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腾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金祥  陆强 《浙江农业科学》2010,1(6):1353-1354
试验结果表明,10%稻腾悬浮剂450~600 mL.hm-2防治水稻第3代稻纵卷叶螟效果好、持效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植株细胞壁化学组分变化规律.[方法]应用Van Soest法对普通栽培稻与东乡野生稻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等含量进行研究.[结果]NDF、ADF、ADL含量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是55.63%~71.70%、31.98%~49.61%、2.68%~5.71%,其中以蜡熟期的东乡野生稻各含量最高,以抽穗期的协青早B各含量最低.在同一生育时期,不同种类水稻的NDF、ADF含量(除抽穗期的NDF)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东野的含量最高,秀水110其次,以协青早B含量最低.在同一种类水稻中,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NDF、ADF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以抽穗期的含量最低,乳熟期其次,至蜡熟期含量达到最高峰.[结论]籼亚种水稻的NDF、ADF等含量比普通野生稻和粳亚种水稻低,具有一定的秸秆饲料利用价值.籼型水稻若能尽早收割,秸秆配合青贮发酵与酶解等技术可以作为牲畜的有效日粮.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对直播稻与机插稻两种稻作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机插稻的优势、增产潜力及发展前景,为大面积推广机插稻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种植技术的创新,直播稻应逐渐退出稻作的主要方式,但可作为抗灾补种的重要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期接种试验表明,稻曲病菌侵染稻粒的时期在水稻破口期,尤以刚出口的嫩颖 最易遭受侵染,潜育期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植株细胞壁化学组分变化规律,应用Van Soest法对普通栽培稻与东乡野生稻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NDF、ADF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DF、ADF、ADL含量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是55.63%~71.70%、31.98%~49.61%、2.68%~5.71%,其中以蜡熟期的东乡野生稻各含量为最高,以抽穗期的协青早B各含量为最低.在同一生育时期,不同种类水稻的NDF、ADF含量(除抽穗期的NDF)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东野的含量为最高,秀水110其次,以协青早B含量为最低.在同一种类水稻中,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NDF、ADF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以抽穗期的含量为最低,乳熟期其次,至蜡熟期含量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6.
研究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行为,记录每天的产卵数量,成虫每天的产卵数有1个高峰期.观察稻纵卷叶螟幼虫、蛹的行为,包括争斗、蜕皮、做茧等行为.不同水稻生育时期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分蘖期水稻饲养幼虫最合适,以水稻幼苗、抽穗期水稻饲养均无法很好地完成世代.  相似文献   

7.
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连续两年(2005、2006年)在东港市稻区进行了田间水稻稻曲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认为在水稻破口前2~5 d内是水稻稻曲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参试的5种药剂均可较好地防治稻曲病.其中以三苯醋锡和纹曲净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江淮稻区是我国水稻种植重点地区,对保障我国水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阐述了江淮稻区水稻种植现状以及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江淮稻区水稻杂草防控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稻鸭共育和稻鱼共育结合灯光诱杀防治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对水稻病虫的防效最好,对黑尾叶蝉、稻飞虱、四点叶蝉、水稻枯心白穗的相对防效分别高达80.82%、77.16%、74.13%和59.83%;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田水稻纹枯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田,相对防效分别达85.38%和70.37%;稻鱼共育、灯光诱杀+稻鱼共育、稻鸭共育、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的稻田总利润较对照田分别增加了5.95万、5.86万、5.47万和5.31万元/hm2.可见稻田养殖结合灯光诱杀在提升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同时能稳定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10.
稻鱼共作对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系统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控制稻田病虫草害发生,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生态作用。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比较了水稻单作处理和稻鱼共作处理下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以及水稻生长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作相比,稻鱼共作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和成虫密度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水稻卷叶率,并可显著增加水稻分蘖数、成穗率、有效穗数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稻曲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稻曲病由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主要为害水稻的谷粒.近年来稻曲病已成为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有关此病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文章主要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来在稻曲病病原、侵染循环和防治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重点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白银市常年水稻插秧面积3.34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靖远县、景泰县沿黄河流域.1992年以前种植水稻主要采用水育密植的栽培技术,稻瘟病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局部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自1992年起我区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对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为了进一步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稻田养鸭不仅能成功控制稻水象甲和其它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还能生产出生态的稻米和鸭子,降低防治成本,维护稻田生态系统平衡,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洋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稻管蓟马近几年在水稻生产中的发生危害呈现面积、危害程度逐年加重趋势,个别危害严重田块减产严重,甚至绝收。通过生产实际探索总结出了稻管蓟马害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控技术措施,指导农户在水稻生产中参考实施。  相似文献   

15.
向立义  鲁力 《中国农资》1994,(5):16-16,19
<正> 稻蝽象是危害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自1990年以来,此虫在我县连续发生,损失严重。尤以中稻受害最甚。1992年我县引进了特杀灵。 一、供试材料和方法 1.供试水稻品种为汕优63、移栽期5月25日。 2.供试药剂 22%特杀灵乳剂(广西博白县农药厂出品) 20%速灭杀丁乳剂(四川渠县农牧化工厂出品) 3.处理设置 设:(1)22%特杀灵乳剂 每亩次用量20  相似文献   

16.
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侵染水稻的主要时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分别在早、中稻苗期分4期进行人工接种均能引起成株期发病;早稻苗叶期发病率最高平均为12.58%;中稻栽期根部接种发病率最高,平均为11.03%。经3年9次重复试验证明,病菌于水稻幼穗形成期至孕穗中期最易侵染水稻,而水稻破口其以后基本上不侵入。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 Tak.)侵入时间研究甚少,说法也不一,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水稻穗期是稻曲病菌侵入的主要时期.由此,生产上一般选择在水稻破口后施药保护稻穗.但云南省通过几年生产防治实践,发现这一措施效果并不理想,防效不高不稳.分析推测,可能是由于施药时期落于病菌侵入株之后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稻田间饲养不同数量绍兴麻鸭,研究稻鸭共育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间饲养绍兴麻鸭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达到了常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稻曲球结构分析稻曲菌的侵染部位和侵染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田间采集的稻曲病病粒进行解剖分析,结果显示厚垣孢子层未形成的稻曲病病粒可分离出完整雌雄蕊;典型的稻曲球均可解剖出完整子房,且子房绿色未见明显膨大。雄性不育的水稻品系受稻曲病为害产生典型症状,其解剖结果与正常水稻品系相同。由此推测稻曲菌侵染水稻雌蕊发生在水稻开花之前,并直接从子房获得营养形成稻曲球。  相似文献   

20.
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了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潜力,对红壤稻田的轮作制度布置了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能够促使分蘖速度加快,增加水稻有效穗和粒数,早稻有效穗比稻-稻-冬闲(对照)增加83.1万/hm2,每穗粒数比稻-稻-冬闲增加29,晚稻有效穗比稻-稻-冬闲增加48.0万/hm2,每穗粒数比稻-稻-冬闲增加18。(2)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使水稻生育期延迟2~7d成熟,结实率比稻-稻-冬闲降低3.1%~5.1%;(3)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尤其是生物产量,水稻稻谷总产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54081.1kg/hm2,增幅26.4%;水稻稻谷平均产量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1088.0kg/hm2。水稻稻草总产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44109.1kg/hm2,增幅27.1%;水稻籽粒平均产量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882.2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