株距调节,试验设玉米种植密度60 000、67 500、75 000、82 500和90 000株/hm2计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衡单6272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不同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9 419.81 kg/hm2)最高,种植密度为75 000 kg/hm2时产量(9 347.97 kg/hm2)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时玉米空秆率为0,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时玉米空秆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秃尖长度逐渐增加,穗长逐渐缩短,千粒重逐渐降低,穗行数和行粒数变化不明显,但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穗行数和行粒数均最大。在生产上衡单6272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该密度下,玉米产量最高,植株空秆率低,穗秃尖长度短,经济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4.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青贮发酵后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富农1号、酒125号、中单2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90 000、82 500、75 000、67 500、60 000、52 500株/hm2 6个种植密度,玉米籽实乳浆线达到1/2时收割,测定全株玉米的产量,并进行青贮发酵处理,测定青贮营养品质。【结果】结果表明:①3个品种比较:富农1号的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最好,中单2号的产量高于酒125号,但青贮营养品质低于酒125号。②不同密度比较:富农1号90 000株/hm2的产量、干物质、粗纤维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粗蛋白最高;酒125号90 000株/hm2产量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最高,60 000株/hm2干物质、粗纤维最高,67 500株/hm2粗蛋白最高;中单2号67 500株/hm2产量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最高,75 000株/hm2干物质最高,90 000株/hm2粗蛋白最高、60 000株/hm2hm2粗纤维最高。③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干物质,富农1号和酒125号密度90 000株/hm2最好,中单2号75 000株/hm2最好。【结论】品种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适当地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随密度增大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9 184.5 kg/hm2),先玉335在密度为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8 770.5 kg/hm2)。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密度与产量数学模型研究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白银市平川区进行的玉米杂交种豫玉 2 2不同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过高、过低对于高产玉米品种豫玉 2 2均不能获得高产 ,以种植密度为 6 0 0 0 0株 /hm2 时玉米产量最高 ,为 15 810 .0kg/hm2 ;其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数学模型为Y =X/ (0 .0 0 0 72 2 0 .0 0 0 90 2X)。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突破夏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高产夏玉米品种天泰33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60 000、67 500、75 000、82 500、90 000株/hm2)和施氮量(0、180、270、360、450、540 kg/hm2)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当密植超过82 500株/hm2时增产趋势减缓甚至略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同化量和氮素转运效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氮素运转对籽粒贡献率在低密度(60 000株/hm2)和高密度(82 500株/hm2、90 000株/hm2)条件下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在中密度(67 500株/hm2、75 000株/hm2)条件下呈上升趋势。增施氮肥,氮肥偏生产力显著下降,总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提高氮肥施用量,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天泰33号获得高产且氮肥利用效率较合理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 000~90 000株/hm2、施氮量为360~450 kg/hm2。  相似文献   

8.
以双低常规油菜宁油12号和双低杂交油菜秦油7号为材料,针对江苏省油菜生产特点及油菜机械化生产对种植方式的要求,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种植密度的直播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相同播种期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宁油12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8.714 3x2+47.686x+157.4,最适种植密度为41.10万株/hm2,秦油7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11.214x2+61.586x+155.8,最适种植密度为41.27万株/hm2.因此直播油菜在适宜播种期内种植密度以37.5万~45万株/hm2为宜.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秦油7号和宁油12号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处理间的产量水平均达到显著差异,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因此直播油菜在茬口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早播.  相似文献   

9.
开展吉单631不同种植密度对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抽雄吐丝期以及生理成熟期明显延后;各处理叶面积指数表明品种耐密性较差;高密度条件下的SPAD值相对较低,合理密植对提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有较大的作用;根据产量与密度的回归分析得出产量y与密度x关系方程为y=-18.251x2+253.92x-30.56,R2=0.9485,得知吉单631种植7.0万株/hm2,最高产量即852.58kg/亩。明确当地种植吉单631,要确保实际收获7.0万株/hm2,是达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秋季覆膜马铃薯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宁夏半干旱地区进行了秋覆膜条件下马铃薯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7 500~75 000株/hm2密度间,按照7 500株/hm2为一个梯度增减的情况下,以密度52 500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9 545 kg/hm2,比其他处理极显著增产,说明该种植密度是半干旱区秋季覆膜种植马铃薯的最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