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需要量及其饲料的蛋白质价值,一般用可消化粗蛋白(DCP)来表示。此法使用方便。若日粮平衡得好,使用结果也可较满意。但其不足之处亦早已公认,特别当日粮含有较多易在瘤胃中降解的 N(如牧草青贮、尿素等)。估算饲料的 DCP 是将在消化道中表观消失的氮×6.25。它未考虑日粮蛋白在瘤胃中要降解并参加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它不能区分被吸收的氮源终产物:日粮氨基酸、细菌氨基酸、细菌核酸在小肠中分解而形成的嘌呤和嘧啶,还有氨。日粮对于反刍动物的氨基酸营养  相似文献   

2.
1977年 ,英国的Roy等提出了新的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体系 ,随后 ,各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新体系。这些新蛋白质体系的共同点就是把饲料蛋白质分成瘤胃可降解蛋白(RD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 (UDP)两部分 ,前者可被瘤胃内的微生物降解并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MCP) ,因此进入反刍动物十二指肠的蛋白质就由UDP和MCP组成 ,在新蛋白质营养体系中 ,小肠可消化蛋白质是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动物蛋白质需要的基础。而MCP的产生又需要由饲料蛋白质在瘤胃被降解提供氮源 ,所以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是反刍动物…  相似文献   

3.
DCP(可消化粗蛋白)的测定在评估日粮蛋白质价值方面显得很不完善和不尽人意,因为蛋白质在前胃和小肠中的消化有很大差异。 饲料中的蛋白质应分为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和瘤胃不可降解蛋白质(UDP)。通常,人们都愿意将易得的含高UDP或过瘤胃率高的蛋白质饲料加入生长和泌乳的反刍动物日粮中。然而,一旦这些资源缺乏或者昂贵,就要谨慎考虑将降解率高的蛋白质经过热处理或甲醛处理来获得理想的过瘤胃率。世界各国的种种研究表明,在以农副产品为基础日粮,用过瘤胃蛋白质饲料饲喂反刍动物可以提高其生长及泌乳期间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沿用粗蛋白质体系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来研究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种理论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是这种理论忽视了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在消化生理上的差别。反刍动物由于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 ,在瘤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等微生物 ,使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经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后 ,到达小肠中的蛋白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 (MCP)、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 (UDP)以及很少量的内源性蛋白质 (ECP) ,这三…  相似文献   

5.
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因其涩味降低反刍动物采食量,故通常被归类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单宁可与蛋白质结合,抑制蛋白质被瘤胃过度降解,增加了蛋白质在后肠道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反刍动物对氮元素(N)的利用率。此外,研究表明单宁在调控瘤胃发酵和抑制甲烷排放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N-羟甲基-DL-蛋氨酸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主要表现在瘤胃微生物对降解蛋白质 (RDP)的需要和十二指肠对饲料蛋白质需要两个部分。微生物蛋白质可满足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需要的 30 %~ 40 % ,其余则由非降解蛋白质 (UDP) (又称过瘤胃蛋白质 )来满足。众所周知 ,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关于反刍动物利用氨基酸的研究 ,最初只是从瘤胃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考虑 ,但对于高产反刍动物 (如高产奶牛 ) ,仅靠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菌体蛋白质 ,尚不能满足其对蛋白质的需要。由于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瘤胃发酵降解功能 ,如果在饲料中直接添加未经保护的氨基酸 ,则在瘤…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了解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的数量,营养学家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利用体系,即代谢蛋白质体系.反刍动物蛋白质来源于微生物蛋白质(MCP)、过瘤胃蛋白质(RUP或UDP)及极少量的内源蛋白质(ECP).对代谢蛋白质组分的营养调控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更好地掌握反刍动物对代谢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1 旧体系及其缺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由其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程度决定,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沿用粗蛋白质(CP)、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V)三种方法至今。这三种评价方法在当时条件下,对指导中等生产水平的反刍动物饲养效果较好。然而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更深入的探讨,旧体系已暴露出许多弊端。11 CP体系是以日粮中氮的含量为基础进行评定的,忽视了蛋白质可被反刍动物消化、吸收、利用的情况。12 DCP体系是以瘤胃降解率为基础的,其主要问题是无法将瘤胃非降解蛋白质和微生…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体系是粗蛋白(CP)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多年来奶牛业也在沿用这一体系。对于猪、鸡等非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是评价生物学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调控是以反刍动物氨基酸的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小肠吸收氨基酸含量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改变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和添加生物制剂调节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通过日粮可发酵能、能氮平衡和瘤胃微生物环境控调微生物蛋白质;通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调控小肠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
问  在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品       质及蛋白质需要量的讨论中 ,常见有旧体系和新体系的提法。请问 ,这两者有何不同 ?新体系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如何 ?(李华生  柳州市 )答 旧体系是以粗蛋白、可消化蛋白、蛋白质当量及酸性洗涤不溶氮等指标来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质量及衡量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但由于这些指标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反刍动物氮代谢的实质。所以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许多国家相继提出了评定的新体系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瘤胃降解与非降解蛋白和美国的可代谢蛋白质以及我国的小肠蛋白质营养体系 ,这…  相似文献   

12.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奶牛饲养标准的新蛋白质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于对反刍家畜蛋白质代谢研究的不断深入,奶牛的产奶水平不断提高,发现旧的可消化粗蛋白或粗蛋白体系与实际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1)可消化粗蛋白体系没有考虑瘤胃微生物的产生量,以及微生物所需要的可利用能和氮;(2)尿素等非蛋白氮的表观消化率依赖于尿素转化为微生物蛋白的量和未消化的微生物蛋白质量;(3)未考虑进入真胃的饲料蛋白质量和氨基酸组成。目前国际上对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研究和了解还很不够。但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已提出一些新体系,如英国Roy等(1977)和ARC(1980)的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法国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评定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7年,英国的Roy等提出了新的反刍动物蛋白质体系,随后,各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各个新体系虽名称不同,但基本观点都是把饲料蛋白质分成瘤胃可降解蛋白(RD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UDP)两部分,前者可被  相似文献   

15.
动物蛋白质需要参数及评价体系是科学饲养的基础,更是提质增效的依据。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评价体系和需要参数与单胃动物有着很大的不同,从粗蛋白质(CP)到可代谢蛋白质(MP)的递进过程,是一种改进和提高。MP考虑了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反映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殊性。采用MP体系能全面地评价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可提高饲料的利用效果。文章围绕肉羊的蛋白质需要量及测定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因其涩味降低反刍动物采食量,故通常被归类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单宁可与蛋白质结合,抑制蛋白质被瘤胃过度降解,增加了蛋白质在后肠道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反刍动物对氮元素(N)的利用率。此外,研究表明单宁在调控瘤胃发酵和抑制甲烷排放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01,(6):18-19
过去反刍动物蛋白质研究和应用经历了粗蛋白(CP)、可消化粗蛋白(DCP)、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和非降解蛋白(UDP),最近又发展到小肠吸收蛋白质(ACP)和氨基酸新体系及其计算机估测模型,并可望应用到新版的NRC体系中。现简单介绍一下新体系的主要内容。一、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可发酵能量是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第一限制性因子,并以此建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估测公式。各国的估测公式不尽相同,我国冯仰廉认为每kg可发酵有机物(FOM)合成168gMCP,或每kg可消化有机物(DOM)合成144gMCP,或每奶牛能量单位合成40gMCP。其…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奶牛的蛋白质营养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饲料蛋白质价值评定的新方法,它将取代近百年来的传统可消化粗蛋白质体系。美国Burrsughs 等(1971)提出了代谢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指在肠道中被吸收的瘤胃非降解蛋白质和微生物蛋白质。法国 INRA(1978)提出了反刍动物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PDI)。英国1980年 ARC饲养标准,蛋白质需要量用瘤胃可分解粗蛋白质和不可分解的粗蛋白来表示。总而言之,蛋白质评定新体系的核心是将日粮蛋白质分解成在瘤胃中可降解的和非降解的两部分。见图。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是反刍动物日粮中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在反刍动物营养中,日粮蛋白在瘤胃中降解是一种低效的营养过程。在有些条件下仅靠饲喂高蛋白日粮也不一定能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为了减少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损失,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过瘤胃值(斯钦,1996)。研究发现,单靠增大过瘤胃蛋白的量,并不一定能保证家畜增产,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研究逐渐向数量化、模型化发展 ,重点转向小肠吸收氨基酸的配比及其平衡关系的研究。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供应量及其模式是影响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吸收和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也是氨基酸平衡调控的主要目标 (王洪荣 ,1 998)。小肠内氨基酸充足的供应和平衡的模式 ,可降低粗蛋白质进食水平 ,提高氮利用率 ,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氮量。反刍动物小肠可吸收氨基酸主要来源于 3个部分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 (包括小肽 )和内源分泌的蛋白质。因此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供应的调控也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 ,但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