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十九团五连位于尼勒克县以东18公里,全年无霜期110-120天左右,海拔1150米,年降水量419毫米,年有效积温≥2800℃。年平均气温4.9-7.6℃。近年,79团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广示范高效作物种植.2012年,我区种植大田玉米2600亩,平均单产920公斤,最高单产1022公斤。本文对玉米KWS2030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以及栽培意义进行了一定分析,供我区今后大田玉米栽培提供经验,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关于1990年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备忘录,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所、绥化所,组成作物专业考察组,于1990年9月13日至27日,到苏联乌克兰4个对口农业科研所进行了专业考察。 全苏玉米种植面积约3亿亩,其中饲用玉米约占2.1亿亩,粮用玉米只有9000万亩左右。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种植玉米约9000万亩,其中粮用玉米3750万亩,余者为饲用玉米。南方以单交种为主,北方以三交种为主,还有一部份双交种。1989年全苏玉米平均亩产233公斤,乌克兰平均亩产267公斤,青饲青贮玉米一般亩产2600—3300公斤,高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产量概况八五九分公司2014年旱田总种植面积20.7万亩,其中玉米14.7万亩,大豆6万亩。玉米平均单产650公斤/亩,大豆平均单产175公斤/亩。二、丰产原因分析(一)全年气象优势2014年1-4月份八五九分公司平均温度-7.9℃,较近5年平均温度-10.1℃高2.2℃;1-4月降水总量19.3mm,较近5年同期降水总量77.9mm少58.6mm;反应在春季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亩(1亩=667平方米)产和质量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亩产仅为900公斤左右.而芬兰马铃薯的平均亩产达到3000公斤,英国和美国的马铃薯亩产也在2165~2600公斤之间.如果中国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使马铃薯亩产达到2600公斤以上,就等于使种植马铃薯的产出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田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亿亩,产量突破1.9亿吨,仅次于水稻。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垦区从2001年~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从225万亩发展到1160万亩,占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2%左右。玉米单产从410公斤提升到550公斤,11年增产25.5%,小面积最高产突破1000公斤。黑龙江垦区玉米生产采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春玉米与春小麦吨粮田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在无霜期为120-150天,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2600-3400℃的冀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种植.据承德市几年来试验示范实践平均亩产达1045.3千克,比单一种植玉米亩增产608.6千克,增产58.2%.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站在新凡乡百亩高产栽培的示范推广工作中,实行杂交玉米地膜覆盖加宽窄行的科学种植方式.其中1.358亩(1亩=1/15公顷,下同)试验地,获得了585.8公斤/亩的好收成,其余都在500公斤/亩以上.据统计部门资料,全县玉米平均单产只有267公斤,因此,合理地使用科学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站在新凡乡百亩高产栽培的示范推广工作中,实行杂交玉米地膜覆盖加宽窄行的科学种植方式。其中1.358亩(1亩=1/15公顷,下同)试验地,获得了585.8公斤/亩的好收成,其余都在500公斤/亩以上。据统计部门资料,全县玉米平均单产只有267公斤,因此,合理地使用科学栽培技术是提高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4年种植31.5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4.4万亩)的42.3%,其中套种玉米24万亩,单种玉米7.5万亩。套种玉米单产443.1kg/667m2,单种玉米单产583.2kg/667m2,玉米总产为15008.4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26240.4万公斤)的57.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10.
<正>黄龙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南缘,受季风影响较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暖温湿带和半湿带气候区。年降雨量602mm,年平均气温8.8℃,平均无霜期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37.5小时,昼夜温差大。全县总耕地面积24万亩,其中玉米面积13.7万亩,玉米地膜覆盖种植2.5万亩,集中分布在位于川道的2镇2乡,占玉米总播种面积18.2%,多年我县露地玉米亩单产稳定在700公斤左右,玉米地膜覆盖亩平均单产达到了710公斤,2011年圪坮乡梁湾行政村李斌才7亩地膜玉米经专  相似文献   

11.
<正> 1987年,我院在郾城县进行了夏玉米万亩500公斤高产开发研究,万亩试验基点设在郾域县三个乡的13个行政村,种植夏玉米面积11904亩,亩产520.3公斤,高产示范获得成功,带动的三个乡、一个镇的七万多亩夏玉米亩产337.4公斤,促进了全县45万亩玉米增产,亩产达到323.3公斤。1987年夏玉米高产示范开发研究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春玉米与春小麦吨粮田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在无霜期为120_150天,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2600--3400℃的冀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种植。据承德市几年来试验示范实践平均亩产达1045.3千克,比单一种植玉米亩增产608.6千克,增产58.2%。  相似文献   

13.
史传怀  黄洁 《农家致富》2003,(10):18-18
江苏省海安县农科所连续3年种植冬青菜、马铃薯、青玉米、水稻近200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青菜4100公斤,马铃薯1200公斤,青玉米1000公斤,稻谷550公斤,全年亩收入4460元。  相似文献   

14.
玉米还种吗?     
《新农业》2017,(20)
<正>辽宁有6 128.0万亩耕地,其中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预计为3 388.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3%。辽宁玉米亩产平均按750公斤上限计,2016年辽宁玉米总产量为1 465 600万公斤;按2016年新粮上市价格(1.2元/公斤)行情计算,总产值为175.9亿元;按10%利润率,总收益为17.6亿元。2016年辽宁乡村人口人均收入12 881元,玉米种植收入占比1.12%。如此,占辽宁耕地55.3%的玉米,贡献了全省农民收入的1.12%。算完这个帐,这玉米还种么?  相似文献   

15.
吕梁山区玉米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通过推广玉米施锌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玉米产量。1999年,在梁上庄马成喜坡地上种植4亩玉米实施玉米施锌技术,亩产达到279公斤,比对照亩产242公斤亩增产37公斤,增产率达15%。2000年,在孝义市柱朴镇实施技术承包,  相似文献   

16.
旱地种植有机高梁亩产327.8公斤,亩纯收入为1739.1元,比种植玉米亩产553.4公斤,亩纯收入为702.09元,旱地种植高梁亩增加纯收入1037.09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大蒜种植模式(1)播种期。以两者共生期20~25天推算,气温稳定在15℃以上,4月15~20日套种玉米于蒜行间。(2)种植密度。玉米行距67~68厘米,以亩种植密度4200~4500株确定株距25厘米左右,每穴1~2粒种子。(3)苗期管理。5月20~25日收获大蒜并清除残膜,亩施5~7公斤尿素作平衡肥。大蒜收获1周后防除杂草。(4)肥料运筹。亩施纯氮总量  相似文献   

18.
<正> 新郑县是黄淮海平原的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长期以来是以小麦为主,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为了打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从1987年起,我们在县农技中心试验站和城关乡贾庄村分别开展了10亩小麦—玉米年亩产吨粮攻关试验研究和百亩吨粮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系列化、模式化栽培和科学化管理,夺得了两季高产。1987年攻关试验亩产1044.8公斤(小麦413.4公斤,玉米631.4公斤);百亩连片(107亩)亩产930公斤(小麦450公斤,玉米480公斤)。1988年攻关试验亩产1039公斤(小麦400公斤,玉米636公斤);百亩方亩产1003公斤(小麦494.5公斤。玉米508.5公斤),1989年攻关试验年亩产1040.7公斤(小麦420.5公斤,玉米620.2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站推广稻一鱼轮作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推广该模式2600亩。实现早稻亩产610公斤,鱼亩产410公斤.年亩产值4500元以上.效益是种植双季稻的3倍。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高纬度冷凉地区增产玉米的重要途径。具有抗灾能力强、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河北省1986、1987两年推广11万亩,平均亩产超过750公斤,比对照亩增300公斤,亩增加纯收入70多元。地膜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1.提高地温用地膜覆盖玉米,10厘米深处地温比露地高2—4℃,可使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