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桑树杂交一代利用(简称杂交桑)在科研、教育和生产部门的试验鉴定示范和扩大试种,已引起群众的注意。为此,省蚕学会理事会决定邀请省丝绸公司、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顺德县等业务单位派员组成调查组,进行杂交桑的生产调查,从九月十八日起先后到英德县的横石塘、黎溪,中山市的古镇,顺德县的均安、杏坛、勒流和南海县的九江、沙头区进行重点调查,现将情况整理汇报。  相似文献   

2.
我省桑树杂交一代利用是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杂交优势的原理,利用良种桑的优良性状,并吸取本地实生桑繁殖容易的优点提出的。它是桑树育种上的一个新的课题,为加速我省桑树良种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有关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大搞协作。杂交桑的利用从小区观察到大田生产鉴定,从组合的选拔到采种地的建立以至培养壮苗,高产栽培的示范推广,边摸索边前  相似文献   

3.
桑树四倍体杂交一代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桑树多倍体大多是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天然形成和人工选育的三倍体品种以及三倍体杂交一代(又称三倍体杂交组合或杂交桑),三倍体杂交一代能用种子繁殖,更适蚕桑发展的所需。桑树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天然形成的三倍体,除野生桑中如华桑发现有四倍体之外,桑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天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杂交一代种子的利用,在水稻、玉米等许多作物上有应用,都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桑树是异花授粉的作物,对自然杂交很有利。我县一九六一年以前,桑树品种基本是普通桑,由于这些普通桑,实生苗性状很  相似文献   

5.
桑树四倍体植株的育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国内外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较多,日本通过人工诱变已育成了四倍体品种(改良鼠返、剑持等),三倍体品种(青叶鼠、新剑持等),日本、苏联等国家除了人工诱变多倍体外,还利用多倍体桑树资源,进行不同种间[22倍体黑桑(Mo-rus nigra Linn.)×2倍体白桑(Morus albaLinn.)]杂交,获得不同倍数体的杂种(17倍体,12倍体等)。我国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近几年来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展。1981年,浙江省王侠剑和杨今后等用秋水仙素、辐射等方法已诱导出四倍体植株,西南农业大学李存礼等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一株三倍体植株,作者等利用二倍体与六倍体桑杂交,获得若干四倍体植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往往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日本正在大力推广三倍体桑农林五号(新剑持)、农林八号(青叶鼠)。我省七十年代也曾推广三倍体桑伦教40号,获得显著的坛产效果,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技术要求高,环节多,速度慢,成本大,与我省密植栽桑不相适应,如何选育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1986—1987年作者采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获得成功,为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创造了条件。随之利用二倍体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鲜见有四倍体桑,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通过人工诱导技术获得了一大批桑树四倍体资源,并已育成四倍体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在桑树人工诱导方法上,普遍采用化学诱变剂-秋水仙碱处理法,因采用的诱变材料不同而分为无性系诱导(以枝条、芽为诱变材料)和有性系诱导(以杂交实生桑幼苗为诱变材料).郭展雄等自1986年起开展桑树有性系诱导研究,先后以50多个广东桑杂交实生幼苗为诱变材料,从人工诱导获得的四倍体植株中选择了综合性状较好的210个单株作为种质资源保存于资源圃内,并对这些人工四倍体资源进行了研究和利用,本文将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题 日 期数 页数 ·栽柔、桑生理病理、桑保护·关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乙 128桑树杂种优势的利用乙 中桑580lX育82号一代杂种育成初报 136吉林省桑树冻害的初步调查 142桑紫纹羽病病原菌与桑苗致病关系的初步研究147从桑树资源的生态分布探讨陕西的桑树育种及栽培措施 2 106利用太阳能消毒土壤对杀灭桑紫纹羽病病原菌效果的研究初报2 111桑树主要品种的同工酶研究初报 2 129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缩叶型病的研究3 150四环素类抗菌素治疗桑萎缩病树过程中药物在树体内分布和运转的分析3 155桑铬根尖细胞染色体的检查技术 3 195利用沙滩…  相似文献   

9.
<正> 群体性状较一致、经济性状较好的桑树一代杂种——丰驰桑,既可实生直播“一步成园”,亦可移栽建园,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丰驰桑适于速成、密植、条桑收获,存生产中推广颇受欢迎。其栽培技术要求如下:一、丰弛桑种子的育苗技术(一)播种时期:一般都是夏播,也有少数干旱或灌溉条件差的地区,将种子贮藏到次年春季进行春播。夏播一般在5月至  相似文献   

10.
在桑树方面,选育优良的杂交组合以及杂交一代种子进行实生直栽,选育目标是:杂种一代的群体经济性状优良,个体间各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小。经过几年的试验证明,以中桑5801号×育82号这一对杂交组合较为符合选育目标。本文概述了自1981年春在镇江林业科学研究所建立的1.2亩中桑5801号×育82号的亲本种子园的实绩。根据父母本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剪伐方法,其栽植形式是二行母本间以一行父本,四周均植以父本。该种子园于1983年收获桑果1078斤,经淘洗得到桑籽29斤,已分发到各地试种。并提出对杂交桑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桑树四倍体的诱导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杨今后 《蚕业科学》2004,30(1):6-10
采用物理的辐射处理 ,化学的秋水仙碱处理和生物的杂交等技术方法 ,培育出桑四倍体材料 98份。其中用杂种实生幼苗秋水仙碱诱导的四倍体中 ,有些有较高的产叶量 ,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而大多数人工诱导的桑四倍体 ,则用作培育三倍体的亲本。诱导和利用人工四倍体资源 ,与二倍体桑杂交 ,以及无性固定三倍体或配制三倍体杂优组合 ,仍是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前言古镇公社1983年已推广种植了沙二×伦一○九杂交一代桑2570亩,自1977年开始建立亲本采种基地以来,至1981年已有22个基地,面积17.5亩,生产这个什交组合的一代杂种桑籽、实行自繁自育、至1983年收获面积2700亩,并取得大面积高产(如岗南大队80年有90亩的,头年桑年平均亩产5500斤,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多元杂种利用的历史蚕的杂种强势在蚕业生产上的利用,早在1637年我国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书中,就记载过不同茧色和化性的蚕品种间杂交。蚕的杂种强势利用的科学论文,则是1906年日本外山龟太郎首先发表。1911年日本成立了原蚕种制造所(即国立蚕丝试验场的前身),系统地开展了不同地理品种间杂交试验。1914年日本开始向生产上配发一代杂交蚕种,标志着日本农家自己制种自己养原种时代的结束,制种业开始独立。以后由于政府与民间的协力,成立了“一代杂种普及团”,大力推广一代杂种,到1930年终于99%的生产种采用了一年杂种。作者在松本市片仓研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桑脚棵、桑墩子、野椹子? 桑树(主要是实生桑)根旁生出来的小桑树,群众叫它“桑脚棵”:老桑树砍伐后,根部重新长出来的小桑树,群众叫它桑墩子;桑椹落地天然野生,或猪、狗、鸟鹊,吃下桑椹、排出糞屎中的桑籽发芽长出的小桑树,群众叫它野椹子。这三种小桑树,以往大部份未很好利用栽植,任共自生自长、或被砍作燒柴,不但影响老桑树的发育,而且荒废满地,容易滋生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生猪杂交产生的杂种猪,往往在生活力和生产性能方面一定程度上优于纯繁群体,这就是生猪的杂交优势现象。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日益成为发展现代生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杂交优势利用方面正由"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肉猪一代杂种化"的二元杂交向"母猪一代杂种化公猪高产品系化,商品猪三元杂交化"的三元杂交方向发展。这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概况近半个世纪来,在桑树育种工作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所谓杂种优势即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双亲的现象。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桑树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  相似文献   

17.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雷扶生 《广西蚕业》2004,41(12):38-40
回顾我站40年来在桑树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研究推广应用杂交实生桑优良组合(简称杂交桑)及其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改变过去广西以种植钦州荆桑地方品种为主的低产桑园的落后面貌,使广西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的提高,进而促进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群的生猪杂交产生的杂种,往往能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一定程度上优于纯繁群体,这就是生猪的杂交优势现象.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日益成为发展现代生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杂交优势利用方面正由"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肉猪一代杂种化"的二元杂交向"母猪一代杂种化,公猪高产品系化,商品猪三元杂交化"的三元杂交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适合猪的生产特点,广泛利用杂种优势,充分发挥增产潜力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20.
四倍体桑研究和应用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特别是四倍体不仅是自然界植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工合成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桑树多倍体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迄今已发现和培育了桑的1至18倍体和22倍体及混倍体。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三倍体。由于生产上应用的三倍体桑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性能.引起了桑树遗传育种工作的密切关注。国内80年代以来,很多学把桑树多倍体研究和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选育作为热门课题,现已取得重大进展。要选育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