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疆地方棉区棉花生产中在品种选择、轮作倒茬、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有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地制约着棉花的单产和经济种植效益的提高,在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作适当整改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
新疆作为中国主要的棉花种植区,其棉花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对新疆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对新疆两个棉花主产区的调查,阐述了当前新疆棉花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并分析了棉花种植规模与其棉花种植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从加强棉花种植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合理安排棉花生产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新疆棉花生产效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疆植棉规模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77-1881
2000年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入波动期,特别是实施目标价格改革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规模波动受到多方关注。综合政策、效益、技术、种植习惯等多种影响因素,对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变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效益对新疆植棉规模变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上期种植规模和单产水平,而收购价格和棉花生产效益对植棉规模变动影响较小。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淮海平原棉区和新疆棉区, 其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0%以上.70年代未80年代初,由于植棉的比较效益下降,长江中下游棉区逐步萎缩,并向黄淮海平原棉区转移,致使黄淮海平原棉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80年代后期,黄淮海平原棉区因病虫害严重,效益下降,棉花主产区转向生产条件优越的新疆棉区.199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13.7%和20. 8%,至此新疆棉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省)区,肩负着保证国家棉花储备,促进我国棉纺工业发展的重任.1996年,国务院根据当时棉花生产形势,决定于"九五”期间在新疆建成国家特大型商品棉基地.随着国家棉花基地建设项目的启动,带动了新疆棉花迅猛发展, 1998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达99.93×104hm2,总产140×104 t,分别占全国的22.4%和31.1%.目前,年播种面积500×104hm2,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3 ,棉花总产量350×104~400×104t,具备了生产优质陆地棉、优质中长绒陆地棉、超级长绒棉等多类型原棉产品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条件,是我国惟一的长绒棉产区.新疆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洁白、纤维长、经济产值高、生产成本低而著称.据统计,新疆棉花生产单位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较其它棉区高40%左右;在新疆种植业商品产值中棉花产值占65%~70%;农民纯收入中35%来自棉花收入,南疆棉花主产区则占到60%以上. 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在新疆特大商品棉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品质和发展多类型棉为突破口,以转换流通体制为保证,坚持"主攻品种,调整结构,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发展产业,提高效益”的指导方针和"稳定高效优质棉区,彻底退出低产风险棉区”的基本原则,将新疆棉花生产纳入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战略布局之中,定位于国际市场和国内优质棉市场,通过品种优化工作、无公害植棉工程、植棉全程机械化工程、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工作、无形市场网络工作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改革基地建设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强生产、流通、企业、科研、服务之间的联合,使棉花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纯原棉生产向棉产业综合发展转变,逐步摆脱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使新疆棉花生产真正成为依靠自身优势 ,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疆棉花种植产业面临诸多挑战,既有栽培方面的难题,也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棉花生产数量和品质有所降低,使棉花种植者的经济收入降低,也不利于巩固棉花在经济作物中的重要地位。鉴于此,本文针对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区,着重从选地、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探讨棉花栽培管理技术,促进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减少病虫的侵害,提高棉花产量及质量,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希望本文可以为其他地区提高棉花种植效益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的变化.[方法]1981年至2009年近30年间相关资料汇编及年鉴.[结果]近30年间新疆棉花与小麦、棉花与玉米、棉花与(小麦+玉米)的整体平均净产值和减税纯收益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5年棉花植棉效益下降明显(2010年除外).造成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植棉成本上升、产量徘徊、植棉环境的制约和扶持政策少;尤其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使棉花比较效益优势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着新疆棉花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结论]从政策、市场、科技、投入等方面全面提升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对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品种、技术和环境的高效统一,以及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高植棉效益和全面均衡增产,促进棉农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自1978年至1995年底,新疆棉花生产在全国棉花年产量增幅中的贡献率为36.1%》新疆棉花生产迅猛发展的因素:我国棉花宏观布局调整:宜棉花生态环境;水土资源潜力优势;粮经矛盾较小;种棉比较效益明显;购销体制因素;财锐体制因素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疆棉花生产现状,以研究问题为导向,从棉花综合生产能力、资源与要素利用水平、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5个层面选取19个影响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使用AHP和DEMATEL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棉花总产量、机械化水平、精量播种、智能化管理、棉花单产水平、棉农人均纯收入、科技创新力度等是影响新疆棉花生产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所识别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栽培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依据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保证优质高产前提下,从减少物质、机械、人工等方面的投入入手,简化栽培、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疆棉花生产条件和市场供需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生产总体布局和棉花产业化生产模式构想,对解决新疆棉花生产遇到的问题和新疆棉花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较合理生产模式规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种植后期遭受连阴雨天气,造成大量烂铃及棉花交易价格下降,种植棉花效益严重下降,农民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今年,河北省邢台市棉花种植面积较往年有所下滑,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保持棉花生产基本稳定,应加大力度推广适用种植管理技术,提高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2003年仍有增加的趋势。面对这种生产形势,只有结合国内棉花市场需求与我市生产实际,大力推广优质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提高棉花质量,才是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机采棉技术迅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随着机采棉技术在呼图壁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本县近年来植棉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严重不足、种植成本增加及人工采棉价格上涨等发展制约因素,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现代化、规模化、轻简化、效益化。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探索总结出呼图壁县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定新疆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的面板数据,以新疆区域及主要产棉市(县)为研究基本单元,采用时间序列与空间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变化,研究新疆棉花生产的时空和区域特征以及各因素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1)1990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年际变化相似,呈现2个阶段:波动中递增时期(1993~2010年),跳跃式增长时期(2010~2020年),期间北疆和南疆棉区持续增加而东疆棉区有所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东减南增北平稳”趋势。(2)近30年新疆棉花单产显著增加,由0.81×103 kg/hm2增加到2020年1.85×103 kg/hm2,较同期增加近1.28倍,平均每年增产34.66 kg/hm2,增长速度较快。(3)全疆棉花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面积贡献为主,其次单位面积,互作主导为最低,新疆棉花的生产优势产域为南疆。【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东省博兴县棉花生产现状的调查,客观分析生产中存在的效益低、自然灾害重等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力度,继续推进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增加投入、建设高标准棉田,健全棉花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棉花新型经营主体,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发展棉花生产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后,棉花市场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品种、质量、价格、品牌、服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按照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要求,发挥自然优势,稳定面积,调整棉花品种结构,实行区域布局,发挥自然优势、提高棉花质量和效益势在必行.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产区,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给新疆的棉花生产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新疆的棉花生产要按照“主攻品种、调整结构、改进质量、发展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定位于国际市场和国内优质棉市场.  相似文献   

17.
新疆棉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棉花产业是新疆农村居民家庭农业收入和新疆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份。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新疆棉花产业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影响,得出在当前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和单产已经较高的水平下,再提高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产已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结合当前新疆棉花生产中出现的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结构单一和棉花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棉花产业布局,实施标准化战略,构建棉花风险保障体系与保障棉农利益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棉花集约高效生产技术研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摸清当前制约新疆棉花生产的重大限制性因素,为新疆棉花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技术策略.[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遴选、汇总及对比分析.[结果]近年来,新疆棉花生产快速扩张的同时,面临水资源紧缺与生态危机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棉区粮棉畜果结构失衡、市场竞争加剧与劳动生产率低下、棉花纤维品质呈现下降趋势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提高和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结论]积极开展抗逆优质棉花新品种、综合节水技术、环境友好肥药等新产品(技术)研发,同步推进化学品施用、集约化高效生产等现代植棉生产技术模式的系统集成与推广,促进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08,(1):11-11
从2007新疆棉花市场高峰论坛上获悉,根据全球棉花生产形势,预计2008年度全球棉花产需缺口将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严重下滑的严峻生产形势,充分利用新品种的高效简化间作套种栽培技术,采用银山8号棉花品种与洋葱、西瓜间作套种,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机械化耕作,肥水一体化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管理技术,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植棉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