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构建新城疫与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VLP),试验以目前流行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为研究对象,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3种重组杆状病毒,分别为rBV-M、rBV-HN及r BV-FHA,并以适当比例感染悬浮昆虫Sf9细胞,经蔗糖密度梯度纯化后获得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同时采用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对嵌合型病毒样颗粒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嵌合型病毒样颗粒以新城疫病毒M蛋白作为颗粒骨架,插入了新城疫病毒HN蛋白和经F蛋白胞内域融合的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电镜下观察纯化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具有完整的囊膜结构及纤突,该颗粒具有结合两种阳性血清的能力。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包含有新城疫病毒M蛋白、HN蛋白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并且保留了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225-1233
为了构建具有天然构象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 75/1株病毒样颗粒,本试验扩增了Nigeria 75/1株M、F和H基因,并分别克隆至双启动子载体pFastBac~(TM) Dual中,构建含有双目的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TM) Dual-2M、pFastBac~(TM) Dual-2F和pFastBac~(TM) Dual-2H;测序正确后转化至DH10Bac~(TM) 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获得穿梭质粒rBacmid-2M、rBacmid-2F和rBacmid-2H;将其分别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pFB-2M、rpFB-2F和rpFB-2H。以鼠抗M、H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多克隆抗体与绵羊抗PPRV阳性血清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可见特异性荧光;以3种重组杆状病毒共感染昆虫细胞Sf9的方式组装病毒样颗粒,放大培养后进行病毒样颗粒纯化。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样品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38 000,59 000,68 000左右的条带,表明基质膜蛋白与2种囊膜糖蛋白成功组装出病毒样颗粒,且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本试验为后续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病毒样颗粒疫苗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蛋白、类病毒脂质体和病毒样颗粒,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相应的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3种抗原包被所建立的ELISA方法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但单独表达的HA蛋白和类病毒脂质体特异性更好,而且类病毒脂质体有更高的免疫反应性,与灭活全病毒相比安全性更高,故在H5N1亚型AIV抗体水平检测方面更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经RT-PCR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PFV/Restock/1/34(H7N1)1.7kbHA基因的cDNA,将其克隆到pMD18-T中并测序。在去除编码HA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后,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筛选到重组质粒命名为pBlueBacHisH7HA,测序正确后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Bac-N-Blue^TM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挑取蓝色蚀斑,经三轮蚀斑纯化,获得数株重组杆状病毒rpBlueHisH7HA。提取重组病毒DNA,经PCR证明目的基因片段已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血凝实验、SDS-PAGE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HFive细胞中获得了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现有的商品化灭活苗无法完全保护免疫鸡免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感染。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优于灭活苗,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H9N2亚型流感病毒VLP疫苗制备的方法。将优化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NA基因和未优化的HA、NA基因分别插入到pFastBack~(TM)Dual载体中,得到相应的重组供体。然后将这些重组供体转化至含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粒。将重组杆粒转染Sf9昆虫细胞,红细胞凝集试验、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优化的HA、NA基因编码的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获得了成功表达。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上清的浓缩液,能检测到VLP。结果表明,本研究在Sf9昆虫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蛋白,并形成了VLP,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VLP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城疫病毒样颗粒载体平台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禽流感H9N2株HA、禽4型腺病毒Fiber2嵌合至新城疫病毒样颗粒载体表面进而构建“新流腺”三联嵌合型病毒样颗粒(ND-AI-FAdV4 cVLPs)。PCR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BV-cFiber2;透射电镜结果显示,ND-AI-FAdV4 cVLPs直径约为100 nm、含有囊膜的空心蛋白颗粒;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各组分蛋白均正确表达。本试验为新城疫、禽流感和禽腺病毒病的安全、高效病毒样颗粒新型疫苗候选株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病毒RNA,RT-PCR克隆全长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并进一步克隆HA的主要抗原区HA1基因.将HA1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与谷胱苷肽(GST)融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GST-HA1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ELISA检测发现,GST-HA1只能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发生反应,而与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无交叉反应.进一步将纯化的融合蛋白与佐剂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体内产生了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制备的HA1蛋白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禽流感病毒的鉴别诊断和禽流感疫苗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F、NP、M和HN基因在昆虫细胞内的共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构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通过PCR的方法将F48E9株新城疫病毒F基因上的StuⅠ位点和NP基因上的XbaⅠ位点进行突变,扩增出全长的F、NP以及F48E9株新城疫病毒M和HN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再将F、NP、M和HN基因依次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eAB4上,F基因和M基因均在p10启动子的操控之下,NP基因和HN基因构建到两个polyhedrin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eAB4-F-NP-M-HN。pAeAB4-F-NP-M-HN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e-F-NP-M-HN。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72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Western blot分析显示:M、NP、F和HN蛋白在培养上清中得到了共表达,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感染细胞内只检测到了HN蛋白的表达。这表明M、NP、F和HN蛋白在昆虫细胞内共表达可以自我装配成病毒样颗粒,并且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到培养基中。该重组杆状病毒的获得为研究新城疫病毒各结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确定病毒粒子出芽的驱动力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病毒样颗粒(VLPs),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分别单独表达H5亚型AIV血凝素(HA)及共表达HA和基质蛋白(M1),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DS-PAGE、western blot和血凝试验等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共表达HA和M1的重组蛋白可以形成VLPs,而单独表达HA未观察到VLPs;表达的重组蛋白HA和HA-M1均能够凝集鸡红细胞,血凝效价分别为1∶27和1∶28。结果显示该方法获得的AIV结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抗原活性,从而为禽流感VLPs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猪群中猪流行性腹泻(PED)抗体水平,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含有PEDV 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 Bac-PEDV N并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用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PEDV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与Western Blot的符合率为91.3%,说明该方法适用于PED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了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HA蛋白、类病毒脂质体、病毒样颗粒,分别作为抗原进行包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1N1猪流感病毒抗体.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表达的HA蛋白和类病毒脂质体特异性良好,但是病毒样颗粒不能区分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类病毒脂质体作为抗原的敏感性最好;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抗原的重复性好,ELISA实验的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4℃可至少稳定保存1年.综上所述,类病毒脂质体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与灭活全病毒相比有更好的安全性,在抗体水平测定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了我国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Xingjiang/1/96(H14N5)的核蛋白(NP)基因,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核苷酸序列与鸭源的标准H14N5毒株几乎完全一致,与其它毒株则有较大差异,说明该鸡源分离株与鸭源毒株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将NP基因定向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再与杆状病毒线性DNA(BAC-N-BlueDNA)共转染于Sf9昆虫细胞中,经过三次蚀斑筛选,获得重组病毒rB2。用其细胞表达产物裂解后作SDS-PAGE蛋白电泳、Western-blot和dot-ELISA,结果表明NP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获得了表达。同时用表达产物作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与现行标准禽流感琼扩抗原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表达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神经氨酸酶(NA)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AIV N6基因序列(登录号:MG434500)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贵州地区分离的H6N6亚型AIV贵州株进行N6基因PCR扩增,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6,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His-N6重组蛋白,将诱导产物超声破碎离心后,利用镍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蛋白进行双重鉴定,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通过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结果显示,AIV贵州株N6基因编码区长1 380 bp,可编码459个氨基酸,其中175-207 bp缺失33个核苷酸;重组质粒pET-32a-N6经双酶切鉴定分别获得大小为5 900 bp左右的载体条带和1 380 bp左右的目的基因条带,成功构建了pET-32a-N6重组质粒;蛋白超声破碎后经SDS-PAGE发现,重组蛋白主要存在于沉淀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0 ku,与预期结果一致;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双重鉴定,均在70 ku处出现条带,说明纯化的蛋白为重组蛋白pET-32a-N6,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重组表达蛋白分别被His抗体和兔源抗N6多克隆抗体所识别。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高于1∶3 200。以上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表达了H6N6亚型AIV的N6基因,所制备的N6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能被His抗体和兔源抗N6多克隆抗体所识别。  相似文献   

14.
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存库,为了研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水禽致病性的分子基础,研究构建了DKHB/49/05的8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用Trizol从含A/duck/HuBei/49/05株病毒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PB2、PB1、PA、HA、NP、NA、M、NS基因片段,将其分别克隆至pBD载体中。利用8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将重组的pBD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了该病毒,并命名为R-DKHB。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获得具有天然构象和活性良好的禽呼肠孤病毒(ARV)σB和σC蛋白,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共表达σB和σC蛋白,并对其活性进行鉴定。根据NCBI数据库中ARV σB和σ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两个基因克隆至pFast-Dual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重组穿梭杆粒。通过转染sf9细胞,筛选到含有σB和σC基因的重组病毒。将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通过优化接毒量和收获时间等参数,确定最佳表达条件,在sf9细胞中高效共表达σB和σC蛋白。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在sf9细胞中共表达了ARV σB和σC蛋白,并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本试验结果为开发鉴别诊断试剂以及ARV颗粒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pMD18-T—HA阳性质粒中扩增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1基因,并亚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将筛选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BlueBacHisH7-HA1,与线性化杆状病毒DNA(Bac—N—Blue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挑取蓝色蚀斑,经3次蚀斑纯化,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pBlue-HisH7HA1。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HA1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抗原特异性试验证明,重组HA1蛋白与鸡H5、H9亚型AIV抗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血凝试验证明,重组HA1蛋白具有良好的血凝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华南地区分离到的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流行株NP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制备H9N2亚型AIV NP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将1株H9N2亚型AIV的NP基因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NP蛋白原核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同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并比较NP蛋白在两种表达菌中的表达量,进一步优化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等条件,提高蛋白的表达效率。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NP蛋白进行纯化,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以纯化的NP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对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进行鉴定,通过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试验成功构建pET-32a-H9N2-NP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重组NP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重组NP蛋白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水平远高于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其大小约73 ku。诱导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重组NP蛋白在37 ℃、IPTG终浓度为1 mmol/L诱导7 h时的表达量最大,且通过镍柱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均表明,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高效地与H9N2亚型AIV发生特异性结合。间接ELISA测得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409 60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兔抗NP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表明N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今后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已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克隆引物。自H5N1阳性病料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采用高可信度DNA聚合酶,经PCR扩增NP基因,采用Invitrogen定向表达系统进行克隆表达,纯化获得N末端携带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NP蛋白,分子质量约66.0ku。采用单克隆抗体和阳性血清经ELISA、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NP蛋白在ELISA分析中均能与阳性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但在免疫印迹分析中仅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一株鼠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中扩增获得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基因,将其克隆入pET32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将原核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获得抗NP的特异性多抗,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该表达产物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将该产物纯化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检测SeV感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H1N1流感病毒、H9N2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交叉试验表明:该间接ELISA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这为实验动物仙台病毒抗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