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2年3月在泸西县某奶山羊养殖场,发生了一起初生羔羊以腹泻为主,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综合分析后,初步诊断为羔羊痢疾,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发病情况2012年3月,该养殖场共饲养400多只奶山羊,从3月4日开始,第一天羔羊死亡3只,以后陆续出现,至3月9日共死亡32只,死亡的多数为2~3日龄羔羊,有4只为3~7日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2004年8月初,锦州市义县某养羊户饲养小尾寒羊560只,其中成羊286只,1~3月龄羔羊274只。从2004年8月2H开始,羔羊中陆续有一部分出现下痢、血便症状。随后又有多数羔羊发病,至8月19日,发病羊数量达到253只。其间,怀疑是羊细菌性腹泻,用链霉素、氟哌酸治疗虽然有一点止泻效果,但病情不见根本好转,陆续有36只羔羊死亡,于是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病情况 2008年4月份,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某羊场发生了一起7~10日龄羔羊以高热、精神沉郁、四肢僵硬、运动失调、肘和腕关节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据畜主介绍,饲养的300只羔羊,发病3~4天后,死亡70只,死亡率为23.3%,对发病羊用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2008年4月份,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某羊场发生了一起7~10日龄羔羊以高热、精神沉郁、四肢僵硬、运动失调、肘和腕关节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据畜主介绍,饲养的300只羔羊,发病3~4天后,死亡70只,死亡率为23.3%,对发病羊用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5.
羔羊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本文分析了羔羊腹泻的发病机理,从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2个方面分析了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对于病情轻微的羔羊,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口服庆大霉素2~5 mL,六环素1~2 mL,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用于补液,2次/d;对于病情严重的羔羊,积极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和1.4%碳酸氢钠,比例为4∶3∶2,加入2~5 mL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 1994年3月,山丹马场四场发生沙门氏菌引起的羔羊群发性血痢,春季羊群所产羔羊几乎全部发病,大都在产后2~3天出现腹泻等症状,并迅速转为血痢,西药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羔羊死亡率高达37.22%,造成较大损失。笔者采用郁金、附子等多味中草药组成郁附止泻汤,结合西药对症治疗,共治疗羔羊268只,除6只病情较重的羔羊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7.76%,再无复发,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病特点该病流行于产羔季节,随产羔开始而发病,产羔结束而终止。在一个生产母羊群中产羔数在1/4时开始发病,随着所产羔羊的增多发病率增加。在产羔中、后期发病率达85%,初产母羊所产羔羊几乎是100%发病。一群产羔母羊群中只要出现1只羔羊发病,很快殃及全群2~7日龄羔羊。最急性者出生后12~24小时内就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8月,浙江省某波尔羊场l~3周龄波尔山羊发生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检验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为主的混合感染。通过选择敏感药物对发病羔羊进行治疗,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病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现有基础母羊50余只,所产1~3周龄羔羊40余只,其中表现临床症状的有16只。发病率为40%,死亡7只,病死率为43%。发病后,该场技术人员曾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理想。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2.1临床症状病羊精神萎顿,拱背,消瘦,持续性腹泻,严重者…  相似文献   

9.
张建 《兽医导刊》2012,(6):64-65
(一)发病情况某饲养场饲养海门山羊215只,其中羔羊88只,成羊127只。于2011年11月下旬发病,成羊发病13只,死亡2只,羔羊发病52只,死亡8只。(二)临床症状该羊群最开始为急性死亡,多见于哺乳羔羊,突然发病,出现寒战、虚弱、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有部分成年羊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1℃~42℃,咳嗽,鼻孔常有出血,有时混于粘性分泌物中。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粪便全部变为血水。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情况 经过入场到户深入调查,我县羊只2008年饲养量达到14万只,现存栏有6.4万只,其中羔羊4万只,羔羊发病3020只,其中因腹泻发病1579只,因腹泻死亡744只,羔羊腹泻发病率达52.3%(1579/3020),死亡率达47.1%(744/1579)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1羔羊发病情况 本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3日龄发病最多,死亡率高达69.2%,笔者在新疆伊犁地区了解到,2~4周龄羔羊也频频发生本病,虽病情较缓,但不易好转,最后引起羔羊死亡,先后用止泻药、抗菌药、消炎药、解毒药等药物治疗,都不见治愈,并且复发后下痢更严重,后改用中药治疗,结果羔羊病情好转,最后得到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2.
羔羊腹泻是引起羔羊大量死亡的多发疾病之一,以产后3~4天及4~5周龄羊发病较多。一般流行于冬季产羔旺季。近来,笔者采用中草药治疗法对羔羊腹泻进行分型诊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8月 ,本防治站接诊 2起共 9只羔羊痢疾病例。因送诊不及时 ,经综合诊治 ,仅治愈 6只 ,死亡 3只。羔羊痢疾是由产气荚膜杆菌、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 ,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流行 ,将会给养羊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引起广大养户的高度重视。现介绍羔羊痢疾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1 流行病学羔羊痢疾主要危害 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 2~3日龄发病最多最严重 ,秋冬季最易发病流行。2 临床症状羔羊痢疾以剧烈腹泻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病初 ,羊羔不吮奶 ,精神沉郁 ,拉出灰白或黄白色粥样粪便 ,随病情加…  相似文献   

14.
某养殖场饲养山羊173只,其中2~4月龄羔羊58只。2013年3月17日,5只羔羊腹泻,有的羔羊拉血便。按羔羊痢疾用长效土霉素肌肉注射,同时灌服磺胺脒,没有效果。又改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不仅不见好转,而且发病羊逐渐增多,并开始出现死亡。至3月26日,发病羊已增加到35只,死亡4只。  相似文献   

15.
我县自3月份以来主要是梅雨,湿热天气,昼夜温差较大。某养殖户当时有成年羊62头,断奶和哺乳羔羊53头。3月中旬,先在一圈舍的哺乳羔羊中发病,随后临近羊舍也发病,发病率高达65%,病死率达23%,主要以羔羊不食呕吐,腹泻,腹胀,卧地不起后相继死去,成年羔羊无明显临床症状。经过主述、现场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魏氏梭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1主要症状精神萎靡,腹泻,排水样粪,粪色多样,有黄绿色,灰白色或黄白色,后驱被粪便污染,少数羔羊粪便糊肛,发出尖叫声。病羔羊体温升高,达41~42℃。病后期,羔羊有的排带血稀粪或血便,严重脱水,多在昏迷中死去。有的羔羊腹胀不腹泻,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角有白沫。病后期呈游泳状,死后呈角弓反张。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2017年5月肃南县一养殖户饲养的约120只母羊,所生产的95只羔羊,出生3天后陆续发病,已死亡19只。2临床表现疾病初期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下降或停止吃乳。有的羔羊发生持续性腹泻下痢,粪便有的稀薄如水,有的稠如面糊,其中含有粘液、血液和气泡,同时伴有恶臭,羔羊脱水严重,病程较短,很快死亡。有的羔羊腹胀但不腹泻下痢,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体温不升高、24h内死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情况2014年3月,河北省馆陶县某羊场有山羊125只,由于管理不当,再加上舍内卫生条件差,3月份有13只羔羊在出生5天内发病,发病率达到10%。因养殖者用药不合理,7只羔羊相继死亡。2临床症状羔羊痢疾的潜伏期很短(1~2天,有的甚至仅数小时),发病很快,如不及时治疗,常在发病数小时或着十几小时内死亡。发病初期,羔羊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拱背,随后出现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稀薄如水,有的稠似面糊,呈黄绿色、黄白色或  相似文献   

18.
夏兰 《北方牧业》2005,(17):22-22
<正> 1 发病情况2005年8月,一养羊专业户的两只羔羊出现腹泻、粪便呈粥水样、粪便灰白色,精神萎靡,卧地不起。2 临床症状出生后7天以内的羔羊易发痢疾,且死亡率较高,故该病对羊群繁殖威胁很大。羔羊感染痢疾,潜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顿,垂头弓背,不吮乳。腹胀腹痛,腹泻,粪便呈粥样或水样,颜色呈灰白色、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病羔虚弱脱水,眼球下陷,皮毛粗乱,卧地不起而发生死亡。3 病理变化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充血,发红,溃疡,肠子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瘀血。  相似文献   

19.
新生羔羊痢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素芹 《畜牧与兽医》2002,34(10):47-47
羔羊痢疾在 7日龄内的羔羊多发 ,尤以 2~ 3日龄发病最剧烈 ,是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由于孕羊营养不良 ,羔羊体质瘦弱 ,脐带消毒不严 ,羊舍潮湿、气候寒冷或哺乳不当 ,饥饱不匀而发病。病羊及带菌母羊为传染来源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在产羔初期呈零星散发。症状 :病初羔羊精神沉郁 ,不久发生腹泻 ,粪便呈粘稠或水样 ,颜色呈黄白、黄绿或灰白色 ,恶臭。后期大便带血 ,肛门失禁、眼窝下陷、病羔卧地不起 ,若不及时治疗 ,1~ 2d可衰竭而死。也有的病羊腹胀而不下痢或排少量稀粪 ,呈神经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20.
羔羊痢疾病是初生羔羊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使羔羊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最多,发病最早者可于出生后12小时开始腹泻。严重的羊群发病率高达90%以上.致死率在50%以上。产羔初期常为零星散发.产羔盛期为发病高峰期,随着产羔结束病情也逐渐减少甚至停止。据鉴定.此病病原主要有产气荚膜梭菌B、C、D和大肠杆菌、肠球菌.由这些病原菌混合感染。其致病因素为:①母羊孕期营养不良.所产羔羊体质瘦弱。②气候寒冷.特别是大风雪后产羔.使羔羊受冻。③羔羊未按时吸吮初乳或哺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