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适于云南高原麦区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以云杂3号(C49S-87/98YR5)、云杂5号(K78S/01Y1-1069)为材料,在1997-2005年大面积生产制种中,对与制种纯度和产量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制种实践及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极显著地影响制种产量,云杂3号、云杂5号的最佳父母本行比分别为2:8和2:6;对于C49S-87,为确保制种纯度和制种产量,制种以利用前3个分蘖穗为宜;叶龄、叶枕距、幼穗长度等均可作为制种中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形态指标;不育系C49S-87和K78S的制种实践表明,不育系本身的育性参数和异交结实性对建立高效制种技术起决定性作用。2003年以来,已建立了一套基于K78S的简易、高效、低成本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制种产量稳定在3750kg/hm。(不含该面积上的父本产量),制种纯度稳定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两优21既是用水稻光温敏不育系SE21S(光补S—1)与恢复系明恢86配组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优、较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省肥易种等优点。2000年通过福建省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93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优932是用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W9593S与胜优2号组配成的杂交中籼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中感-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中上,较易制种。2002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8-2002。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陆两优10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两优106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优质两用核不育系陆18S与广亲和恢复系K106测配而成,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2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宝麦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麦3号优质小麦[原名秦优3号,系谱号为91(36)6-8-1-3-5-6]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由昌农921/晋农192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该品种1998年出圃,2003年9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6.
培两优210是一个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好、适应性广、较易制种的优质中晚稻新组合。2001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两优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31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中育 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小麦新品种。 1 990年以中育 3号为母本 ,以鲁麦 1 4号为父本杂交 ,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多代选择 ,于 1 995年育成。该品种 2 0 0 0年 9月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 8月通过了全国品种审定。1 特征特性中育 6号属半冬性 ,中早熟 ,半矮秆 ,抗锈 ,抗倒高产品种。该品种幼苗葡伏 ,生长健壮 ,叶片较窄 ,叶色深绿 ,株型清秀 ,抗逆性好。成穗数较多 ,穗长方形 ,长芒 ,白壳 ,白粒 ,籽粒椭园形 ,半角质。成熟期与豫麦 2 1号相近。1 .1 抗病性好 该品种高抗条锈病 ,中抗叶锈病 ,苗期病害 (纹枯病…  相似文献   

9.
用培矮64S与茂三组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培杂茂三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2000年通过广东省审定,并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  相似文献   

10.
培杂南胜3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用培矮64S与南胜3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2016,(1):80-81
玖两优3号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33S与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的先恢207配组育成的两系中熟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短、矮秆、抗倒力强、米质较好、抗逆性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13.
茂杂29是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两用核不育系228S作母本,用带粳缘的籼稻恢复系茂恢2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香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50%,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强,米饭有花香味,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宁春2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春27号(原代号84-44-3),是宁夏固原市农科所选用当地推广良种宁春10号的姐妹系74-42作母本,地方农家种红芒麦为父本杂交又与甘肃引进优系会706-2复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北育南繁,水旱交替选育,于1994年育成。1998年4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5.
薛国典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U004-U004
豫麦70号(内乡1 88)是河南省内乡县农科所以绵阳84- 2 7与内乡82 C6的杂种F1为母本,以豫麦1 7号(内乡1 82 )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熟、广适小麦新品种。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 0 0 3年通过国家审定。1 特征特性1 .1 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青绿,旗叶上举,株型适中。株高80 cm左右,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伏力强。穗长方形、长芒、护颖白色、无茸毛、椭圆形、斜肩、嘴锐形、脊不明显。穗长1 0 cm左右,每穗结实小穗2 0个左右,不育小穗1~3个,中部小穗结实3~4粒,平均…  相似文献   

16.
南两优红3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南11S与优质红米新品种南红3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红米新组合,具有株型适中、耐肥抗倒、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2019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由湖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伍优 133(金 2 3A×P133)适应性较强 ,丰产性较好 ,米质优、口感好 ,制种易获高产 ,2 0 0 2年 2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双两优1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不育系双8S与恢复系0293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和生产中表现株型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高产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云光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敏核不育系蜀光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808配组而成的云光14号,具有高产、米质优、口感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好、适应性强、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2000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作物研究》2002,16(3):152-152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原名“化杀 3号”,母本为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5号 ,父本为双低油菜新品系 74 2。 1997年春配制组合 ,同年秋进行产量鉴定 ,比湘油 13号增产 16 .7% ,1998~ 1999进行品比试验 ,产量比湘油 15号增产 14 .3% ,生育期长2 d。2 区域试验情况(1)国家 (长江中游区 )油菜区域试验。 2 0 0 0~ 2 0 0 1年度 ,平均产量 2 5 6 8kg/hm2 ,比对照增产 17.5 3% ,增产极显著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一位。2 0 0 1~ 2 0 0 2年度 ,产量比对照增产 2 6 .93% ,达极显著水平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一位。(2 )湖南省区域试验。 1999~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