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套养中华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套养中华鳖,平均每667m^2收获各种鲜鱼531.3千克,全塘面积1400m^2,放养中华鳖126只,捕获124只,起捕率98.4%,总重69.7千克,折合平均每667m^2产量33.2千克。  相似文献   

2.
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 《新农村》2007,(11):26
1.鱼蟹混养2~3月份,每亩(1亩=667平方米)鱼塘水面套养200只/千克的扣蟹80~100只。放养蟹种应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长江系的纯正种苗。到10月中旬及时收捕,回捕率一般在60%左右,每亩水面可产优质大规格成蟹7~10千克。2.鱼鳖混养精养鱼池中当水温达15℃以上时,每亩水面混养幼鳖(150克/只)20只,年底可捕获90%以上,个体均重在500克左右。采用鱼鳖混养能互相促进,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经济效益。3.套放鳜鱼该方式适合于野杂鱼虾较多的鱼池,每亩水面套放规格50克/尾左右的鳜鱼50尾,年底可捕获90%以上,平均个体重500克左右。每口网箱面积以25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垦临海农场渔场螃蟹养殖户于利忠在多年的螃蟹养殖中.总结出一套螃蟹雌雄立体分养经验.去年他养殖的螃蟹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到82千克.回捕率达到98%.其中雌蟹重量达到100.180克/只.雄蟹重量达到155~255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螃蟹重量、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据实验,对河蟹进行雌雄分池养殖后,雌蟹规格可达100~175克,雄蟹规格可达150~250克,平均亩产量82.75千克,回捕率可达98%,效果理想,较未分养的池塘,规格、产量均有明显提高。1.池塘条件。试验池共计8口,每口10亩。池塘可蓄水1.5米深,池塘坡比1:2.5,水源充足,池塘周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在宁夏灵武市梧桐树乡李家圈村,兴唐米业有机稻种植基地,养殖河蟹50亩,平均亩产有机稻413.2千克,产值3305.6元;平均亩产商品蟹21千克,产值1176元;每亩纯利润1767.6元,比不养蟹增加1481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实验条件1.稻田条件选择地面开阔、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稻田50亩,稻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能排灌自如,保水性能好,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2.稻田的改造与建设在5月上旬插秧前,对稻田进行改造和建设,包  相似文献   

6.
利用淡水龙虾(克氏螯虾、小龙虾)繁殖力强、有抱仔的习性.在稻田中放养一次亲虾,其自繁、自育、自养.同时放养蟹种,使水稻、河蟹、淡水龙虾形成一个互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江苏盐城市的部分乡镇近几年推广该种养模式.每667平方米产稻谷400千克左右.成蟹30~40千克、淡水龙虾1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利用淡水龙虾(克氏螯虾、小龙虾)繁殖力强、有抱仔的习性.在稻田中放养一次亲虾,其自繁、自育、自养.同时放养蟹种,使水稻、河蟹、淡水龙虾形成一个互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江苏盐城市的部分乡镇近几年推广该种养模式.每667平方米产稻谷400千克左右.成蟹30~40千克、淡水龙虾1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种草养鹅是近年来 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 尝试.农户利用稻田或 旱地种植1亩黑麦草, 通过高产栽培,可产鲜 草6 000千克,平均每 只商品鹅吃草60千克, 可养鹅100只,按每只 商品鹅净收入10元计 算,亩均效益1 000元. 种草养鹅好处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永明 《农家科技》1999,(11):14-14
<正> 1998年,武胜县农技站承担了省农业厅下达的“麦玉稻”三熟吨粮课题任务,经过艰辛努力,科学实施,33.3公顷试验示范稻田,经专家验收,平均每667米~2产小麦179.7千克、玉米446.5千克、晚稻414千克,年总产1040.2千克、产值1347元。 (一)技术要点。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质砂壤、肥力中等的稻田种植。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三疣梭子蟹在普通池塘内实现苗种自行繁育、大规格蟹种培育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塘16 675m2,销售C2-C4蟹苗30kg;起捕雌蟹(本地称小娘蟹)13 000只,规格50~75g/只;起捕雄蟹650kg,规格50~75g/只。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对苗种繁育过程中的饵料培育、蟹种放养数量、底充氧、水质调控技术等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1. 稻田改造 稻田养蟹必须选择进、排水方便,蓄水力强,涨水不淹的稻田,每丘(自然田)2-10亩。在稻田四周挖一条宽2米、深1米的环沟,田块中间挖数条小沟,将田块划成数小块,做到沟沟相遇。1/3的水沟面养水花生、水葫芦等,为蟹栖息、觅食、躲避敌害袭击,提供良好场所。每丘田埂高度30-50厘米,内埂用较牢固的尼龙层膜围成防逃墙,并向内倾斜45-50度。进、排水口处用聚乙烯网扎紧;田埂上再建一道铁栅或网栅。蟹种放养前,彻底清除稻田里的青蛙、水蛇、黄蟮等,放蟹前15天,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水全面泼洒,杀死敌害和病菌,改善水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一、原料选择。选用体健、膏肥、脂满的河蟹,规格为每千克8~16只。螃蟹先用竹篾圈于湖区暂养20天,继而装入篾篓或编织箱中饲养7~10天。待其肠胃的内污物排尽后取出,在蒲包中静置5~6天,刮毛和揩干水分。二、配料准备。每加工50千克醉蟹需糯米酒25千克,精盐8千克,白糖6千克,生姜、葱各4千克,味精400克,花  相似文献   

13.
河蟹的起捕     
一、起捕时间天然水域河蟹起捕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由于此时水温仍较高,河蟹可继续生长。适宜的起捕时间应为10月上旬开捕,持续到11月下旬。二、捕蟹工具目前捕蟹大多采用蟹网、蟹钩、灯诱、闸口张网、人工捕捉等方法,其效果不甚理想。在封闭性湖荡里,由于湖面面积较大,荡底地形复杂,又有多种水生物生长,河蟹起捕率较低。经试验比较,竹簖是湖荡较为理想的起捕工具。三、捕蟹方法选择水位较深(1.2~1.5米)、水质清晰、无水生植物或水生植物较少的地方下簖,将竹箔以直线或有规律的弯曲横截于荡面,露出水面20~30厘米,每樘  相似文献   

14.
一、笼捕梭子蟹技术应用饵料诱导梭子蟹入笼,是目前值得大力推广的捕蟹技术。这项技术具有产量高、成本低、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一般小型机帆船可带蟹笼200只,蟹笼放入渔场,每4小时起笼一次,每只蟹笼最多可捕获5公斤活蟹。笼捕梭子蟹在丹山渔场已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蟹笼由框架、笼体、入口、饵料装置等组成。笼高28厘米,笼体直径60厘米。二、对虾防黑保鲜技术对虾经捕捞、冷冻、运输到市场,经过一段时间后  相似文献   

15.
王宁 《农家顾问》2005,(3):48-48
近几年来,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作了分池养殖河蟹的尝试和探索,取得雌蟹规格100~175克,雄蟹规格150~250克,667平方米均产82.75千克,回捕率98%的理想效果,较未分养的池塘规格产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稻蟹种养生产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为一体,是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良好途径。稻田养蟹技术是指当秧苗够龄后,插入田中,再将蟹苗放入稻田进行圈养的一种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技术。该生产形式是充分发挥稻田有效空间,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稻农收入的高效、无公害立体种养混合模式。近年来,稻田养蟹在北方稻区发展很快,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都只能顾及种稻或养蟹的某一方面,未能达到综合利用稻田水土资源的目的。因此,现在强调“稻蟹生态种养”不仅只是说法的改变,而且是意义上的根本改变。对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在新疆温宿县实施,2013~2014年平均667米2产商品蟹9.07千克,市场价100元/千克;平均667米2产稻蟹米315.7千克,经过精包装后,市场价达15元/千克,667米2增加收入1200余元,可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钾肥可促进水稻糖代谢、光合作用、养分运输和蛋白质合成等,还能增强其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水稻每生产100千克稻谷,需吸收1.8~3.8千克氧化钾。缺钾稻田施用钾肥,每施用1千克氧化钾,可增产稻谷5~10千克。一、钾肥的施用应根据稻田土壤供钾状况决定水稻缺钾,老叶、下部叶片尖端和边缘会先发黄变黑,形成红褐斑点,后叶片渐变成火烧状枯死。节间变短。抽穗不齐整,穗小,结实率降低,子粒不  相似文献   

18.
正稻鳖共生是指在一季水稻田养殖河鳖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此模式下,稻田能为鳖提供良好的摄食、晒背场所,使其生长发育快;鳖可疏松土壤,吃掉部分害虫,且其代谢物可作为水稻生长的优质肥料。稻田养鳖每667平方米可产优质稻谷450千克以上、鳖年增重达15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1.种苗来源 在自然界中人工用网具或虾笼捕获。要求苗种规格整齐,15克/尾以下,无病无伤,附肢齐全,药物捕杀的苗种不能养殖。或从产地自捕或收购抱卵亲虾投放养殖水体。一般每公顷精养水面放养30~50克/只的抱卵亲虾300千克。或投放克氏螯虾亲体,让其自行繁殖,时间在上年9~10月份,规格30~50克/只,雌  相似文献   

20.
利用稻蟹共生关系,达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稻田扣蟹的暂养、放养、饲养管理、水稻管理、蟹种捕捞、扣蟹的越冬及稻田成蟹养殖田块的选择、蟹田工程建设、蟹种暂养、蟹田管理、饲养管理、水稻种植、回捕等方面详细说明了稻田养殖扣蟹及成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