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奶定价用经济学公式是将市场上耐贮藏的大宗基本乳品的价格换算为支付给奶农的原奶价格的一系列简单算术公式,是将市场信息,传导回供应链上游的一种科学、公平和及时的原奶定价机制。为美国等乳业发达国家政府、企业、奶农(合作社)普遍认可和采用的。本文介绍了这些公式的基本构成和它们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奶按质论价的原理、影响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原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乳制品的质量。理论和案例都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原奶按质论价可以激励奶农加大投入,提高原奶质量,可以看作是将终端消费者的质量需求通过乳制品加工商传递至奶农的工具,乳制品加工商可以据此提高加工收益,奶农可以据此改进养殖技术。为了发挥原奶按质论价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强原奶质量提升的配套服务以及对奶农利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山东胶东半岛一奶农近日告诉记者称,目前部分乳企在当地的原奶收购价维持在3.5~3.8元/kg,奶农不仅面临入不敷出的成本压力,同时还接到企业通知,要求更新设备,从养殖小区转型牧场,而这一切都需要奶农自掏腰包。据当地奶农反映,自去年下半年,国内原奶价格因奶荒一路攀升,2014年2月份达到5.6元/kg的最高纪录,但因为新西兰进口奶粉的冲击,国内原奶价格持续回  相似文献   

4.
原奶的提供作为乳制品供应链体系的源头对控制乳制品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原奶安全的规制研究,找出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探究原奶安全规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意图从源头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12,(21):14
<正>中国原奶价格高企,但由于饲料价格飞涨等原因,无论是奶农还是奶企都直呼没有从中受益,业内呼吁尽早建立合理的原奶价格形成机制。自2010年9月起,国内原奶平均价格跨入了3元/千克的行列。今年,1~10月,国内原奶平均价格为3.25元/千克。与此对应的是,国际牧场联盟公布的今年9月份的全球原奶平均价格为2.49元/千克,欧美地区为2.3元/千克~2.8元/千克。国产原奶要高于全球平均原奶价格。原料价格猛涨农业部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第3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生鲜乳平均价格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白石清水沟奶站(机械仪挤奶)因原奶检出b1超标被拒收,引起相关部门、乳企和奶站的高度重视,经层层盘查,初步认定有部分农户给奶牛饲喂了霉变玉米面所致,经过整顿、培训、宣传和奶站积极主动采取的措施,原奶恢复正常。但进入8月中旬,特别是9~10月,很多奶站又连续出现b1超标拒收,总拒收原奶量将近达2000t,奶站业主和奶农损失了近560万元,虽然乳企进行了10%的弥补,但也损失近500万元,而且还造成了相当大的环保压力。为解答奶农对奶牛饲料的困惑和提高科学饲养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我通过调查研究和客观分析撰写了此文,希望借此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代畜牧》2015,(3):7
<正>"奶农因收购量急剧下降倒掉多余鲜奶"可谓在一时间成了关注的焦点。农业部也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日前,多地已召开紧急协调会,奶企和收购商也陆续达成收购牛奶的协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15年国内原奶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降幅或将达到15%~20%,国内原奶市场也势必面临新一轮洗牌。就在鲜奶价格"跌声"一片的时候,不少市民也在质疑,为何零售终端的牛奶价格没有大幅度下调。近日,  相似文献   

8.
“今后,奶企购买原奶进行价格协商时,一定要有奶农代表和物价部门参加,保证奶农和企业都有合理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2011年6~7月份国内奶业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明君 《中国奶牛》2011,(17):16-21
本文从生鲜乳价格、饲料价格及乳品生产、乳制品贸易、乳品消费5个方面概述了2011年6~7月份国内奶业市场情况,显示近期生鲜乳价格环比下降,玉米和豆粕价格继续上涨,奶农养殖收益降低,个别地区奶牛存栏有所下降。规模化养殖在全国继续推进。6月份,中国乳品进口增幅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在近期低迷的原奶收购价下奶农杀牛倒奶,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紧急出台“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恒天然合作社有限公司(简称“恒天然”)是新西兰乃至世界乳品行业中最大的合作社,拥有上万名奶农股东,出口新西兰近95.0%的乳制品,控制着超过1/3的国际乳制品贸易。奶农为恒天然合作社提供牛奶,不仅可以获得奶款,还可以享受分红,这种享受全产业链利润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大提高了奶农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基于恒天然官网及历年财务报告数据,本文对恒天然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征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在介绍合作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恒天然合作社与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即我国应加强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建设,加强复合型奶业人才培训,减少碳排,放增强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甘肃奶业总体形势较好,奶牛存栏增加,单产提高,规模养殖快速攀升,生鲜乳收购站监管力度加大,生鲜乳价格稳步回升,品种改良步伐加快,饲料生产稳步推进,疫病防控措施严格,奶农合作社开始起步。但甘肃奶业正处在自我调整、重组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突出的问题是奶牛良种覆盖程度低,现有的奶牛单产水平仍不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落后,奶农的合作组织程度很低,乳品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和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等。为此建议,倾斜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扩充高产牛群,转变生产方式,适度规模生产,推进标准化养殖,培育奶农组织,理顺利益关系,强化奶农培训,提高养殖水平,强化生鲜乳收购站监管,确保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到现在,原奶市场连续出现了非常大的价格波动。一直在玩“过山车”。自去年9月份奶价开始大幅上涨,而进入到2008年4月份后,奶价再次下跌。在这次原奶市场波动中,受损失最大的是奶农。从整体情况来看,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的原奶销售价已经到了生产成本底线。甚至出现养牛赔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原奶价格的稳定关系到中国奶业的发展大计,更关系到几千家乳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几百万奶农的生计和数亿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及生命安全。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奶牛存栏约为1470万头,饲养奶牛的农户约为210万户,奶牛业的产值达到673亿元,初步形成了专业齐全、合理配套的中国奶业产业体系。因此,建立有效的我国原奶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但可以给企业、奶农和消费者带来倍增的效益。而且有利于建立更完善、  相似文献   

15.
去年9月发生的婴幼儿奶粉事件对我国奶业产生了严重损害,乳制品消费萎缩,加工企业经营困难,奶牛养殖亏损严重。紧接着。国际乳制品价格大幅下滑,乳制品进口显著增加,进一步加剧国内奶业的严峻形势。进入2009年.虽然乳制品进口继续增长.但是随着乳制品消费市场逐步恢复.乳制品行业的经营形势逐渐好转.然而奶农处境依然十分艰难.生鲜乳收购价格连续下跌,一些奶农被迫倒奶宰牛.退出奶牛饲养,各方应该共同关注和支持生鲜乳生产基础的调整和重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对原料奶收购价格实行由政府主导,奶农、加工企业和奶协共同参与协商,工商部门备案的原料奶购销合同定价机制,对于稳定奶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报刊文摘     
加拿大奶农要求政府干预乳制品进口2005年5月11日,来自加拿大各地的奶农携带了3.5 t脱脂奶粉给他们的总理以及4位政府大臣(包括农业部长、国际贸易部长、加拿大边境服务代理以及财政部长),此举是为了告诉政府要员,乳制品的进口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加拿大乳制品委员会的总裁Jacques Laforge称,目前加拿大进口各种乳制品都没有受到抑止,进口量已经威胁到国内的乳制品市场。加拿大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限制乳制品的进口,奶农们所需要的是政府的决心。根据WTO的条款,任何国家在考虑到全球竞争的时候,都有权利限制进口。乳制品生产者们…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奶业高度发达.生产力极高。为规划奶业有序发展.以色列政府出台了“配额”调控制度.将奶业控制于社会需求的框架下合理发展.兼顾各行业的利益。如牛奶价格定价机制:每三个月评估一次,牛奶价格与饲料原料价格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原料价格涨价.则牛奶价格上涨,保证奶农合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奶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该区域内资源与经济状况,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探究经济一体化对该区域奶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一体化既为山东省奶业发展带来产业结构整合、乳制品消费增加和生产成本降低等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生鲜乳价格降低和奶农"倒奶卖牛"等严峻挑战。为此,建议山东省促进奶牛规模化养殖,重视乳制品质量监督,同时建立行业风险价格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伴随伊利、蒙牛乳产品价格的全面上调,中国乳业最终实现了酝酿已久的集体涨价计划。由此,人们“每天一袋奶”的生活方式变得不再轻松。然而,依靠上调成品牛奶价格以缓解成本压力的企业.和原奶收购价得以提升的奶农们是否就此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