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玉米上危害逐渐加重.特别是2008年玉米自6月下旬玉米出苗以来,降雨频繁并出现了高温、高湿天气,再加上种植的玉米品种单一,导致今年玉米褐斑病的严重发生、危害和流行,这种病害如果在玉米生长初期发病而不对其采取措施,最后就会造成玉米绝种;  相似文献   

2.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如果在玉米生长初期发病而不对其采取措施,最后就会造成玉米绝产。中期已长出玉米穗时发病,会使玉米大幅度减产。玉米生长晚期发病的话,则会出现子粒不饱满的症状,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对玉米褐斑病必须高度重视,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3.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属鞭毛菌亚门集壶菌属)性病害,我省及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品种、种植结构和气候变化,玉米褐斑病正逐渐上升为玉米的一种主要病害。今年进入七月份以来,据我站在刘营、张虎庄、赵王固等实地调查,今年玉米褐斑病发生偏重。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病害偏轻,土壤贫瘠地块发生偏重。  相似文献   

4.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往年在望都是玉米病害中的次要病害,今年由于7月份以来降水频繁,连续阴天,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使玉米褐斑病发生流行,给我地区玉米造成不少损失,结合实际简单介绍玉米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是太原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市年种植面积在4667~6667公顷。其中食用葵l720公顷以上,油葵为3213公顷左右。播种面积占到油料作物的40%,但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原因是:大多数品种抗病性较差,生产上又没有坚持合理轮作,导致向日葵多种病害不同程度地加重。褐斑病是其中之一,在全市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重发病年份使产量损失30%~50%,对我市向日葵生产已形成威胁。为了寻求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我们于2001~2004年对这一病害的为害情况、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冯兴跃 《河南农业》2011,(12):28-28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危害较重,温暖潮湿区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玉米密植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种植密度越来越大,造成玉米田通风透光能力越来越差,严重影响田间的温湿度,使田间的温湿度随密度的增大而逐年增加,加上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玉米品种抗病性参差不齐,使玉米病害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玉米褐斑病、小斑病,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减产70%左右。褐斑病一般在玉米12片叶前发生比较严重: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8.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过去在安阳县玉米上很少发生或者发生很轻,但是近年来该病发生危害连年加重。已成为安阳县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轻者叶片组织发黄干枯,重者整株死亡。对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较重的一种玉米病害,玉米植株发病轻者结苞小,产量低,重者则不结苞,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发生为害较重,温暖潮湿区域发生较多。有些年份突然流行,重者可引起毁种。2004年玉米褐斑病曾在灵寿县  相似文献   

11.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石家庄市常年玉米种植400万亩左右,近几年每年玉米褐斑病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一般发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田块病株率达到.50%060%,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1发病症状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的中后期病害,一般从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发病高峰: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鞘和叶片,也可危害茎节和苞叶,  相似文献   

12.
玉米褐斑病(Physoderma maydis Miyabe)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新病害,多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生,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严重时叶片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危害较重。温暖潮湿区发生较多,有些年份在制种玉米地突然流行,重者可引起毁种,危害玉米和类蜀黍属植物。  相似文献   

14.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生的玉米新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于近几年玉米种植品种,种植结构和气候的变化,玉米褐斑病正逐渐上升为一种玉米主要病害。进入七月份后,由于降雨较多、温度升高,会导致该病在玉米田大面积流行。随着玉米生长发育和植株的增高,将大大增加防治难度,如不及时防治,势必对玉米产量形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的一种玉米病害,发生蔓延快,危害严重,在全国各玉米区均有发生,对产量影响很大,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为害较重.其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来危害玉米较重的一种病害,2004年在任丘市首次发现后这两年又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一般长势弱的田块,抗病能力弱,病害发生严重;秸秆还田地块,菌源积累多,病害发生严重。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长达12片叶以后发病轻。发病部位多在玉米的第五叶以上雌穗以下。  相似文献   

17.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上玉米种植品种和气候条件适宜,玉米褐斑病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文介绍了2014年馆陶县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情况,详细叙述了玉米褐斑病典型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生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丰县近年来玉米上逐年加重的褐斑病,对其发生特点、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