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高密度的放养和人工配合饲料的大量使用投喂,使水体中N、P等营养因子严重超标,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日益恶化,导致水产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养殖大国,在水产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因为大量饲料的使用和鱼类代谢物的积累可能引起水体的污染,同时养殖排放的废水也能导致周围水体的富营养化。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水产养殖及肥水处理措施维持水环境的健康发展。1养殖废水物理处理技术1.1紫外消毒法紫外线照射能够使水中的微生物失去活  相似文献   

3.
<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接受了大量废物(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和粪便),以及其水体内部自身底泥等沉积物所释放的氮、磷营养盐,使养殖水体容纳了过量的营养物质,污染作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恶化水质,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造成鱼虾大量死亡,破坏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用以下方法改善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物理防治法。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养殖水体中的悬浮或浮游有机物尽可能的去除,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发展迅速,在带来较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养殖水域环境与生态平衡。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和生态环保等诸多优点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水产养殖用微生物制剂的常用菌种,并对微生物制剂的局限性以及固定化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工厂化、规模化不断扩大,养殖水体氮磷营养盐超标,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蓝藻水华现象频发。蓝藻水华通过产生蓝藻毒素影响水质指标等引发水体生态功能严重退化,进而影响养殖动物免疫力。鉴于蓝藻危害的严重性,本文综述了蓝藻毒素的概况,蓝藻毒素对水生动物的危害,以及目前行之有效的几种生态防控措施(包括构建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微生物降解技术、生物生态耦合技术及营养调控策略等),并对今后有关富营养化池塘中蓝藻清除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养殖废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体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养殖废水生成是必要的,以保持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发展.由于饲料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废弃物来源,水产养殖废弃物的管理应通过饲料配方或饲养策略来进行.高消化日粮是解决和降低固体废物排放的有效方案.通过选择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以提高营养有效性,可进一步减少固体废物.通过控制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模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为了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了水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病害逐年增加。为控制疾病,滥用渔药,产生耐药性病原菌,同时加重了养殖水质的恶化。微生态制剂产品作为一类新型、绿色和环保的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多的被开发与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中。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集约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宋奔奔等人发明的"一种养殖水体曝气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水体的增氧曝气装置。为了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需求,高密度水产养殖中通常采用纯氧作为鼓风曝气装置的气源,为利于纯氧在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淡水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密度在不断增大,对水体的投入也在增加。当水体超过负载能力时,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环境恶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以甲藻和硅藻为主变为以绿藻和蓝藻为主,养殖水域中蓝藻类含  相似文献   

10.
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水产养殖及其饲料配制过程中,生产者单纯追求提高生产性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以减少其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结果使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实现水产业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开发环保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真菌和反硝化细菌为基础菌种按一定比例制得复合活菌制剂,对虾塘养殖水中的亚硝酸盐进行降解或处理。结果表明,活菌制剂净化亚硝酸盐污染的虾塘养殖水效果好于单个反硝化细菌、某复合活菌制剂和硝氮综合剂,复合活菌制剂各菌种在虾塘养殖水中分解亚硝酸盐的作用上各有特点,可为形成共生长效的虾塘养殖水环境修复微生物种群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物在养殖水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水生植物在养殖水域中对水质、水流产生的影响,对养殖水域水体的净化和吸附作用,以及对养殖水域基底的作用和由各水生植物本身特定性状对养殖水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氮源大量积累,严重破坏水环境并损坏水产动物的健康,对水产养殖行业造成极大危害。好氧反硝化细菌可将有害无机氮还原为氮气溢出,有效改善水质,而菌种筛选是好氧反硝化细菌研究和应用中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对好氧反硝化细菌菌种的筛选、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样品采集、培养基配制、培养方式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适合水产养殖的方法和标准,以期对水产中好氧反硝化菌种筛选和评价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产品,既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又可以作为水质改良剂,对于水产业的现代化健康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益生菌的作用及主要应用菌种两个方面阐述了其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态制剂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机理包括通过竞争来抑制病原菌生长(如黏附位点、营养、能源等)、通过代谢物(如抑菌物质、消化酶等)调节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机能、改善水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刺参生理生化反应、生活习性的研究为刺参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它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但微生态制剂仍然是抗生素最有潜力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的高密度和丰富的饵料投入会产生大量代谢污染物,随之也带来了养殖排放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长期以来存在氨氮、亚硝酸盐总量不断积累的问题,影响鲟鱼品质和产量。微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具有促生长、无毒副作用,能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污染物,维持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改善水质及水体环境。利用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进行调控,对养殖鲟鱼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鲟鱼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一种水产养殖用微生物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啤酒酵母4种菌株配制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在水产养殖中还能起到净水剂的作用,它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显著降低氨氮、亚硝态氮、硫化物等不利于水产养殖的污染成分。此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将能发挥营养、保健及净化水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养殖水环境化学》为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是学习其他水产养殖课程的必修课,学好该课程可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水环境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水产养殖人才,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Investigation of a fish kill should begin with water quality analysis and use of standard necropsy techniques to rule out the role of parasites or bacteria. The presence of a virus does not mean necessarily that it is a pathogen. Another point to consider is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pathogenicity; this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veloping disease. A list of laboratories that is approved by the USDA to conduct diagnostic testing of aquaculture species can be found at: http://www.aphis.usda.gov/vs/nvsl/labcertification/aquaapplab.ht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