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应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本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于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的刈割,每茬次刈割株鲜草重在400~700 g之间,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牧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好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2.
饲用墨西哥玉米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刈割,每茬次刈割鲜草质量400~700 g/株,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优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的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3.
用猪体外两步酶解法测定了不同物候期刈割的多花黑麦草的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并采用全收粪法对上述结果作了验证;最后用18头生长肥育猪作了不同比例黑麦草粉代替麦麸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随黑麦草生长期延长,纤维含量上升,蛋白含量和干物质、能量消化率下降,适宜的刈割期应在抽穗至盛花期之间。草粉的消化能随生长期延长而下降。营养拔节期、抽穗期和盛花期分别为1.6,1.3和1.2兆卡/公斤。据此建议,黑麦草粉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的用量以前期10%,后期15%为宜。  相似文献   

4.
2001-2002年对饲用甘蔗闽牧42在贵州南部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饲用甘蔗闽牧42耐热、抗旱能力特强,较耐寒、瘠,在贵州南部种植能安全越冬,生长天数为254天左右。闽牧42的分蘖能力较强,单株分蘖一般为28个左右,生长速度快,株高60-100cm时开始刈割,年刈割5次,全年鲜草产量可达150t/hm^2左右。鲜草品质佳,其中脂肪含量为3.73%、蛋白质含量为9.58%、粗纤维含量为40.73%、粗灰分含量为7.63%、Ca含量为0.82%、P含量为0.36%、无氮浸出物含量为31.7%,是贵州南部地区推广种植的一种优质高产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1.5、2、2.5m和3m四种不同刈割高度,对“大黑山”饲用薏苡鲜草茎和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为“大黑山”饲用薏苡适时刈割及营养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在不同生长期茎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水溶性总糖、全磷、全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11%、5.19%、61.25%、41.46%、13.77%、0.17%、0.38%;叶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5%、15.81%、9.64%、63.46%、33.55%、4.36%、0.30%和0.95%。试验表明“大黑山”饲用薏苡适宜贵州省的土壤气候条件,营养品质较高,动态变化规律明显,可在不同生长时期刈割以满足牛、羊及其他动物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Xiangzhu-3)和“多倍体1号”(Tri-1)饲用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为“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作为饲用作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刈割高度设3个水平,分别是40 cm(D1)、70 cm(D2)和100 cm(D3);氮肥设置3个水平,分别是每次施氮0 kg/hm2(N1)、92 kg/hm2(N2)和138 kg/hm2(N3)。通过测定各处理饲用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败蔸率,对不同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处理的苎麻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刈割高度是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和粗纤维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湘苎3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刈割高度决定,而多倍体1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氮肥用量决定。其交互作用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影响显著。在相同刈割高度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以N2处理最高,粗纤维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氮肥用量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蛋白、钙和磷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和粗纤维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多次刈割会引起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不同程度的败蔸。在本试验条件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最适合的刈割高度是70~100 cm,氮肥用量是92 kg/hm2。  相似文献   

7.
利用9个褐色中脉(bmr)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23402,23419,Sweet Virginia,PACF8423,22053,22043,SS2,Ehorma和Brasero)品种,研究2种刈割方式(年刈割1次和年刈割2次)对饲草饲用品质(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CP)含量)和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叶茎比)的影响,并分析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刈割2次与年刈割1次相比,茎粗和株高下降,而叶茎比增加,饲草的WSC含量、NDF和ADF含量下降,而IVDMD和CP含量上升,年刈割2次能有效改善bmr品种的饲草品质。年刈割2次和年刈割1次的SS2,22043和Sweet Virginia饲草品质均表现较高水平,优于其他品种。叶茎比、茎粗与IVDMD、CP含量和WSC含量正相关,与NDF和ADF含量负相关。株高与IVDMD负相关,与NDF含量正相关。株高较低、叶茎比高、茎粗较粗的bmr品种具有较高的饲用品质,叶茎比、株高和茎粗可作为筛选高消化率bmr品种的辅助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对红豆草在高寒牧区的物候期、产草量和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研究,甘肃红豆草能够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寒牧区完成生育期,盛花期时株高达到最高。整个生长过程呈现出了慢-快-快-慢的生长趋势。盛花期时产量最高。影响红豆草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在不同刈割时期虽有小幅度变化,但是不同刈割时期的牧草均符合一级牧草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是高寒牧区红豆草盛花期是最佳利用期。  相似文献   

9.
《四川草原》2022,(1):48-54
本试验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结合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刈割强度和施氮水平对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生物量构成005),而叶的累积生物量在轻度刈割条件(20%升趋势,根和鞘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刈割处理下施氮8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玉米地上部分营养物质的损失。二因001),施氮仅对地上累积生物量影响不显著(P>001)。不论何种处理,均对玉米根冠比有极显著影响(P <001)。综上所述,刈割对饲用玉米生物量构成和可溶性糖的分配有显著影响,并最终影响玉米产量形成;刈割后高水平施氮有助于玉米进行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5):73-75
为了研究不同刈割高度的两种禾本科牧草(玉淇淋58号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分别简称YQL58和GM1)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试验通过3个刈割高度(70cm、100cm、150cm)分别记为YQL58-70、GM1-70、YQL58-100、GM1-100、YQL58-150、GM1-150,结合牧草品质评定预测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粗蛋白含量(CP)方面,YQL58-70和YQL58-100极显著大于(P0.01)对应刈割高度的GM1-70和GM1-100,YQL58-150显著大于(0.01P0.05)对应刈割高度的GM1-150;在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方面,同一刈割高度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有小于GM1的趋势;(2)在饲用价值方面,同一刈割高度处理间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量(DDM)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差异不显著(P0.05),但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有大于GM1的趋势。综上,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优于GM1。  相似文献   

11.
大武地区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生育期、盖度、高度和地上植物量年动态和4龄人工草地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生育期为134d,生育期到第2年以后趋于稳定;盖度,高度和地上植物量年动态曲线呈倒“V”字型,地上植物量和盖度在2龄时达到了顶峰,分别为626.5g/m^2和94.7%;高度在3龄时达到最大,为74cm,然后逐年下降;4龄青海草地早熟禾盖度,高度和地上植物量的季节动态曲线呈“单峰”型,盖度和高度在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3%和70.6cm,地上植物量干重的最大值为546.2g/m^2,出现在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鸡胚肾细胞(CEK)中复制增殖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IBV病毒感染CEK3、6、12、24、36、48、72h后病毒增殖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增加,IBV病毒增殖出现规律性变化,3~12h时IBV增殖不明显,36h时IBV开始大量复制,48h时达到高峰,但72h后有所下降。试验表明IBV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最佳时间在接毒后48h,其复制增殖情况与细胞状态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A dynamic stochastic model, SimFlock, was developed with the purpose of simulating the dynamics of a traditional African chicken flock at smallholder level. The model simulates outputs, e.g. total number of chickens produced, egg production and net return after entering flock, or area-specific biological parameters. Bi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e hatchability, egg producti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various age groups, full-grown weights as well as some decision parameters like farmers' need for meat consumption, and slaughtering and selling age of chickens. A simulation job is defined by 'states of nature' (biological parameters specified directly or drawn at random from the hyperparameters), number of replications and number of days to be simulated. Three simulation jobs were sel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use of the model: one with the default settings; one with collection of eggs for 20 days; and one in which growth rate was increased to double. After simulation, the results of each job were compared in relation to total number and weight of chickens produced, egg production and net return. SimFlock could be used as a management or extension tool to identify the biological parameters of major influence on production. Improvement of these parameters will have the largest impact on output.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首免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生产上出现的从断奶育成这一年龄段多发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实际情况,采用快速、敏感的Dot-ELISA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免疫状态下的母兔所产兔的母源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测定不同抗体效价的成年兔攻毒后是否得到保护的结果,再结合生产实际,得出兔病毒性出血症首免时间为30日龄,且剂量加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瘤胃细菌,然后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瘤胃细菌群落在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将瘤胃微生物菌液接种到由厌氧稀释液和纤维素配制的纤维素选择性培养基中,连续培养50 h,分别在10、20、30、40和50 h取样,提取DNA,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α多样性指数Ace差异显著(P<0.05),其中30 h α多样性显著高于40、50 h(P<0.05);β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40和50 h的菌群组成与10和20 h的菌群组成差异显著(P<0.05),30 h是细菌群落演替的时间点;已知的纤维降解菌属如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梭菌属(Clostridium)的丰度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在不同时间点的丰度没有差异(P>0.05)。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潜在的纤维降解菌Acholeplasma,Alkaliphilus,Blautia,GW_34的丰度随培养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并均在50 h丰度显著高于10 h(P<0.05)。根据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已知纤维降解菌和其他潜在纤维降解菌的丰度变化,确定30~40 h为下一步富集分离纤维降解菌的参考时间段,该结果为下一步稀释培养分离新的纯纤维降解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了人工感染成年患兔、30~40日龄患兔以及自然感染患兔体内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原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成年患兔的肝、肾、脾、胃、十二指肠、睾丸以及幼兔的肝、肾、脾中检出了RHDV抗原;无论在成年或幼龄患兔,RHDV抗原主要位于受侵害细胞胞浆中,少部分位于核中;在成年患兔,RHDV抗原阳性细胞的数量随病程发展而增加,而在幼龄患兔,这种增加趋势不明显。本文还分析了RHDV抗原在患兔体内的动态分布与病变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景泰第一茬苜蓿昆虫群落及数量动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04年4月19日~5月31日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景泰县第一茬苜蓿昆虫种类、群落结构及数量动态进行了网捕调查,共获得昆虫36种,隶属9目24科,其中,鳞翅目和膜翅目的科数最多;缨翅目的个体数量最多;鞘翅目的种数最多。第一茬苜蓿主要害虫为花蓟马(Trankliniellaintonsa)、苜蓿斑蚜(Therioaphistrifolii)、条纹根瘤象甲(Sitonalineatus)、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主要天敌为多异瓢虫(Adoniavariegate)。各种昆虫数量动态随温度和苜蓿生长阶段的变化较明显,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在刈割前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试验证明在当地第一茬苜蓿虫害管理中,返青期应以象甲类害虫,刈割前应以苜蓿斑蚜和苜蓿蓟马为主要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6,2000和2009年3个年份点的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解译提取内蒙古太仆寺旗20余年草地空间信息,分析该区草地时空动态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86~2000年,草地面积减少307.67km2,且退化严重,大量草地转化为耕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2000~2009年,草地面积有所增加,增加的部分主要来自退耕地;20余年来,低地盐化草甸持续增加,低湿地草甸快速减少。基于分析结果,指出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起到一定作用,人类活动干扰则是草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已建立的狂犬病病毒的蚀斑方法,对狂犬病病毒的强毒株鹿8202株、弱每株Flury及无毒变异株SRV_9的蚀斑特性做了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的狂犬病病毒株其蚀斑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初步探讨了灌木类植物的酚类物质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变化,比较灌木类植物和紫花苜蓿的酚类物质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为开发利用灌木类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地区几种主要灌木类植物中总多酚、简单酚、单宁和缩合单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5.76~101.78、12.98~19.88、61.07~86.09 g/kgDM和25.66~46.66 g/kgDM,其除了简单酚以外,上述物质在羊柴中含量最高,木地肤中含量最低。在生长期间灌木类植物总多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有"V"字型变化或随生长期逐渐上升,而且生长期间差异极显著,几种灌木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