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射阳县不断改变稻麦传统种植模式,探索稻经和稻菜新模式,其中早春马铃薯+水稻的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累计示范面积105hm2,有利于预防马铃薯栽培连作障碍,提高了马铃薯和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在早春马铃薯栽培的地块选择、种子准备、栽培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提出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为充分发挥隆化县北部如张三营镇(属于冀北冷凉山区,历年各月>10℃气温初日4月25日,终日10月2日,间隔162 d,积温2 975.8℃;历年霜冻初日9月21日,终日5月10日)独特的区位自然优势,帮助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示范推广"春茬马铃薯秋茬饲草(燕麦)"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既能生产错季马铃薯又能化解后茬单一生产娃娃菜的市场风险,并能为养殖业提供优质精饲料。  相似文献   

3.
柠条是干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适应性、抗旱性很强[1]。为促进柠条人工林更新复壮和发挥最大生态效益,本文选择对28年生的柠条灌木林进行0 cm、5 cm、10 cm 三种不同留茬高度处理。结果表明:(1)柠条萌蘖性极强,首次平茬后植株生长迅速,生态效益显著。(2)选择留茬高度10 cm平茬处理方式的效果好于其它两种处理[2]。  相似文献   

4.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马铃薯生产大市,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首位。它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其中万源市、宣汉县、渠县、开江县是我市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常年种植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以种植春马铃薯为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市马铃薯生产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栽培技术的提高和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的完善已刻不容缓,探索一套丘陵山区马铃薯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对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增产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马铃薯生产大市,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首位。它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其中万源市、宣汉县、渠县、开江县是我市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常年种植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以种植春马铃薯为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市马铃薯生产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栽培技术的提高和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的完善已刻不容缓,探索一套丘陵山区马铃薯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对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增产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7a定位试验不同氮肥处理玉米根茬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分别为0、120和240 kg N/hm2 处理玉米根茬(分别用R0、R120、R240表示)在15-20 cm和45-5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根茬C/N为R0>R240>R120。培养条件下,R120和R240根茬的碳矿化速率高于R0根茬,R120与R240根茬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根茬C/N与其培养过程中碳素累积表观矿化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种施氮量处理的玉米根茬在培养过程中有机碳矿化率、潜在碳矿化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添加R120根茬的处理最高,R240次之,R0最低。添加R120和R240根茬显著提高了培养起始时土壤矿质态氮含量。R0、R120和R240根茬在15-20 cm土层土壤中的碳矿化率分别比其在45-50 cm土层土壤中高51.70%、26.41% 和27.84%。在评价根茬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氮等养分循环的作用时,应同时考虑施肥对根茬分解和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8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33),研究了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鄂马铃薯1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马铃薯产量、株高、单株块茎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追肥>底肥。9个处理组合中A3B3C1(密度60000株/hm2,底肥750kg/hm2,追肥150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33390.00kg/hm2,分析发现A3B2C1处理组合(密度60000株/hm2,底肥600kg/hm2,追肥150kg/hm2)可获得最高产量,是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8.
以‘定莜6号’燕麦幼苗为试材,分析了旱盐交叉胁迫下叶片O2·和H2O2产生、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和盐胁迫程度的提高,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调,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表现为SOD、POD和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sA含量下降,CAT活性及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O2·和H2O2产生增加。0.3%的土壤含盐量可显著提高轻度(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65%)和中度(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50%)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SOD、POD和APX的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0.6%的土壤含盐量对轻度干旱胁迫燕麦幼苗叶片的O2·产生速率及H 2O2和MDA含量无明显影响,却使中度干旱胁迫下的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在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35%)胁迫下,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燕麦叶片SOD、CAT、POD、APX活性和AsA、GSH含量显著下降,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明显增加。表明适量的土壤含盐量可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活性缓解 轻、中度干旱胁迫对燕麦幼苗的伤害,而过量的盐分则加重干旱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农业中粮食生产与牧草发展争地矛盾的实际问题,采用马铃薯和燕麦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处理:马铃薯净作、燕麦净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结果表明:马铃薯和燕麦间作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前期营养生长;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的经济产量达43 450.4 kg/hm2,比净作马铃薯经济产量增加28.07%;但间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间作马铃薯块茎产量仅是净作的32.38%.结果初步表明: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一茬收获籽实,一茬收割牧草,这种缓解粮食与牧草生产争地矛盾的粮草间作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选用商品有机肥与其它4种新型肥料配合施用,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施肥模式。以商品有机肥和配方专用肥的施用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大薯率、增加产量。其产量为38807kg/hm2,较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磷酸二铵600 kg/km2)(ck)增产7847kg/hm2,增产率25.3%。因此,在生产中,应加大对有机肥的施用,并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用配方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选择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对化学肥料减量施用。结果表明,在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时,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25%,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是4287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3960 kg/hm2,增产率10.18%;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126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2350kg/hm2,增产率6.04%。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35%,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 km2+化肥减量35%处理的产量是3975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840kg/hm2,增产率2.16%;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 km2+化肥减量35%的产量为38120kg/hm2,较对照增产-790kg/hm2,增产率-2.03%。因此,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应注重对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SSSSSS 【 】 选用了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77.4%;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75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次之,防效为73.6%。  相似文献   

13.
<正> 秋冬茬,早春茬生产是日光温室传统的接茬方式,它能把各茬作物安排在相对比较有利的季节里生产,使日光温室生产安全可靠。日光温室秋冬茬彩椒生产周期为7月下旬至来年3月,春茬西芹生产周期为第二年1月下旬-7月上旬,茬口衔接紧密,充分利用保护地有利条件,使各茬作物在淡季供应市场,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在每年7月份休闲养地,避开7月份高温季节生产风险。 一、日光温室秋冬茬彩椒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总结以滕州为代表的马铃薯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产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滕州市的秋马铃薯生产为研究对象,对产地环境、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覆膜、施肥、浇水、秋延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结果】 本文所总结的技术要点,可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投入有,全面提高二季作区绿色食品秋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效益,适宜在同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秋马铃薯受生长期影响,较春马铃薯生产一直存在虫害重、产量低及品质、效益差等问题,应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俗称西红柿,原产于南美。现在已大面积种植,成为一种主要蔬菜和水果。按不同种植时期分为秋冬茬、冬茬和冬春茬。由於我地冬季气温高寒、弱光,以冬春茬和秋茬为主。在我地春提早、秋延后和春越夏恋秋一大茬栽培是最经济高效的栽培方式。为提早和延后采取保护地栽培技术。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温室育苗、塑料大棚生产的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1)种子消毒。A、温汤浸种又叫热水烫种,它可以杀死附在种子表面及潛伏在种子內部的病菌,用50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地膜烟的生长及烟叶品质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云南旱地烤烟生产在采用地膜栽培技术条件下,NH4+-N和NO3--N不同配比对烟株生长及烟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0%的NH4+-N或NO3--N都对烟株生长及烟叶的品质均产生不利影响;烟叶的产量及上等烟比例有随 NH4+-N比例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烟叶中总糖、烟碱、K的含量随NH4+-N比例的增加而升高,总N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因此,在烟草生产中施用的N肥应注意到两种形态N肥的合理配合,不应只片面强调某一种N素形态的肥料施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盐池县干旱半干旱、中低肥力条件下30000株/hm2、37500株/hm2、45000株/hm2、52500株/hm2、60000株/hm2、67500株/hm26个马铃薯栽培密度的田间试验观测,分析了不同密度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水平与经济效果的差异,种植密度30000株/hm2,无论是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好于其他几个处理,初步认为当地马铃薯栽培密度以30000株/hm2~37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施氮对饲用燕麦间作箭筈豌豆饲草产量和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为阴山南麓地区燕麦间作‖箭筈豌豆饲草水肥高效利用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蒙饲燕1号饲用燕麦和普通箭筈豌豆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阴山南麓地区开展间作田间试验,设置3种种植方式(燕麦间作箭筈豌豆、燕麦单作和箭筈豌豆单作,分别记为OV、MO、MV),研究 3 种施氮水平(0,75,150 kg/hm2,分别记为N0、N75、N150)对饲草产量和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种植方式和施氮水平对饲草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影响均极显著(P<0.01)。不同种植方式下,随施氮量增加燕麦和箭筈豌豆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增加,其中以单作燕麦N150处理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2020和2021年鲜草产量较N0分别提高了45.97%和50.00%,干草产量较N0分别提高了41.72%和43.74%。(2)不同种植方式下,随施氮量增加燕麦和箭筈豌豆的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呈增加趋势,而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降低趋势,总体看以N150处理效果最好,但与N75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植方式和施氮水平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种植方式下,随施氮量增加燕麦和箭筈豌豆的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增加,其中以单作燕麦N15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020和2021年水分利用效率较N0分别提高了33.54%和28.27%。(4)种植方式和施氮水平对饲草植株氮含量和氮吸收量影响均极显著(P<0.01)。不同种植方式下,随施氮量增加燕麦和箭筈豌豆的植株氮含量和氮吸收量均增加,但在N150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降低,其中以间作燕麦N75处理下氮肥利用效率最高,2020和2021年氮肥吸收利用率较N150处理分别提高了28.21%和21.43%,2020和2021年氮肥偏生产力较N150处理分别提高了71.73%和54.30%。【结论】燕麦间作箭筈豌豆模式能提高该地区饲草产量并改善禾本科饲草品质,且在N75处理水氮利用效率优于N150处理,更适于阴山南麓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草地贪夜蛾今年首次在我县玉米上发生,并产生一定危害:春玉米、夏玉米上点状零星发生,秋玉米上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280hm2,重发面积达40 hm2,产量损失在1.4-48%。本文介绍了无为县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了发生特点与防治效果,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可通过基施锌肥的方法来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锌含量。试验以不同基施锌肥用量为处理,筛选最佳锌肥用量。结果表明,适量基施锌肥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过量施用锌肥会抑制产量。综合考虑,在安定区,选择基施ZnSO4.7H2O 30.0kg/hm2为最佳锌肥施用量,可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