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蚕茧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商品,它受经济效益支配着。为使蚕桑生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健康地发展,须从其内涵中优化经营管理,实行适度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形式,努力提高桑地、蚕房、蚕具和劳动力等的生产率,务求达到高产、优质、省力、省成本、高效益的目的。我市从八十年中期开始,实行桑树整枝型式由原来单一的冬根刈改进为冬根刈与冬中刈各留50%;采桑形式由原来上三造采叶片,下三造采枝桑改为头造采叶片,2—6造采枝桑或全年采枝桑,对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以及节省劳动力,增加经济效益起到明显的效果。在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逐步转换的新形势下,种桑养蚕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桑树整枝型式和剪采收获方法是桑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与桑的产量、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从我县生产情况的实际出发,并通过试验,调查,以自己的认识水平,谈谈对冬中刈整枝型式和主采枝桑收获方法的体会。我县桑树整枝型式以冬中刈和冬根刈为主。冬中刈整枝型式,在每年冬至前5~10天剪留桑树主枝40厘米左右,如连续冬中刈,则剪留当年新枝2~3个芽;冬根刈整枝型式,于上述同一时间,将桑树枝贴近地面剪  相似文献   

3.
桑树的收获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桑叶叶质的优劣和产量的高低。我县在1988年以前,桑树的收获方法都是采用头造摘脚叶、去掉弱枝留壮枝,从第二造起造造剪枝桑的收获方法。这种收获方法能省工,对蚕座通风透气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一年进行多次剪枝,造成树液流失过多,每剪一次枝桑,桑树的根毛都要枯萎脱落一次,树体损耗较大,桑头容易老化,抗病力减弱。特别是桑青枯病区,剪枝后,桑青枯病会迅速蔓延。同时,造造剪枝桑,芽小枝条弱,叶片小而薄,叶质差,饲养效果差。因此,造成蚕桑生产不稳定,产量下降。为了提高单位面积桑树产叶量和经济效益,根据我县大部份蚕区都是地少人多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平衡桑树生长与收获这对既  相似文献   

4.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桑树栽培形式多为无干密植。冬期对桑树的剪枝处理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从枝条的基部剪伐称冬根刈,另一种把当年的枝条剪去稍端一部分,保留一定的高度称留大树尾或冬低中刈。第二年根据养蚕计划而有不同的收获形式,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根据过去对老蚕区的调查,桑树收获的劳动力占桑园劳力的50%左右。要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改革桑树收获法是其中一大潜力。本试验通过改变以往传统的收获法,对冬期不同留枝高度与翌年不同时期新梢生长的关系的研究作为基础,摸索冬期最适的留枝高度及全年实行省力收获的可行性。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区的设置试验区设于本系桑园,品种为抗青10号。1988年种植,规格为0.83×0.2 m,1990年冬刈,91年全年收获叶片,保留顶  相似文献   

5.
一、不同剪枝型式与上三造桑叶产量的关系两年的大田观察和小区试验调查:伦40良种桑采用冬留大树尾对头造桑叶产量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春期雨水偏多的一九七六年亩产桑比冬根刈增产83%;春旱严重的一九七七年亩产桑亦比冬根刈增产30. 2%。二造无论在多雨环境还是干旱环境均表现出  相似文献   

6.
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州市近年来桑树花叶病危害严重,市科技局项目组在示范基地进行冬季桑树高位剪伐(冬留长枝)和根刈剪代对桑树花叶病抑制效果及产叶量对比试验,以探究“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于宜州市的桑园是否能有效抑制来年桑花叶病的发生和有效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本试验表明:在示范桑园内,高位剪伐比根刈剪伐的桑树单株叶片花叶病的发病率降低52个百分点,同期亩产量提高45.3%。单张最大叶宽增2cm,冬季桑园采取高位剪伐的方法,既可有效抑制花叶病发生,又可改善桑叶质量,提高春季的亩产叶量。  相似文献   

7.
桑树不同冬伐方式对次年上半年产叶量和产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桑树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进行低刈(即冬留长枝,剪留下半年新枝30-50cm)和根刈(即剪留地面10~15cm)两种冬伐处理形式,调查不同冬伐形式对桑树第2年上半年桑叶产量和养蚕蚕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冬伐处理对桑树的桑叶产量和养蚕量有较大的影响。“桂桑优62”低刈平均每1/15ha养蚕数量...  相似文献   

8.
对用镰刀、枝剪收获枝桑的工效及留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的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用镰刀割枝桑比用枝剪剪枝桑有利提高收获工效;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比留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有利提高收获工效。采用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用镰刀割枝桑有利节省收获劳动力。留干全年枝桑收获法与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枝桑鲜量虽然不同,但桑叶干物量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试騐要求通过試驗,要求明确不同刈枝的飼料价值,进一步控制飼料达到蚕造安定。二、试验方法刈枝型式与方法,刈枝分三種;第一种根冬刈,第二种留桑实(同一六寸),第三种大树尾,多季仅剪梢,不伐桑。应用的桑品种为荆桑实生畝,蚕品种有华十沄文,收蟻期华十3月12日12时,沄文3月13日9时,每一品种每一型式共收4区,二个品种共計24区,每区为0.2公分。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的指导思想桑树是多年生的植物,为了寻求最佳的产桑量和养蚕经济效益,人们于每年冬至前按照自己的实际和需要而对桑树进行合理的修剪。冬期的整枝型式对来年桑树的长势,采伐、产量以及蚕造安排,饲养效益等等有密切关系。我县过去习惯采用冬根刈,近十年来已逐步采用一定比例的冬中刈然后与冬根刈互相交替更换。经多年来实践证明,水  相似文献   

11.
桑树冬根刈春打顶的收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冬根刈桑园的收获,我县过去是上三造采片叶,三造撇尾,下三造采横枝;但在山坡和旱地上种桑,采用这个采桑方法,反映单产不高、摘桑工效低。近年我们学习高产地区实行空中密植取得高产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于一九七四年试用提早(春)打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地区,采用留干40cm定位全年收获枝桑的收获形式,其收获工效是传统的冬根刈收获形式的2.2培,连续3年平均年产桑量1/15公顷达3000kg以上,高于冬根刈收获法。收获物对春、夏期五龄蚕的饲养结果也优于冬根刈收获法。  相似文献   

13.
1.桑园定点调查抗青10号、伦40号、试11号桑品种,以及不定期不定点调查沙二×109号桑品种桑花叶病年中消长规律发现,伦40号桑属高抗品种,全年都不发病,抗青10号桑具一定的抗性,而沙二×109号、试11号均属高感品种,在病害发生高峰期的4—5月份,枝发病率均达80%以上;2.收获形式分别为春刈桑、冬根刈春打顶桑,全年留枝杆长40cm或60cm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轻,高峰期持续期间短;而收获形式分别为全年留枝杆桑,夏刈桑和冬根刈桑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重,高峰期持续期间长;3.桑树采用春刈,冬根刈春打顶,全年留枝杆长40cm和全年留杆长60cm的收获形式,可以避过当年桑花叶病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两乡近年的蚕桑生产发展较快,乡树企业比较发达,很多农户感到劳力紧张,尤其秋蚕期采叶的劳力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晚秋我们在近700户蚕户中推广应用了条桑收获和条桑养蚕,推广面积达300多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省工、省力、实用。根据渡村乡的调查,中晚秋条桑收获和条桑养蚕比采片叶养蚕的工效可提高2.5倍左右。一般一张蚕种采片叶养蚕需用工61.5小时,而用条桑育仅需17.8小时,其中采叶工节省23小时,五龄给桑用工节省21小时。同时,还可减少冬季剪梢用工。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上,施用农家肥、土杂肥等有机肥,蚕农习惯于冬眠期一次施入作基肥,供桑树全年7—8造生长吸收,开春以后,造桑造肥多以单施速效氮肥为主。随着桑树的生长,养蚕对桑园的不断采叶剪枝,大量消耗了土壤中的有机质、N.P.K肥和微量元素,而桑园造桑剪伐后,往往因土壤多种养份补充不及时,施入有机质少,致使桑园各种养份平衡失调,肥力降低,土壤板结,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这种状况在桑园的下三造生产尤为突出。为提  相似文献   

16.
小蚕片叶立体育在我县经过近两年的试养、示范、推广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引起了各层人士的关注和共鸣,在蚕区广大群众已成为议论的热点,大部份蚕户已把小蚕片叶立体育的饲养技术作为稳定蚕造、提高单产、省力节支的重要措施来抓。然而,正当我们热火潮天大搞立体育时,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桑树采、伐型式的改革,把过去陈旧的传统的冬根刈型式、改变成为留大树尾、低中刈和根刈三种型式,在采叶方  相似文献   

17.
清城、清郊两区(下称清远)的桑蚕业历史悠久。五、六十年代,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主要采用根刈和大树尾两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逐步趋向采用低中刈(留干25~30厘米)。根刈和大树尾蚕农基本不采用了。蚕农为什么喜欢低中刈这一刈枝型式?我们在清城区洲心镇和附城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作了如下的调查:1.低中刈和根刈有效枝条数的比较;2.多年低中刈的缺株情况;3.低中刈和根刈年中各造产叶量的比较;4.低中刈  相似文献   

18.
全年条桑收获留干 0 4~ 0 .6m ,一留多年 ,且全年收获条桑。经过小区近 10年的试验及几年的农村示范表明 ,该收获法的收获工效比收获叶片提高 2倍以上 ,小区 9年平均产量比传统的冬根刈收获法增长 9 7个百分点 ,条桑饲养大蚕成绩明显比片叶饲养好。留干几年后根刈 ,桑树的再生长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合理剪枝是增产桑叶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湛江等地提早到头造挫(艹远)(打顶)采取造造采摘枝桑(侧枝、枝叶)养蚕获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但是随着大量采摘枝桑,如果施肥跟不上,往往会导致桑树营养生理失调,生长发育受限制,出现树体早衰,病害增加,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叶质下降: 几年来,我们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肥,对桑树植株养分进行一系列分析,初步找出剪枝对养分的消耗很大,为桑树剪枝应如何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桑树的刈枝和采叶,我县群众普遍习惯冬根刈,春留干(90厘米左右),二造开始造造光的收获法,这是运用广东桑再生(发)能力强,耐剪伐的特点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快速高产,无干密植型的传统做法。多年留干,能较有效地增加枝条的数量,但会引起某些病菌、害虫的寄生和传播,且不便于耕作。要利用留干达到多年高产,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须解决好留干和枝条的更新问题以及避免某些病虫为害和耕作上的不便。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桑叶产量,必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