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10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常规高产早籼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产量7.43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24%,全生育期109.4 d,比对照短1.1 d。表现株形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大穗大粒、丰产性好、抗白叶枯病等特点,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早籼新品种浙2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207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常规高产早籼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13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28%.全生育期111.8 d,比对照短0.9 d.表现出株型较紧凑,剑叶挺,分蘖力中等特征.其茎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粒、重结构均衡,丰产性好,成熟时叶青籽黄落色好,稻瘟病抗性好于对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3.
浙1613系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早熟常规早籼稻新品种,具有熟期早、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稻米适宜加工等特点,202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作早稻种植.在栽培上主要做好种子消毒、尽早播种、控制氮肥用...  相似文献   

4.
早籼稻浙408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40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中熟高产抗病早籼稻品种.表现株型适中,叶片挺直,分蘖力较强,穗、粒、重兼顾,结实率高,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金华等同类型生态地区作早籼稻种植.其栽培技术为种子灭菌,适时播种,稀播培育适龄壮秧,匀株密植、插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科学用水,注意病虫害防治,直播做好除草、防草荒,加强抗倒措施,适期收获等.  相似文献   

5.
浙106是由浙江省农科院核农所选育的迟熟早籼新品种。苍南县于2002年引进,经3年试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材型较大、后期青秆黄熟、产量高等特点。2004年4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中南部及类似生态区作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6.
浙鉴21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中熟优质抗病早籼稻新品种.表现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分蘖力强,穗粒兼顾,结实率高,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绍兴、温州等同类型生态地区以及湖南、江西等省作优质食用早籼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8.
龙盾103原代号龙盾94-652,是由监狱局农科所育种一室育成.1998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在2000年8月我省种植业良种化工程中中标,2002年3月5日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龙盾103.填补我省第四积温带无优质水稻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以迟熟早籼品种竹菲10号为材料,进行分离单株系统选育,按三圃法程序育成了迟熟早籼新品种竹菲选。表现高产、稳产,抗菌瘟病,抗穗部发芽。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选育适合我省种植的早籼优质米新品种任重道远。本文试就总结往年经验,分析早籼品种优质与生态、高产、抗病、适应性和加工分析等矛盾,探讨相应的对策,为选育早籼优质米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嘉育140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2年用"嘉育21(纯)/G02-186"杂交育成高产、优质、中熟常规早籼稻品种。2006年参加浙江省早稻攻关协作组联品试验,2007年-2008年参加浙江省早  相似文献   

12.
大穗优质籼型不育系浙94A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94A是综合运用杂交育种、回交转育、育性跟踪镜检和低代米质筛选等技术育成的大穗、优质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等特点.杂种一代表现米质优、丰产性好、抗性好,且易于制繁种.于2003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主持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区冬闲田地复种指数,缓解大小春两季180天的节令矛盾,确保优质饲料的有效供给,加快“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发展,我们对当地主要小春作物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发展大麦生产有可能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最好突破口之一。生产实践证明,老品种饲料大麦早熟不高产,出粉率低,饲喂效果差,大面积推广行不通。我所自1988年冬开始,依托云南省农科院,从全国各地大批量引进新品种(系)大麦进行筛选鉴定,14年来累计引入1600多份,通过田间种植观察、筛选鉴定、试验示范,现有一批新品种已经推广到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4.
抗959是杭州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早籼品种。表现优质高产,穗粒重兼顾,结实率高,矮秆抗倒,抗稻瘟病,移栽、抛秧、直播通用,特别是谷粒圆形,出米率高,其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合作营养米粉和工业发酵等方面专用,深受农民及加工企业欢迎。  相似文献   

15.
刘册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4):364-365
玉丝占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利用“单广选”变异株的细粒优质谷株系与引进的优质稻“固优8号”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早籼优质稻新品种,表现株叶形态好、群体生长整齐、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米粒细长且透明有光泽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双优8802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双青A与抗病恢复系HR8802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晚兼用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等优点,2005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培杂丰2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指出培杂丰2是利用两系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以优质恢复系R0245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高抗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易制种等优点,2006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与制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金早50属迟熟早籼品种,表现穗型较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高,抗稻瘟病,耐肥抗倒,适宜金华、丽水、衢州等地区作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19.
浙1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早熟早籼稻品种浙9248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在变异后代结合抗性鉴定和米质筛选,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稻品种,是浙江省第1个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早籼稻品种。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籼稻品种推广种植。浙101具有产量高,株型适中,分蘖中等,成穗率、结实率高,抗病性强,米质中等等特点。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插足苗,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收获,加强病虫草害防治、防止倒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